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酃”字考     
酃在汉代是今衡阳市东耒水入湘处的地名.自赵宋以来是今湘东炎陵县名。其偏旁需字同雷、电、震、霆为同一个词族.是古人对雷电自然现象的字记录。酃曾名为窥和庞.反映了先民对雷电之自然崇拜到龙之神灵崇拜的认识进程,也是我国龙崇拜源于雷电崇拜的一个典型例证。汉酃和宋酃在行政、地城和农耕化的联系.可证洣水、耒水流域是炎帝神农氏的家园.酃以地望名的形式保存了这一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2.
汉唐期间是《老子》学说得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深受老子思想影响的重要时期。汉人继承了韩非有关《老子》政治哲学与人生哲学的观点,在经学地位尚未巩固的西汉时代尤其是昭、宣之前,表现为对《老子》"南面之术"政治权谋的推崇;元、成之后,随着经学的昌明,儒学真正取得了"一尊"的地位,《老子》逐渐退居为强调"养性之福"的修身之术;魏晋时期,经学没落,玄学随之盛行,以王弼为代表的玄学家对《老子》进行了"形而上"的思辨,极大地深化了《老子》的思想内涵,通过援老入经,《老子》终于得以跻身于"正统"思想的行列;李唐皇帝为加强皇家权威的需要,尊崇老子,隆盛道教,《老子》逐步被"经术"化,置于诸经之首,成为科举必考之"大经",使《老子》无论是在思想意识上还是在政治与社会影响上均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检校官制度出现于北周,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宋承李唐成制,实行假借官资的检校官制度,并制订十九阶检校官的阶等名号,用以表示官员地位之尊崇和升迁之资.自元丰改制及政和改革后,检校官阶等及除授对象明显减少,使这一制度在实施700余年后,进入了一个消亡、寝废的阶段,并随着南宋政权的灭亡而基本被废除了.  相似文献   

4.
对于崔与之词,南宋以迄近代的评论似乎都不曾涉及其词史地位的判定。但到了现当代,建立在崔氏《水调歌头》基础之上的"粤词之祖"说几成定论。对崔与之词史地位的认定,主要是认为其代表作豪迈雅健的词风对后世广东词人影响极大,这明显与当时国内普遍崇尚伤时忧国价值取向的文学批评风气有关。事实上,基于种种非文学因素积淀而形成的读者尊崇,与相关作家文学史真实地位的判断之间,往往存在隔膜,即个体社会价值的完全裸露过程,经常是其经典作品的非文学价值渐渐凌驾于文学价值的过程,也就是读者尊崇与文学史定位之隔离的制造过程。泯除或者解构类似的隔膜,检讨和反思类似的文学批评史现象,可以为探寻文学批评发展史提供有益的认知视角。  相似文献   

5.
当前,忽视甚至无视大学生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导致其低效的根本原因之一。重视大学生在接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颠倒了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手段再颠倒过来,须要实现三个转变:即教育理念上尊崇人格平等,实现主一客二元对立向主体间性关系转变;教育内容上关照"生活世界",实现从自发向自觉自为的转变;教育方式上注重情感体验,实现由"思想灌输"到实践养成的转变,从而让大学生真正成为接受的主体,自我教育的主体,这是走出当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困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学地位的上升与职能的拓展,大学的理念陷入了危机,成为大学发展的羁绊;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看看人类的大学形成之初是什么样子,其理念又如何;我们可以通过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理念的研究找出一些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战国秦汉时期制酒的人和追求"酤""利"卖酒的人都可以称作"酒人"。社会称谓中通常使用的"酒人"指代以酒业为经营内容的人士。"酒人"称谓的出现,体现了当时酒在日常饮食生活、社会交往形式中的地位,以及酒的生产工艺的专业化程度。认识战国秦汉时期的"酒人"身份,亦可了解"酒"作用于社会关系的意义,从而深化对战国秦汉历史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不少爱酒的古代文人常常会有意识地借助于诗歌形式为其所喜爱之酒做一则文采优美、信息传递准确的酒诗广告.他们的酒诗赋予了酒浓浓的文化和广告意蕴,成为极具民族色彩的酒文化之一.  相似文献   

9.
杜甫诗歌在钱谦益心目中占有极其车崇的地位.他称杜甫是"间代英灵,目空终古".其尊崇杜诗的主要表现是笺注杜诗和连受杜诗之<秋兴八首>原韵作大型七律组诗<后秋兴>.钱谦益崇杜的原因有四:(一)杜甫既有忠君爱国的思想,又有具体行动;(二)杜诗能表现世风时运;(三)杜诗有至真至深之情;(四)杜诗在艺术上的"集大成".  相似文献   

