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问答     
蚊子吸人血时为什么还要让人感到痒呢,这样不就大大增加了它们被发现的风险了吗?其实让你感到痒的并不是蚊子本身,而是你体内的免疫反应。当蚊子将口器刺入你的皮肤后,它会将唾液注入你的血液。它的唾液里含有抗凝血因子,防止血液凝固,同时也含有一些麻醉剂,所以你才不会觉得疼。正是这些化学物质,吸引了免疫细胞中的白细胞聚集到此处,并且分泌一些蛋白质,对抗这些外来物质。这样,在蚊子叮咬的地方就会出现皮肤红肿的发QA  相似文献   

2.
蚊子之所以能很迅速地找到人,并能很准确地叮住人的血管吸血,靠的并不是视觉,而是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人皮肤中散发出来的氨基酸气味。找到人之后,蚊子再凭着对人体温度的敏感,根据人体微妙的体温变化,找到血管的位置,因而吸起血来百发百中。差不多每个人被蚊子盯陵之后,皮肤上都会出现红点或发痒的情况,这是因为蚊子的唾液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这种成分与皮肤一接触,就会引起过敏反应,引发皮肤发痒。  相似文献   

3.
科学为什么     
正为什么被蚊子咬后会痒?当蚊子锁定目标后,就会把"针头"刺入皮肤,这时需要蚊子的唾液作为润滑剂。蚊子吃饱喝足后,开始撤退,而唾液留了下来,唾液对于人体来说就是外来物质。人体在接收到这个信号的时候会释放一种"组织胺"的蛋白质来对抗它。这个过程叫免疫反应,它会引发叮咬部位的过敏反应。当血液流向叮咬处以加速组织复原时,组织胺会造成叮咬处周围组织的肿胀。这种过敏反应的强度因人而异,因此每个人感受到痒的程度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人特别容易招蚊子,尤其是孩子。有些人认为蚊子爱叮孩子,是因为孩子的皮肤光滑白嫩。惹蚊与血型、性别无关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主任徐汉虹教授认为,蚊子爱叮孩子,主要是孩子向蚊子发出的强烈“信号”,它通过空气传播,能够引导蚊子便捷地找到“食  相似文献   

5.
流性性乙型脑炎平常叫“大脑炎”,这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男女老幼都会感染,10岁以下的儿童得病的比较多。这个病的死亡率达到30%,或者更多。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蚊子传染的,有好多种蚊子的体内都带有乙型脑炎病毒。这种病毒要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几万倍才能看见。如果人被带有乙型脑炎病毒的蚊子叮了,病毒便会从人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流。这时候如果被叮的人的身体里对病毒有充分的抵抗力,病毒会很快地被消灭掉,被咬的人也不感觉到有什么病状。如果被叮的人对病毒缺乏抵抗力,病毒便会随着血液循环,最后跑到人的脑和脑脊髓神经细胞里面,开始寄生繁殖和破坏脑脊髓神经细胞。这个病的潜伏期一般为4—15天,病情多半很急。成年人在发病前几天有不想吃饭、恶心、头疼、四肢痛、发烧或寒颤、困倦等现象。也有的病人在发病前没有这种症状。儿童多半一发病就出现发烧、头疼、呕吐、想睡和烦燥不安等症状,有时候还抽风。发烧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苑》2005,(7):52-52
法国专家的最新研究显示,蚊子之所以爱叮某些人,可能是因为这些人体内所含物质被蚊子吸食后能改善蚊子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7.
蚊子最危险     
“蚊子、眼镜蛇、鳄鱼、大象和非洲狮,你认为哪一种动物最危险?”对于这个问题,我猜想,有人会认为是眼镜蛇,有人可能会选择鳄鱼,也有人会说非洲狮最危险. 可是,如果我告诉你们,这些答案都不对,最危险的动物是蚊子,你们一定会认为我在胡言乱语.被蚊子叮了一口,最多就是感到痒而已,还不至于说它是最危险的动物吧?  相似文献   

8.
夏天,酷暑难熬。每当夜晚来临,大批的蚊子就出动了,叮得人全身上下奇痒无比,真是麻烦。但我发现,相对而言,大人们被蚊子叮咬到的次数远远低于我们。难道蚊子叮人还会选择对象吗?我一定要弄个明白。8月份,我发动了班级里的大部分同学就不同人群在相同时间、地点下被蚊子叮咬次数的情况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整理如下:第三天晚上调查结果(2分钟内)三组调查结果显示,在同一时间、地点的情况下,每个人被叮咬的情况是不同的。对于相同数目的23人来说,爷爷平均被叮咬33次,奶奶平均被叮咬32次,爸爸平均被叮咬34次,妈妈平均被叮咬34次,而弟弟平均被…  相似文献   

9.
科学问答     
Q蚊子有偏爱的血型吗,是不是O型血的人最招蚊子喜欢呢?A早在上世纪70年代,研究疟疾的美国专家伍德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100多次实验,她发现O型血的人确实被叮的次数最多,不过她在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方面都没有考虑和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干扰。随后,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病毒,这一全球问题就好象每天缠绕在网络中的蚊子一样,挥之不去,时不时叮你一下,即便涂上花露水,也足足能够让人痒上好几天,抵抗力稍微弱一点,搞不好还会弄得生命垂危.  相似文献   

11.
蚊子整天在你想安静的时候嗡嗡叫。让你不得安宁,睡不着。更罪该万死的是。它叮你.吸你血。除了传播疟疾、登革热、脑炎、丝虫病等,它们一只只都是生不能做事.死不可做药的家伙。一句话。可恶的蚊子有百害而无一益。所以.当它把刺叮进你手背、脸上时。你一巴掌过去。让它死无完尸.这一点也不觉得过分。  相似文献   

