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凤玲 《考试周刊》2012,(2):163-163
人的成才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素质,动机、兴趣、情感、性格都属于该范畴。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相差无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成了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在高职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曲世礼 《现代教育》2003,(14):48-48
所谓非智力因素,即人们常说的“情商”。它是指智力因素(知觉、记忆、思维等)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成才的过程正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所以,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成才都是智力水平较高的人。但事实上推动成才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习惯、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由于非智力因素不同,具有同样智力平的人,有的能成才,有的却未能成才;由于非智力因素培养不够,具有较高智力水平的人并没能成才;相反由于非智力因素培养较好,有些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反而能获得成功。在我们所教过的上千名学生中,智力因素一般化,非智力因素培养发展较好的,成才者不在少数。归结起来,我们认为“传道、授业、解惑、以渔”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  相似文献   

4.
所谓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人在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五个方面。这些方面和学习活动紧密相连,如果开发得好,那么一定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实践证明,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是具备良好的智力因素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聪明但无较优良的非智力因素的人是成不了才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相差无几。在同等智力的条件下非智力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一个人成才是靠99%的汗水+1%的灵感正是这个道理。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达到了促进地理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浙江宁波市北仑中学(315800)林世华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态度和素质等方面。它是促使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对智力因素的发展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重要作用。教学...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在统一交织的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智力能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又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智力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也应重视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促进智力活动的积极开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明确动机激发兴趣明确的学习动机,能使学生对学习活动起着指向和原动力的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触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和探索。它们不但能唤起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同时也能由动机、兴趣支配而伴随着的情感、意志、性格的转化,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在应用题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态度及性格特征等;二是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三是控制因素,包括老师的讲授、指导等。这3个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而在智力因素、控制因素相近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又是提高学生智力与学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定要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上下功夫。下面,我想根据自己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就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兴趣做些阐述,谈谈兴趣对艺术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影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因素归纳起来分为三类: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控制因素。智力因素指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想象力。非智力因素指动机、意志、情感和性格。控制因素指教师的讲授和指导等。其中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智力和学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是牵引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当前,在语文教学中,对智力培养非常重视,而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却有所忽视,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廖景晖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制约学习过程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主要是指人们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对一个人是否能成才的影响比智力因素还要大。外国有一位心理学家从10...  相似文献   

10.
初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承彬 《山东教育》2002,(32):49-51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很高的智力水平,如果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有较大的成就。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些学生智力很好,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此。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大,而导致学生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学习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  相似文献   

11.
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认知过程中的感知、注意、想象、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动机、意志、情感、兴趣、习惯和性格等。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有些学生的智商虽高,但缺乏非智力因素,最终没成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既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要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两种因素相互促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冈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的兴趣、注意、情感、动机和意志等,它们虽然与学生的智力水平无直接关系,但这些因素却都能促进智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总结自己丰富教育经验时指出:“学生的智力兴趣越浓厚,越多样化,学习就越为学生所珍重。学校应当猛烈地燃起学生智力生活的永不熄灭之火。吸引他们参加弓队入胜的兴趣盎然的益智活动,使他们获得智力的不断发展,这是学校教师的天职。”我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必须把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发挥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催化剂作…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说,凡智力因素(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它是相对于人的智力因素而言的。从狭义上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基本因素。沈德立说:“成才的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呢?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个学生的成才,不仅依赖于智力因素,而且更重要的是依靠非智力因素或非认知因素,这一点在数学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与数学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学生个体的情绪情感、动机、兴趣、气质、性格等几个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发展良好的品质,矫正学习上不良习惯。笔者根据目前技校生实际素质状况,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践中体会如下:唤起动机,培养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学习的需要。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讲述一些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素材、典型事例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8.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来说,学生的智力因素普遍差别不大,而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上.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感知、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是学习中的操作系统,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中的动力系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学习过程的动力系统自然要影响操作系统.因而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是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智力因素主要是由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构成。所谓智力因素是人在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其中思维是核心。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具体是指动机、兴趣、意志、理想、性格、情感而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美国教育总署在讨论人的成才问题时,非常重视和强调的不是智力,而是诸如对事业的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事业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过程,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学会、会学,教只是为了促使学生学,学才是根本。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抓智力因素的同时,我们必须抓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因此,要大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