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广场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不但可以满足城市空间构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为市民提供一个交往、娱乐、休闲和集会等活动的公共场所.   当前广场已成为当前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热点.在这股广场建设热潮的推动下,各地城市纷纷建成了一批广场,但由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及管理维护的技术水平方面存在着差异,使得各广场的质量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的现状,认为中国城市广场的设计趋于同化,失去了城市的个性.同时,中国城市的广场空间出现了过于平面化、绿化面积过小、休闲设施不足、使用时间受限、广场景观统一化等问题.可以通过深度塑造广场立体空间、合理配置绿色植物、完善广场的休闲设施、强化广场空间景观个性的方法缓解以上矛盾.中国城市广场空间的发展潜力巨大,经过精心的规划设计,必将形成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体系。  相似文献   

3.
市民广场是我国各类大小型广场中城市广场的典型代表,建立于南方二、三线城市居多。以服务城市居民为基本定位的市民广场,设计理念源于城市生活,注重生态环保的循环发展,具有功能较多、综合性较强等特点,是广场景观设计中值得深入探讨且具备较大发展空间的一类广场。本文将结合实际设计案例——台州市市民广场,对市民广场的定位、绿化、水体等设计要素,对广场的空间特征、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阐述;通过上述的客观分析对市民广场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概括,从而为我国各城市市民广场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尹素英 《考试周刊》2013,(97):25-25
市政广场是用于政治和文化集会、庆典、游行、检阅、礼仪、传统民间节日活动的广场,是政府定期与市民交流和组织集合活动的场所,多修建在城市的行政中心区,一般与城市重要的市政建筑共同修建,成为标志性场所。其往往是由政府办公等重要建筑物、构筑物、绿化等围合而成的空间,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各城市之间竞争加剧,各地方政府为迅速改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竞争力,市政广场纷纷修建,这样市政广场的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适宜美观,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改善生态环境,展示四季自然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的广场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高低的体现 ,它部分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和发展凝聚力。城市广场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一、休闲娱乐。每到休息日或茶余饭后 ,市民们举家到环境优美的城市广场散步、聊天 ,逗一逗广场鸽 ,是一种非常惬意的享受。二、文化艺术欣赏。一个设计和建设成功的城市广场是一件艺术品 ,它往往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 ,和谐而又统一 ,再加上精美而又高雅的雕塑和美妙的喷泉 ,的确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三、疏缓交通。城市广场多位于城市交通干道交叉处 ,其疏缓交通功能不可忽视。四、政…  相似文献   

6.
从巴赫金狂欢节理论看城市休闲广场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欢节"虽本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但一直到前苏联思想家巴赫金那里才获得前所未有、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巴赫金的狂欢节理论,赋予民间文化、狂欢节广场、狂欢节式的笑以深刻的意指,进而在人们的现实世界之外建立起了"第二个世界和第二种生活".如今的狂欢节虽已失去了巴赫金所理解的宗教神圣意味和意识形态颠覆功能,现代城市休闲广场的自觉有序也与当年民间广场的自发随意迥然有异,但巴赫金的狂欢节理论无疑为揭橥现代城市休闲广场的文化意蕴提供了独特的视阈.紧张之余的心灵游憩、禁忌之外的主体自由、参与之中的自我确认,使城市休闲广场成为城市居民诗意栖居的一片审美天地;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往,参与者和参与者之间、民间话语和主流话语之间的平等对话,使城市休闲广场成为现代人交往对话的互动型空间;城市休闲广场所包蕴着的独特休闲价值、审美精神、传统底蕴和个性风格,又使其成为城市文化的彰显载体.一方面我们深刻领悟到城市休闲广场对于城市居民和城市形象的巨大文化意义,另一方面也深深感慨着城市休闲广场建设中潜在的文化缺失与精神危机.凸显文化底蕴、强化文化功能、提升文化品位,当是现代城市休闲广场步入未来之境的客观趋势,也是"城市文化"走向"文化城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城市广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经历了从体现神圣权威意义的围合空间向满足城市市民需要的半围合空间的逐步转变.街道广场空间正是后一种城市广场空间的典型代表.旧北京天桥广场作为典型的街道广场空间,被"遗落"于北京城市规划之外,但因此呈现出非规划性的自由空间结构.其人群特征体现为市民、"城市闲人"以及艺人三者共存互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生产体系,促生出这一广场空间中发达的演艺活动.与之相比,现代中国广场的不足之处总其要可以归结为凸显了自上而下的仪式性内涵,而抑止了自下而上的广场空间中的个体参与,丧失了广场活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城市开放空间和城市广场概念的探讨,结合新乡体育休闲广场规划建设分析和思考,阐明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广场是城市重要的交流休闲与陶冶情操的公共活动空间,从城市广场设计的人文主义精神、空间分布特点继承与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出发.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原则,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主旨体现于空间环境的创造中,根据每个广场实际所处的地理位置,如实地表达其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脉的延续,并注重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公众积极投入"活动参与"和"决策参与",让公众真正成为广场的主人分析和探讨了在城市广场设计中应该重点把握的原则及设计趋向.并由此指导城市广场没计,以便为人们营造更好的城市休闲与娱乐空间.  相似文献   