12.
杲罡 《知识窗》2007,(1):47-47
蚊子爱叮什么人主要取决于人体向蚊子发出生物信号的强弱,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汗液等通过空气传播,都是引导蚊子找到目标的有效信息。呼吸时二.氧化碳排放多的人。在蚊子的视野中所呈现的图像比较清晰,便于定向追踪。因此,肺活量大的人、肥胖者更容易被蚊子叮咬。孕妇临产前的呼气量比没怀孕时高21%,对蚊子也有很强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童言童语     
聪明的蚊子下胖被蚊子叮了一口,爸爸在一边给他涂风油精一边说:“风油精中有一种东西,蚊子闻了后害怕,就不会来咬你了。”打架的理由小明高兴地跟妈妈说:“妈妈,上次跟小毛打架输了,但这次我打赢了!”妈妈生气地说:“你怎么又打架?”小明理直气壮地说道:“你教我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呀。”装定位器最近我经常出差办事,妻子很不放心地说:“你赶紧在咱家的车上装一台定位器,这样我就能了解你的行踪。”  相似文献   

14.
疟疾是疟蚊(按蚊)传播的。按蚊在吸吮疟疾病人血时,把血里的疟原虫也吸入体内。疟原虫就在蚊子的体内进行有性繁殖,其后代叫“子孢子”。蚊子在咬人吸血的时候,为了迅速把血吸到体内,就吐出一些唾液来防止血液凝固,这时候“子孢子”也就随着唾液进入人的血里。“子孢子”进入人体以后,很快就到达肝脏,在肝脏细胞里进行繁殖,成为“潜隐子”。以后,肝细胞被“潜隐子”胀破,大部分“潜隐子”钻进红血球里吸取营养,进行另一阶段的繁殖,而小部分“潜隐子”仍  相似文献   

15.
《世界发明》2006,(7):11-11
夏日炎炎,想进行野外活动却要避开蚊虫叮咬,但又不想辛苦,现在有电子驱虫器的软件可以救你,野外活动时,只需将这个名为PestBuster的软件直接安装在随身携带的PDA上就可以了。据其开发公司描述,软件可让使用者设定不同频率的声音,只要蚊子听到这些声音,便会避之则吉。除了蚊子外,它还可为使用者驱走跳蚤和蟑螂呢。不过真实效果如何则有待检验了。  相似文献   

16.
两只蚊子     
正在一扇关着的玻璃窗户上飞来一只学识渊博的花蚊子和一只没见过世面的黑蚊子,它们在玻璃窗上叮叮当当地撞着,但就是飞不出去。黑蚊子对它的同伴说:"兄弟,我感到有什么东西挡在我们前面,你感觉到了吗?""不会的,"花蚊子回答说,"根据物理学的规律,物体在光照下必然会留下影子。我们既然没有发现影子,就证明前方不存在物体。""你总是对的,"黑蚊子说,"你的理论水平很高,在蚊子界是公认的。"它们继续撞着玻璃。  相似文献   

17.
吸蚊枪     
夏天来了,被人们喻为吸血鬼和直升飞机的蚊子也来到了我们的家园。蚊子独有的个性,让大家都受不了:一是蚊子飞行中产生了“嗡嗡”噪声,影响人们休息;二是蚊子喜欢咬人吸血,传染病毒。真烦人!那天晚上自习,我的小脚被蚊子叮了不少的红包,又痛又痒。妈妈叫我涂上“花露水”和“清凉油”消肿。特别是上床睡觉时,我们先用扇子赶蚊,然后用双手打剩下的蚊子,有时蚊子和我做游戏,将我骗得团团转。我讨厌这蚊子,我一定要想一个全新又好玩的办法治一治我身边这些狡猾的蚊子。为了弄清楚蚊子的特性以及探索新的捉蚊方法。我跑了新华书店、图书馆查阅了…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列一张威胁人类的致命动物排行榜,蚊子肯定会名列榜首,而且不同于老鼠、毒蛇,它们简直是防不胜防。人被各类蚊子(如按蚊、伊蚊、库蚊等)叮咬而感染的疾病有疟疾、乙脑、黄热病、西尼罗河热等,这些疾病也被统称为蚊媒病。近期在中南美洲密集出现并已在世界多地散见的可导致新生儿小头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的病例,就被认为是蚊子传播的寨卡病毒所导致的。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继  相似文献   

19.
《知识窗》2006,(9):54-55
蚊子不仅叮人吸血,干扰人们的睡眠和休息,而且在吸血时会先注入涎液,使人的皮肤刺痒,即使涂上外用药品也不能马上止痒,有些人还会引起皮肤过敏。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新时代》2006,(8):110-110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这只叮了恐龙的蚊子必须要在还没有消化完恐龙血的时候就被封在树脂中,其次它必须在树脂产生的酶化反应(蛋白质作为催化剂而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停止之前迅速干透。这基本上很难发生——因为树脂是粘稠的,而且不能与水混合。蚊子在树脂中窒息以后的很长一算时间内,它的胃仍然可以继续分解食物.如果在这之后仍有剩余的DNA,它们必须要在高温、压力以及几千年的树脂变为琥珀的过程中存留下来,我们才有可能取出这些DNA碎片。然后根据不同的动物种类将他们分门别类,再将恐龙的DNA植入体积合适的爬行动物和鸟类的生殖细胞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