10.
宋代戎州酿酒业的兴旺与酒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宋时期王朝中央在戎州实行的是榷曲和万户酒制度,戎州酿酒业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戎州民族贸易市场的开设和军事地位的重要.使戎州外来人口激增,酒的消费量增大,从而刺激了酿酒业的发展。宋代戎州酿酒业的兴旺为酒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黄庭坚的创作和实践活动使他成为发展戎州酒化最重要的化名人,对戎州酒化的影响,迁延至今。  相似文献   

11.
酒意象在宋词中的出现频率相当高,两宋知名的词人无不善于以酒意象入词,而酒意象折射出的是词人的道家人生哲学。道家思想对词人的人生哲学产生影响,进而促使其与酒结缘,在词作中大量运用酒意象。这体现了宋代词人对个体生命欲求的肯定、对功名的蔑视、对道家思想的回归、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2.
新旧石器时代,东江为远古人类由西向东扩展的重要通道;夏商周时代,它成了岭南特色的区域考古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交汇点;秦汉时代,则成为秦汉政权经略岭南的中心区和大后方。通过对东江在岭南古史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索,可帮助我们加深对东江文化的形成背景、内容、特质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梁《律》、《令》的修订在南齐立法的基础上完成,实为齐、梁两代的立法成果。梁《律》、《令》以晋《律》、《令》为蓝本制成,但在篇目上有一些改制,有关内容也较晋《律》、《令》完备。梁《律》、《令》对陈、北周、隋、唐《律》、《令》都有重要影响,是隋、唐《律》、《令》的重要渊源,其中梁《令》是隋、唐《令》的主要渊源。梁《律》、《令》是汉、魏、晋《律》、《令》向隋、唐《律》、《令》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以10余块留存于世的明清客家妇女参与捐田、捐款的碑刻为分析对象,探讨客家妇女的神明崇拜。明清寺庙碑刻反映出客家妇女信仰的神明涉及到不同教派神,佛教、道教、地方神均有。尽管大多数捐款妇女为本村村民及附近有姻亲关系的女子,信仰圈与社会活动圈均不大,但从明清客家妇女对社区事务有所参与,有的甚至主导了寺庙的整场捐款活动来看,传统客家妇女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  相似文献   

15.
嫖"作为唐宋文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文人的创作激情,丰富了唐诗宋词的内容,而且也成为了文人失意后最惬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隋初将北魏所置安德郡改为德州,始有"德州"之称。隋朝至清代,德州所辖地域及其属县名称又有很多变革。今德城区在隋唐宋金先后称广川县、长河县、将陵县,元朝改称陵州。明朝初期"德陵互易",德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由安德(今陵县)移至今德城区。明清时期德州(今德城区)因傍京杭大运河、水陆交通便利而商贸繁荣、文化昌盛,成为著名的漕运仓储之都、军事重镇和运河名城,被誉为"九达天衢,神京门户"。新中国成立以来,德州所辖县、市(区)亦多有变革。  相似文献   

17.
苏、李诗为伪作今已成定论,但《文选》在收录“苏、李诗”时并没有将之看成是伪诗,苏、李诗非伪作并不是萧统一个人的认识,而是汉魏六朝主流文人的共识。主要表现在:一、他们对苏、李诗拟作时没有将之看作是伪诗;二、在“以体论文”为特征的汉魏文论中,李陵诗被认为是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是五言诗的滥觞。因此,被考证认为是伪作的苏、李诗,在汉魏六朝文学发展中却是以真实的苏、李诗的身份对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的。《文选》收录苏、李诗的意义在于从文章选本的角度肯定了苏、李诗对汉魏诗歌发展的诗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以前,与葡萄、葡萄酒相关的葡萄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古代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及葡萄文化经西域传播的重要内容。魏晋南北朝以前,葡萄文化经西域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京畿向四周及由中原内地向西域、东亚传播、扩展。先秦时期,"蒲陶"一词在西域传播;秦汉时期,葡萄文化已由西域传入中原内地,并在内地逐渐丰富起来,同时开始由中原返传入西域;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文化领域扩展,由内地向西域的传播内容增多。  相似文献   

19.
徐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陵是六朝骈文大家,他的骈文与庚信齐名,是后世骈文的典范,其诗歌亦有较高成就。但文学史研究却忽略了对他的研究,这是很不公平的。我们今天应给他一个正确的评价,而不应抹杀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晚唐五代时期的敦煌佛教在全国有着重要地位,但事实究竟如何?本文通对当时敦煌僧尼人口与全国其他地区僧尼人口的比较,来探讨敦煌佛教在全国的真实地位,并分析造成人们对当时敦煌佛教在全国地位认识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