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部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涉及大学内部党委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等多元利益主体。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需从制度体系、管理机构、环境设施等多方面着手,确保党委领导地位、行政执行地位、学术核心地位和民主基本地位,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大学治理主体作用于治理对象时,展现出具有制度化、科学化、民主性和标准化等现代性特征的行为素质。而基于大学生劳动权益内部保障责任人不明确、责任人关系不清晰等原因,构建以大学治理体系自身为依托的具备安全普及教育、信息跟踪、法律援助、心理辅导等基本功能的大学生劳动权益内部保障体系对于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具有独特的价值。这个内部保障体系的构建运行由校团委、学生处、各院系、学生会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形成联动机制和治理共同体,从而有效保障从事兼职的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实现大学的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有其特殊性与现实必要性。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内,权责清单制度有利于理顺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实现规范放权用权与规范管理的结合、优化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服务,是加快大学内部"放管服"改革,进而推进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全新视角,值得大学去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4.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着主体协同能力不强、公共服务水平不高、高素质人才不足等问题。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多元主体协同自治能力,加强法治建设,优化基础公共服务,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乡村治理队伍。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困境主要表现为外部治理的政府管制化和内部治理的大学行政化。校长是中国特色大学治理结构中的核心行动者,其管理专业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包括政府管理校长的专业化和校长在管理大学过程中的专业化,因此,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内部治理结构,让校长有负责任的权力;要完善遴选机制,推动职业化进程,让校长有负责任的动力;要提升校长素养,明晰职业规程,让校长有负责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校长治校能力现代化是大学校长能理顺大学内部治理中多元利益主体的关系,并引领大学不断创新发展革除传统陋习与弊端。当前,大学内部治理中的困境与校长的职责是不断提升大学校长治校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原因。大学校长治校能力现代化由治校理念的创新与行动能力、多元角色的转换与整合能力、多元利益相关者权利的分散与均衡能力构成。其实现路径主要由完善遴选制度、强化职业培训、完善评价机制等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意.当前,中国公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存在行政权力对外过度强势、对内沟通不畅,民主权力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内部治理结构过于封闭等问题.提出通过树立现代化的高职内部治理理念、健全内部治理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建立内部治理文化自觉等路径以消解公办高职内部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8.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要求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学者养成:重思21世纪博士生教育》一书中博士生教育治理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梳理,包括教师、博士生、行政管理者和院系等内部治理主体的张力,以及学会、资助型组织、认证机构、社会舆论和政府等外部治理主体的作用,讨论了分权的问题与举措、导师与博士生的沟通交流、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化,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院系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随着"权责利"的转移,新形势下院系面临提升治理能力的现实需求.院系行政治理能力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院系行政治理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升,可以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成效三个维度着眼,通过党建引领、优化结构、深化学习、创新...  相似文献   

10.
郑云 《高教论坛》2021,(9):20-22
提高大学治理水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大学的办学主体之一,在大学治理过程中起着关键性、决定性作用。本文从文化角度探究大学治理的方式,分析了教师参与高校内部治理的意义,提出了教师参与高校内部治理应该遵循价值理性的精神文化取向、权力均衡的制度文化取向、自觉自为的行为文化取向、以人为本的环境文化取向,推动大学科学、有序、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事务的科学合理治理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学生事务的"规范、民主、高效、协商"运转是大学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标尺。为此,从多边治理理论的视角构建"多主体、多中心、多纬度"的现代化学生事务治理模式是高校科学化内部治理体系构建和高水平治理能力培育的重要举措,应该从学校、学院、学生、社会、家长五个主体,构建学生事务党务、行政、教师、学生、家长的五元协同治理机制,实现学生事务的高效治理。  相似文献   

