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一生深受弗洛伊德哲学思想的影响,其晚期创作以心理戏剧为主要特征,他注重探索人物内心世界,以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取胜.在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中,奥尼尔创造性地吸收了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通过人物本我、自我与超我间的矛盾斗争突出人物内心的挣扎与苦痛,将戏剧从情节冲突提升到关注人的内在冲突与灵魂冲...  相似文献   

2.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其理论思想不仅影响了医学、心理学,还直接动摇了文艺复兴以来理性主义的根基,开创了以"潜意识"理论为基石的文艺分析方法.其美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文学、戏剧和影视创作.本文以早期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入手,通过对弗洛伊德美学思想前后演变的分析,论述了精神分析学派对美学的创新开拓.  相似文献   

3.
围绕"梦"的理论,弗洛伊德揭示了文学家创作的深层心理动力和文学"意象"的心理依据。在文学批评上,弗洛伊德坚持采用梦的解析法,主要探索建立素材的变形与创作家潜意识的关联,指明了"性"通往"崇高"的一个出路。  相似文献   

4.
辩证法思想和精神分析心理学投影于姚一苇戏剧理论和创作中,形成他不仅从正面和表面,也从反面和内里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由此增强了作品的哲理意蕴和对人性真相的了解与揭示。辩证法使姚一苇充分把握戏剧冲突的要理,构思跌宕起伏的情节,呈现"人"作为矛盾统一体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剧中出现大量幻梦、失忆、痴呆等情景,但未必与"性"相关,而是以真、善、美追求作为解决心理障碍的方式,显示所受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及对它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创作者,其中包括法国戏剧家让?热内。弗氏认为,艺术家都是爱做梦的人,而热内不仅爱做梦,而且甘心沉迷于梦幻,尤其是创作给他带来的如梦如幻的感觉最让他心醉。弗氏把人的心理结构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认为人的潜意识中存在着各种永不停息的本能欲望,这些欲望冲动对人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这些施暴、谋杀、死亡等等由本能冲动所引起的暴力元素恰恰大量充斥在热内的戏剧中。本文将以弗氏理论为依据,分析热内的创作构思,情节安排,戏剧人物和死亡、谋杀等暴力元素,旨在证明戏剧创作的终极意义是戏剧家聊以慰藉,释怀心结,释放"本我"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克雷洛夫最初以戏剧家的身份步入俄国文坛,在1783-1807年间,克雷洛夫共创作了13部戏剧作品,涵盖喜歌剧、滑稽剧、魔法歌剧、讽刺喜剧等多种体裁。本论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出发,通过对情节文本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了克雷洛夫的戏剧《菲洛梅拉》主人公桀烈易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7.
《柳州师专学报》2016,(3):98-101
目前,西部综合性院校戏剧创作课程多依据戏剧文学文本开展,学生缺乏舞台的体验;传统教育模式"教""学"分离,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对话与沟通,无法激发学生创作的主观能动性。戏剧的生命在于舞台演出,戏剧创作课程需立足于剧场"观-演"交流重新建构,把课堂从文本延伸到舞台,借助现代剧场演出与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戏剧热情和表演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戏剧与戏剧教育不同,教育戏剧是以教育而非演出为主要目的的戏剧,是作为教育手段的戏剧。在幼儿自发性戏剧游戏活动、以"戏剧"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和以"剧场"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这三种戏剧类型中,教育戏剧定位于以"戏剧"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教育戏剧在教学上的发展经历了"以人为中心"到"以问题为中心"再到"以科目为中心"的三个阶段。美国偏重戏剧的艺术价值,主要以创造性戏剧为主;而在英国偏重戏剧在教学上的工具价值,强调利用戏剧来统整教学及实现教学目标。教育戏剧在幼儿园的发展形成了两个类别四种形式:在以幼儿自发性戏剧游戏为主的类别中,包含了随机性的戏剧游戏和主题引导的戏剧游戏;在以教师安排的戏剧教育活动中,包含了议题性的戏剧教育活动和创造性的戏剧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弗洛伊德主义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和渗透是不容忽视的,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主义的一部分。恋母情结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一种欲望,亦称"俄底浦斯情结"。在中国许多现当代作家的小说创作中都留有弗洛伊德影响的鲜明印记。  相似文献   

