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语文本色的深刻意蕴以及语文课堂如何彰显语文本色的追问和探寻,必须立足语文教学的“黄金分割点”,即动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黄金分割点”、合理把握读与写的“黄金分割点”、准确把握思考与交流的“黄金分割点”,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2.
几何第二册读一读的"黄金分割"中写道:"如五角星形的各边是按黄金分割划分的,其中点C就是线段AB的一个黄金分割点."(如图1)  相似文献   

3.
“黄金分割法”向我们揭示了一种最优美的线段比例关系。如果把“黄金分割法”引入到图形中,那么就会产生优美的视觉效果。在初中阶段,我们研究了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相似文献   

4.
0.618是一个十分奇妙的数字,在数学上称之为“黄金分割”。符合这个比例的构造,不仅美观,而且稳固。人体也有很多的“黄金分割”点。如脐上与脐下体长的比例是0.618;咽喉到头顶与咽喉到肚脐的距离之比为0.618;膝盖至脚后跟与膝盖至肚脐之比为0.618;肘关  相似文献   

5.
数字与美     
人们都知道“黄金分割”的0.618,所谓“黄金分割”,实际上是一个比例的问题,符合这样的比例,人们就看着顺眼、舒服。当然,“情人眼里出西施”是另外一回事。比如,人的肚脐,是人的身长的黄金分割点,你如果用从头到肚脐的长度去除以人的身高,接近0.6l8,一般讲是比较好看的黄金身段,而膝盖又是人体肚脐以下部分的黄金分割点。数字本身有深刻的美的内容。数字和一些美好事物联系在一起,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十个数字:一元复始、一帆风顺;双喜临门、二度梅开;三阳开泰、三思而行;四通八达、四海为家;五世其昌、五官端正;六根清净、六艺、六韬、六…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以"探索黄金分割线"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1.复习黄金分割点的定义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AC)/(AB)=(BC)/(AC),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如图1).  相似文献   

7.
“相似形”一章中介绍了黄金分割的概念,即把一条线段(AB)分为不相等的两部分,使较长部分(AC)为原线段(AB)和较短部分(BC)的比例中项,就叫做把这条线段黄金分割,其中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相似文献   

8.
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开普勒曾经说过:“几何学中有两个宝藏:一是勾股定理,一是黄金分割.”他给黄金分割以很高的评价.什么叫黄金分割?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斯,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线段AB上选出一个点C,使AB∶AC=AC∶CB?”这样的C点是存在的,它到A点的距离为AB的5√-12倍.这个C点,就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AB(或CBAC)的比值5√-12≈0.618叫做黄金比.除了课本上介绍的找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C的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方法.例如下面的作法:作∠DAB=36°,使AD=AB;连结DB;以D为圆心,DB为半径作弧,交AB于…  相似文献   

9.
黄金数种种     
全国通用教材初中《几何》第二册中曾提到“黄金分割”的概念,书中指出:把一条线段(如图一中的OA)分成两条线段,使其中较大的线段(如OM)是全线段和较小的线段(如MA)的比例中项,叫做把这条线段分成“黄金分割”。  相似文献   

10.
如图,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AC>BC), 且使AC是AB和BC的比例中项,这叫做把线段AB黄金分割(gold section),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黄金分割如图1,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ACAB=图1BCAC,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由于ACAB=BCAC可以写成AC2=AB·BC,所以黄金分割也可以说成是“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AC>BC),且使AC是AB和BC的比例中项”.如果设AB=1,AC=x,则BC=1-x.于是 x2=1×(1-x),即 x2+x-1=0.∴x=-1±52.∵x>0,∴x=5-12≈0.618.∴AC=5-12,BC=1-5-12=3-52.我们可以在单位长的线段AB上作出黄金分割点.实际上就图2是要作出长为5-12的线段.作法如下(图2):1过点B作B…  相似文献   

12.
<正>学习过黄金分割点后,老师提出了一个令我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黄金分割线,并提供了一道中考题目让我们来探究.例题(2007年连云港)如图1,点C将  相似文献   

13.
吴正 《中学教研》2004,(12):44-45
在讲授《黄金分割》时,曾利用多媒体对“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做了如下演示:(1)应用在图案的设计上.教师课件演示:课本、练习册等书籍的宽长比都等于黄金分割比.教师演示完以后,请学生动手测量自己的课本和练习册.这时学生兴奋起来,又是测量又是计算,兴致很高,(2)应用在音乐方面.教师课件演示:二胡有上下两个勾弦的千斤点,当为高音演奏时置于下千斤点的位置,当为低音演奏时置于上千斤点的位置,这两个千斤点分别是上、下黄金分割点;中国笛模孔也是在笛身全长靠右边黄金分割的位置,这样奏出的韵调优美动听……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少女子在日常生活中总爱穿上高跟鞋;芭蕾舞演员在婆娑起舞的时候,总是踮起脚尖……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都与黄金分割有关!黄金分割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拍照、摄像时,人们常把主要景物摄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处;在工艺品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方面,人们常把长和宽的比设计为近似1∶0.618……这样易于引起美感。什么是黄金分割呢?就是把线段AB分成两段AC和CB,使得AC=5√-12·AB。若设AB=1,则AC=5√-12≈0.618。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女性穿高跟鞋也和黄金分割有密切的关系!在人体躯干与…  相似文献   

15.
“黄金分割”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利用“黄金分割”构建的等腰三角形,可以很方便的求出18°、36°、72°、54°、27°等角的三角函数值;五角星的尖角是36°,也是“黄金分割”制造出来的.本文就来谈谈这迷人的“黄金分割”.  相似文献   

16.
五角星形的“外表美”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和广泛应用.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二册第220页“读一读”中介绍了五角星形中有黄金分割点.读后反思,发现五角星形的“心灵美”更让人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7.
“黄金分割”是初中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五册的内容。由于这一内容牵涉到的知识点较少,因此,不少教师都将其作为比例线段的应用来处理,学生学过以后,丝毫感受不到“黄金分割”的实用价值,体会不到“黄金分割”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记忆仅是0.618…,而  相似文献   

18.
张涛 《辽宁教育》2004,(5):54-55
知识与技能:知道黄金分割的概念;会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会判断某一点是否为某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相似文献   

19.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坟空题(每空4分,共叨分)、喊1.点C是线段AB上的一个黄金分割点,且月C>BC.若月B=5 cm,则AC二BC二2.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有_ 3.已知点C是线段峨B的黄金分割点,个. AC_V污一l。,,BC丽一一.厄一~,”丽=屯若一黄金矩形的长为8 cm,则这个黄金矩  相似文献   

20.
“黄金分割”是初中义务教育教材《几何》第二册的内容,由于这一节内容牵涉到的知识点较少,因此很难引起师生的重视,只将其作为比例线段的应用来处理,而感受不到“黄金分割”的实用价值,也体会不到“黄金分割”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