12.
大学治理实质上是大学各治理主体参与学校事务决策与管理的结构和过程。我国大学治理改革不断深化,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由于受体制的长期影响,目前我国大学治理中仍存在外部治理环境过于管制化、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对我国高校外部和内部治理机制的分析,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大学治理结构改革及提升治理能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重点。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既是保障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需要,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必须以战略性架构来推动。近期的工作重点是构建新型学者共同体实现模式、界定"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的分工机制、剥离非学术型行政岗位负责人的职称头衔、改革大学校长的遴选制度等,以此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内外部权力结构与权力运行的规制化、治理方式的法治化与权力主体的博弈共生、治理的高效性与价值的整体性是行业性院校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愿景。但是,目前行业性高校存在着官僚化治理模式导致路径依赖、院校的治理主体性不足与治理体系中的"钱穆制度陷阱"等困境。需要以构建"大学理事会制度"为突破口,创新内部治理的领导体制;以"校长治校与教授治学"为核心,构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制衡机制;推动大学章程的法制化进程,增强行业性高校理性办学的能力;创新投入体制机制,增强行业性院校治理的物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内外部权力结构与权力运行的规制化、治理方式的法治化与权力主体的博弈共生、治理的高效性与价值的整体性是行业性院校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愿景。但是,目前行业性高校存在着官僚化治理模式导致路径依赖、院校的治理主体性不足与治理体系中的"钱穆制度陷阱"等困境。需要以构建"大学理事会制度"为突破口,创新内部治理的领导体制;以"校长治校与教授治学"为核心,构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制衡机制;推动大学章程的法制化进程,增强行业性高校理性办学的能力;创新投入体制机制,增强行业性院校治理的物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学术治理能力涵涉多元利益主体参与大学学术场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参与方式、治理的运行制度设计、治理主体的权责划分以及利益分配、治理程序等多重因素。提升学术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主要包括学术治理制度的善意理解力、冲突解决力、共在执行力、责任悦纳力以及创新驱动力等要素特征。然而,实然境遇下的大学学术场域由于诸多权力的交错混杂与寻租以及外部法律制度供给缺位,造成学术治理能力出现“虚假治理”困境,阻滞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步伐。真正实现学术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在具有民主契约的共生环境中秉持善治理念,塑造多中心学术治理格局,确保学术治理动态过程的手段善与结果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大学学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现代化大学治理结构改革和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学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增强学科科学决策能力、实现精准化治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在大学学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不仅以自身开放平等、效率效能、互动透明的特点和属性与大学学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要求高度契合,而且通过赋能、赋权、赋信学科治理,推动传统的大学学科治理向现代化的大学学科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18.
实现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的核心目标。大学内部治理的变革与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要着重突出大学作为治理主体的重要地位,构建科学决策、权力制衡、学术治校、民主参与、有效监督的大学治理结构,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建立基于治理过程控制,由内部评估和外部监督构成的内部治理自律机制。实现路径则在于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资队伍、资源集聚、资源配置、管理服务等关键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大学治理结构,首先要研究的是治理结构中的主体,尤其内部治理主体存在着多种矛盾关系,包括书记和校长之间的矛盾、正职和副职之间的矛盾、行政系统和学术机构的矛盾、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之间的矛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实践证明,这些矛盾在高校发展和建设中产生出很多不良影响,会使党政不分、办事效率低下、重政轻学、学校治理结构失灵等。引起这些矛盾关系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权力分配不均、治理主体不全面、管理干部以任命为主、民主程度不高。协调这些内部主体的矛盾关系,应做到明确党委的领导权和校长的行政权,加强学术权、实现教授治学,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权力滥用。  相似文献   

20.
地方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包括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程序化、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和民主化、内部运行体系的效率性和多元价值整合的协调性等基本内涵,其进程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高校间资源竞争态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并面临着改革发展相对滞后、政府依附关系显著和阶段性制度障碍叠加等现实困境。为此,地方大学必须以领导体制创新回应地方政府、大学、业界、社会的多元价值诉求,以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优化内部运行结构,并以大学章程的法制化和投入体制的多元化等路径创新推进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的渐进改革,实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