10.
2016年,本校文学院进行了"世界文学课程中戏剧教学与学生剧团实践的双轨结合"的课程改革,对戏剧教学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既重视对学生戏剧理论分析能力的学术训练、对戏剧文本的细致阅读,同时又强调学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提升戏剧写作水平、增加舞台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戏剧项目化学习不同于一般的"活动"类型,它以系统化同时也是个体的、具体的、细节化的体验方式理解戏剧核心概念,将总任务分解为剧本改编与创作、剧目海报创作与阐释、导演阐释、角色分析、舞美设计、剧组组建、排练、彩排、正式演出、评奖等"分任务",在具有真实性、挑战性、复杂性的任务情境中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戏剧项目化学习要发挥教师的建构性作用,操作要注意"语文性",避免用大量戏剧表演专业知识冲淡语文戏剧学习的要旨,评价注意规范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80年代,在中国戏剧史上出现了一股锐意向西方当代戏剧艺术学习的先锋潮流,其中包含有黑色幽默、荒诞主义、意识流等现代主义创作思想,其众多戏剧作品为当时中国年轻的戏剧工作者所熟悉、借鉴和模仿。戏剧作家高行健正是在此潮流的驱使下创作了与贝克特的荒诞戏剧《等待戈多》形式相似的戏剧作品《车站》。对《车站》的出现戏剧界向来褒贬不一,但综合分析,它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在创作层次、背景和意义以及剧中人物设置这三个方面有所不同。这需要对《车站》与《等待戈多》中的"等待"主题作进一步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语言、民族、学科创作是现代戏剧文化元素融合通常采用的手法。作为铃木忠志现代戏剧中跨文化代表作的《茶花女》,是将西方文本与东方现代社会文化融合的经典案例。铃木忠志透过"和而不同"的东西文化融通与创作拓展出新的戏剧形式,通过跨文化视域对其进行分析,以启发异质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与互补。  相似文献   

14.
荒诞派戏剧创作的重心即是人、人的存在。相对于传统戏剧的强调、对社会的真实反映,荒诞派戏剧更为重视内心的真实性。他们通过凸显人类存在的真实状态而引出戏剧的真实性。本文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孤独感的滥觞剖析,着重对"荒诞派戏剧"的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理论基石,茨威格的小说创作明显受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茨威格研读弗洛伊德的著作和学说,其创作深受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学家茨威格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一样,对心理学和心理分析有浓厚的兴趣。这种影响在茨威格的小说创作中有较明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对照郁达夫《沉沦》文本与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 ,可以发现郁达夫早期创作活动与外国文学影响的关系以及与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的暗合。《沉沦》所描写的一个留洋青年人格心理失调后的焦虑及最终走向沉沦的悲剧 ,恰恰应照了弗洛伊德心理学关于“人格结构”的对应关系分析。这种现象说明郁达夫的创作不自觉地接受了外国文学的影响 ,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外来文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17.
"俄底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从"力必多"理论和人格学说中衍生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弗洛伊德认为西方文学史上的三部巨著: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佐夫兄弟》都表现了俄底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无意识"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俄底浦斯情结是艺术家创作冲动的根源,是审美表现的重要内容。俄底浦斯情结对西方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儿童戏剧游戏的重要因素,它传递着戏剧的情感和内容,在儿童戏剧游戏开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儿童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音乐"展"动作、"促"参与、"激"冲突,为幼儿在儿童戏剧的舞台上创设自由想象、表现创造的游戏环境,使幼儿真正成为戏剧创作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汤显祖的至情论影响其戏剧思想并体现在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脉络等方面。笔者认为,有效的"至情"亦使舞蹈创作具有真情和真实感。本文从"人生而有情"、"思欢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啸歌,形诸动摇"、"缘境起情,因情作境"等三个方面浅析了舞蹈创作中"情"、"理"、"境"的关系与运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作品常常表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与隔阂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动荡与飘摇,形成了独特的“品特式”(Pinteresque)戏剧。品特作品向来以神秘怪诞著称,而他本人又强调“文本的自足性”(the self-sufficiency of the text)而拒绝阐释,令人以为他的作品均出自作者的杜撰虚构,但事实上品特的作品与其自身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描述作者和人物的关系时品特曾这样说道:“在一定程度上,你和他们玩的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游戏,是猫捉老鼠,捉迷藏,躲猫猫。”本文以“游戏”这一品特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经历为出发点,结合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以品特的早期代表作品《房间》为例,从品特的童年游戏、品特创作过程中的游戏和品特戏剧作品中的游戏三个方面探讨了游戏对品特自身及其戏剧创作的巨大影响,由此推断品特的戏剧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是其早年生活中游戏的继续和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