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初审及流程管理部和中国专利信息中心的支持下,本文对2010年我国专利权质押登记情况以及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共进行专利权质押登记362份,质押金额总计人民币70.66亿元,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总计9772份,合同总金额为77.2亿元。  相似文献   

2.
有一家企业要向小鹭鹭购买专利技术 ,小鹭鹭不知如何是好 ?她急急忙忙来找专利 :“专利爷爷 ,我 ,我……”“什么事这么着急 ?慢慢说 !”小鹭鹭说 :“有一个人要买我的专利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专利转让。”专利爷爷告诉她 :一、首先要了解专利技术贸易的模式1、普通实施许可 :许可方 (即专利权人 )允许被许可方实施其专利 ,许可方仍保留使用该项专利或再与第三方签订许可合同的权利。2、独占实施许可 :被许可方取得独占实施该专利的权利 ,任何他人 (包括许可方 )都不得实施该专利。3、排他实施许可 :被许可方有权实施 ,许可方也有权实施 …  相似文献   

3.
问:最近,我的一项专利获得授权.与一家企业洽谈之后,我决定许可他们在生产中实施我的专利技术,实现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听说签订这种合同需要备案,是真的吗?我要到哪里去备案呢? 答:是的.你与该企业签订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需要备案.  相似文献   

4.
案件回放 2002年12月3日,余双仑就其设计的"不滴泪蜡烛"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3年11月26日予以专利授权并公告,专利号为:ZL02289699.6.当事人按期交纳了专利年费,该专利处于有效状态.2004年6月15日,专利权人余双仑与原告鼎元微电深圳有限公司(下称鼎元公司)签定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书》,约定自2004年6月15日至2012年12月2日,余双仑将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以独占许可的方式授予原告鼎元公司使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专利法》第11条规定了专利的禁止权范围,即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实施其专利。除实施行为的具体内容外,专利侵权成立与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实施行为是否获得了专利权人的许可,因此专利许可也就成为专利侵权的抗辩理由之一。获得许可最通常的方式是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在合同的明示条款中约定专利许可的内容。然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6.
专利许可企业破产时,由于破产法倾向于保护其和债权人利益,却忽略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被许可企业的保护,由此也导致专利技术会因专利许可企业的破产无法正常扩散并进一步影响专利技术产品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文章就此问题分析了被许可企业在许可企业破产时面临的合同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完善专利人破产时的专利许可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提成+固定费”的两部制专利许可合同是不完全合同,发明人可以在合同中规定新产品的价格,在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共存情况下,分析了两部制许可合同,以及仅附加价格条款的许可合同,比较了发明人的专利费收益,提出如果信息不对称,与两部制合同相比,附加价格条款,将增加发明人的期望收益,但对事后收益的影响不确定。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以及各类主体运用知识产权能力的提高,我国国内当事人对专利实施许可的备案也越来越重视,申请备案的也越来越多。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与其他国家关于专利许可登记或备案的相关规定进行对比分析,从延长时间期限、强化登记效力和设立"开放许可"规定3方面给出一些思考或建议,以助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程序的完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专利许可实施权转让研究 /FONT /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漆苏  杨为国 《科研管理》2008,29(6):89-94
摘要:许可是专利权利用的主要法律形式。专利权人放弃了部分独占地位,但获得了许可费收益;对于被许可方,以支付一定许可费为代价,获得了专利在一定领域的实施权。问题在于,被许可人是否有权对其专利实施权进行转让?我国现行法律对此并无规定,学界对此也存在诸多争议。本文着重分析专利许可实施权转让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并就其具体实施提出建议,希望对今后研究者有所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四川省技术市场累计有57368项技术实现交易,合同成交总金额879.86亿元,"十二五"比"十一五"交易额翻了3.85倍,超额完成了"十二五"400亿元目标任务,有力支撑引领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以来,四川省坚持把推动技术市场发展作为促进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举措,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知识流动与技术创新的有效衔接。特别是实施成果转化"一号工程"以来,每年2亿元专项资金对落户  相似文献   

11.
本期问题由本栏目编辑为您解答问:最近,我的一项专利获得授权。与一家企业洽谈之后,我决定许可他们在生产中实施我的专利技术,实现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听说签订这种合同需要备案,是真的吗?我要到哪里去备案呢?  相似文献   

