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中,关于气象的主题是"观云识天"。在如今这个"云时代",当气象云遇上数据云,会擦出哪些火花?天地互通观测云"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以前的农民大多通过肉眼观云识天,并根据经验总结出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而现在观测云、预测天气状况则运用可见光测云仪、红外  相似文献   

2.
格央 《西藏科技》2006,(10):54-55
天气谚语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多以成语或歌谣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它有着非常丰厚的实践基础,也拥有比现有气象资料年代长久的资料基础,给我们气象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预报线索。许多实践证明,天气谚语指出的规律或提供的线索对我们的预报员具有很好的预报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青藏高原地区流传的有关判断天气变化的藏族谚语,并以现代的气象科学理论论证了这些谚语的科学性,认为把谚语与现代的预报方法和工具相结合,会对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寒露惊秋晚     
正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在古人看来,此时天气寒冷,露水将要凝结成霜,因此得名"寒露"。寒露节气里,传统农事已近尾声,期间又有九九重阳节,民间相应地也有一些习俗活动。节候表征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因露水而得名的节气:秋分之前的白露,以露水的颜色定节气;秋分之后的寒露,以露水的温度定节气。相较白露节气,寒露节气里气温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民间俗语也  相似文献   

5.
何定怡  陈颖 《科教文汇》2020,(11):151-154
2005年由"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所颁发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把口头文学细化为长诗、史诗、谚语、歌谣、神话、故事、传说、谜语八类别①。"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凝结了千百年来的民间智慧,本文通过该项目的传承背景分析、政策支撑、应用前景、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分析,形成具有借鉴意义的可持续实施的德育课程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信息化正向"智慧"时代迈进。"智慧气象""气象大数据"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已经走进公众的生活,未来人们对气象与大数据的结合寄予更多的期待,对智慧气象、精准服务寄予厚望。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理念,发展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全媒体的智慧气象服务,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涵,将精准预报更智能地提供给每个人、每个行业,满足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东风急,备斗笠,风急云起,愈急必雨。""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从古至今,气象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也从生产生活中摸索出了一系列反映气象的谚语。气象瞬息万变,经常引发一系列灾害问题,不仅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甚至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因此,气象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过年给"压岁钱"的习俗在古代过年的"钱年俗"中,"压岁钱"是最重要的一种。压岁钱又写作"押岁钱",还有"拜钱""岁钱""新年岁""分岁钱""守岁钱"等多种叫法。古人是这样定义的:在过年时"赠小儿钱,曰压岁钱"。这种概念的"压岁钱",也是最为流行的说法。压岁钱的产生与古人对钱币功能的崇拜  相似文献   

9.
正"一部分地方晴空万里晒化人,一部分地方狂风暴雨下冰雹。"明明说好的高温烈日,怎么就雷雨大风,甚至下起了冰雹?"真是太不可思议了。"长沙不少市民近日纷纷惊呼这样的天气太诡异。事实上,这些"怪"天气背后都有科学的气象原理。高温天下冰雹与强烈的上升气流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暴雨蓝色预警:黑龙江、云南等地局部有大暴雨""北京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四川盆地迎明显降水,成都或短暂告别高温",在这个刚刚过去的夏天里,你是否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或亲生经历过狂风暴雨的天气?我们常说,水是生命的源泉。然而,水也有险恶的一面,如肆虐的洪水可以冲毁桥梁和房屋,也可以吞噬人民的生命财产……作为一名中学生,在面对汛情来临时,应该如何防灾避险呢?有哪些"雷  相似文献   

11.
正新闻事件:7月12日,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中国天气网推出了一份"全国蚊子出没预报"。预报从红色、橙色、黄色到绿色,依次揭示出12日夜里到13日清晨,需要"驱蚊大战""蚊香点起""避开花草"和"无所畏惧"的区域。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于去年夏天开始,开设微信公众号,推出"蚊子出没"预报,不仅针对江苏各地,还进行全国性"蚊子出没"预报。  相似文献   

12.
我国许多地方流传着这样的民间谚语:"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温水刷牙,牙齿喜欢","热水洗脚,如吃补药"。应该说,这些谚语都有一定科学道理。在洗冷水脸的过程中,冷水的刺激既可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又可改善皮肤组织的营养结构,增强皮肤的弹性,消除或减轻面部皱纹。冷水洗脸的保健作用还在于:锻炼人的耐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对神经衰弱的神经性头痛患者  相似文献   

13.
《学会》2018,(1)
正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两岸气候类似,天气相近,互为上下游,经常受到同一个天气系统共同影响,诸如暴雨、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过程。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闽台气象的密切关系,所以提高两岸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联合防御各种气象灾害,保障两岸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是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主要目标。一、闽台"气象缘"回顾(一)解放前:亲如一家,互动频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时任福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许多地方都流传着这样的民间谚语:"温水刷牙,牙齿喜欢。"而温开水一直被俄罗斯、美国、日本的科学家称为"复活水"。生活中使用温水的事项很多,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起到了保健的效果。温热水洗脚,如吃补药  相似文献   

15.
即使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气象谚语仍不乏其存在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中西方气象谚语间的比较,反映了气象谚语暗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罗彬 《科教文汇》2012,(7):137-138,166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火花,是民族智慧和精神的反映。本文探讨把法语谚语运用在法语教学当中,可以使学生通过法语谚语的学习,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法语语法知识,了解法语谚语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提高学习法语的兴趣和运用法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春色正中分     
正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此时恰逢春季之半,因此得名"春分";又因为是昼夜时长相等之日,古人也称其为"日中""日夜分"。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春分是节气,也是节日。节气来了,提醒着人们安排生产、生活的节奏;节日到了,帝王祭日,民间祭祖,同时民间也有其他一些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科学知识有限,古人认为复杂的天气变化由"神仙"控制,因此,遇到干旱天气常举行祈雨仪式。如今,人类掌握了足够丰富的气象学知识,不仅可以及时预报天气,还能采用人工手段影响天气。人工影响天气是指在一定的有利时机和条件下,通过人工催化等技术手段,对局部区域内大气中的物理过程施加影响,使其发生某种变化,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的一种措施。主要分为人工增雨、人工消云减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和配合国家"智慧城市"建设,2015年,中国气象局明确提出了"智慧气象"的战略发展思路:通过信息化推进智慧气象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领域的融合,为决策、为生产、为民生提供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普惠气象服务。其核心战略任务之一就是推进气象服务智能化,即快速捕捉和敏捷响应社会需求,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互联网+气象"服务新模式,这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以"互联网+科普"为标志的科普信息化建设不谋而合。本文分析了新时期下气象科普信息化现状和科学内涵,探索了气象科普信息化和智慧气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具有"智慧气象"特征的现代化气象科普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文明灿若繁星的民间审美文化形态中,谚语是一种审美文化特殊的表现形态。谚语在藏、汉、英三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生生不息,显示出超越时代的魅力,其主要原因除了三种语言当中的谚语都通俗简练、寓意深刻、饱含哲理,是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智慧、文化、习俗、风尚的一面镜子。文章通过对民间口语、文化典籍以及宗教文献的查阅和分析,对于藏、汉、英三种语言中谚语的起源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藏、汉、英谚语的起源进行穷根溯源对于揭示三种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谚语所反应的生产、生活历程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