10.
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相对科学的休闲城市评价体系将会有助于引导城市经营者开展城市休闲构建工作,有助于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和游客的休闲生活质量。从休闲城市概念及其内涵的认识出发,提出了一套城市休闲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休闲主体、休闲客体和休闲介体三个指标层,9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并通过市民和游客的问卷调查对这些指标进行修正,以期能对休闲城市的构建、以及休闲科学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城市广场首先是一个城市的地标向征和形象标志,同时也是展示城市文化的一大平台和载体,更是城市民众活动休闲的最佳场所,一个城市的广场是实际意义上的城市名片,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的体现,社会的安定、和谐在较大程度上是通过城市的广场尽显其中且一目了然,本文就广场文化对城市的形象塑造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密不可分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如何开展好广场文化活动,阐述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城市街道是线,建筑是面,广场是点,点线面组合成城市三维空间.三者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只有将三青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才能各得其所,浑然一体.道路、绿化、广场、建筑共同营造了城市,那么街道、广场与毗邻建筑唇齿相依的关系就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单一突出或忽视哪一方面都是错误和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3.
休闲体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休闲体育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改变市民生活习惯、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城市开放空间和城市广场概念的探讨,结合新乡体育休闲广场规划建设分析和思考,阐明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中国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显著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广场、公园、街道、居住区等)已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们已成为市民休闲纳凉、沟通交往、散步闲谈、修身养性的场所。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趣味。然而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景观设计,本文探讨的目的就是能够总结一些规划设计的原则,在具体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中,避免一些设计误区,使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更富有人性化,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创造怡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  相似文献   

16.
《少年文艺(南京)》2011,(10):F0002-F0002
天安门广场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城市广场也被称为“城市客厅”,它不仅承担着休闲观光、交通集散、商业服务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潘春亮 《教师》2012,(32):119-120
本文将以地域文化在城市休闲广场设计中的展现为主题,以山东青州东夷文化广场为例,通过理论总结、实例分析、设计实践等方法来研究地域文化在城市休闲广场设计与建设中如何传承与发展,进而得出一些建设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当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出现,引起了广大市民对城市绿化的不认可和不理解.如何正确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城市林业,提升人民群众对园林绿化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科学管理水平,是我们必须要认真分析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城市广场景观小品体量虽小,但也承担着城市的文化职能:观赏、游憩、交往、教育、休闲等,能完善广场空间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构造城市景观特性及个性、体现城市文化氛围等.因此,在梳理南京地域文化的象征性符号的基础上,设计师可以运用设计原理设计出优秀的景观小品,这将有利于建立起可传承、可持续发展并能各地域互补的设计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民是城市休闲产业服务的主体,探讨居民休闲生活的状态有助于推动休闲产业的持续性发展.研究发现,锦州市民休闲生活的整体消费水平不高,消费能力与收入状况基本吻合,并且呈现出休闲方式多元化、休闲交通手段多样化、休闲范围随时间延长同步扩大化、休闲需求健康化等显著特征.依据这些规律性特征,政府应进一步引导居民树立科学的休闲理念,通过政策扶持、统筹规划等行政手段构建系统化休闲空间格局,打造个性化地域休闲文化,形成优良的休闲环境基础,从而使休闲产业的发展,既能保障居民的基本休闲权利,又能拉动锦州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