12.
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专利的方式出发,在专利申请、转让、独占许可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实际操作步骤的论述,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获得专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标准必要专利的研究日益深入,相关主题研究文献数量庞大,笔者在对国内标准必要专利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后,梳理出国内标准必要专利的研究呈现出的两个特点:(1)标准必要专利的研究与专利许可合同的研究相分离;(2)竞争法是研究与规制标准必要专利的主要路径。对比国外研究文献,国外更多学者关注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合同本身的研究,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合同的灵活性得到更多学者的强调。笔者认为,对于标准必要专利的研究以及现实问题的解决应该回归到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合同的道路上,将标准必要专利与专利许可合同结合起来,以平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为标准,研究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合同。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智公司开创了一种新的发明投资模式,采用自创或合作开发、直接收购专利等方式构建大规模的专利组合,再将其许可转让给相关企业,或通过借壳诉讼、直接诉讼,或以收取专利保险费形式盈利。经过13年的发展,高智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发明投资机构之一,管理的基金总额达70亿美元,期限为25年,拥有9万多件专利,几乎囊括所有高新技术领域,其中有超过4万多件正在产生效益,商业化率达到50%以上。高智已分析了30多万件专利,完成2000多笔交易,业务遍布全球。过去13年,高智投资合计约35亿美元,收回资金超过40亿美元,其中,收入的90%以上来自专利许可授权,其中有不到10%是通过诉讼的庭外和解获得,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收入来自于创新项目,如协助企业研发等。  相似文献   

15.
专利有偿转让战略包括专利技术所有权有偿转让战略和专利有偿许可使用战略两种类型.企业研究开发出的专利技术、产品除了自己实施、生产外,还可以通过有偿转让专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方式,获取更大的利益.专利有偿转让往往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所采取的一种策略.这些企业资本雄厚、技术条件优越,在某些技术领域可能存在相当多的专利.例如日本索尼公司,每年申请专利7千件左右,拥有有效专利1万余件.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亿元大关,成为全国最大的技术交易中心。据统计,去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为221亿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这个交易额比全国排名第二的上海市高出100亿元。  相似文献   

17.
由留美归国科学家于在林、富岩夫妇创办的分别设在京津两地的姐妹企业近日共同宣布,将白细胞低下症治疗原创新药长效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在美国及其属地生产和销售的非独家专利许可,以数千万元(人民币)授权给世界前十大制药集团公司之一的以色列悌瓦制药集团。这是中国民营科技企业首次向海外顶尖制药集团授权发明专利实施许可。癌症患者放化疗后易出现白细胞低下而严重影响癌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案例介绍:楚某拥有一项某医疗器具的实用新型专利,2016年初,楚某找到一家医疗器械加工公司,委托其按照相应的规格生产一定数量自己的专利产品。该公司为楚某出具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中约定,楚某将该专利许可给该公司使用,该公司按照楚某的要求生产该器具,并将生产出的产品销售给楚某。楚某觉得这份合同不妥,暂时未与之签订该合同,遂找到宣言律师帮忙审核  相似文献   

19.
1985年以来.我区专利事业从无到有得到长足的发展,专利申请量从“七五”期间不足百件以上发展到“八五”期间年均583件,截止目前专利申请量已突破5000件,达5060件;专利技术实施取得显著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12年来全区专利技术实施新增产值20多亿元,新增利税4亿多元,创汇4000多万美元。“九五”湖间,全区年专利申请总量将比“八五”期间再翻一番,达8000件,“九五”期间专利技术实施年平均200项,年创产值4亿元,累计达到40亿元。今后5至15年我区专利实施将随着全区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大的突破。届时,专利事业必将在全社会和经济建设中产生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成为一项新兴事业.  相似文献   

20.
李铁锤 《软科学》1989,3(3):14-16
<正> 一、大企业尺度当今国际上可谓进入了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超区域性合作时代。然而我国企业在规模与跨度上还处于“小打小闹”时代。请看以下几个令人不安的数字:1987年美国销售额最大的企业——通用汽车公司,销售额为1,017亿美元,合人民币3,783亿元(以现在的“标准”汇率折合为人民币元,下同)。而我国1987年销售额最大的企业——大庆油田销售额为65亿元,仅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1.7%。就电子行业而论,1987年全国3,018家电子企业总销售额为345.5亿元。就在同一年美国电子工业销售额为2,237亿美元,合8,323亿元,是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