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协调配合机制的完善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协调配合方面存在着分工不够明确、辅导员管理权限不够清晰、各部门沟通配合不够、部分专业课教学价值取向与德育大方向不一致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具体措施主要包括:积极构建整体性德育模式、明确各部门职责与分工、理顺辅导员管理关系、加强德育系统内部的协调与配合。  相似文献   

2.
朱阳阳 《家长》2023,(31):73-75
<正>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学校要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主要作用,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社会需要提供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在立德树人这一宏观教育背景下,家长所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是重大的,在推进实现高质量德育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让家长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协同合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学生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中小学校党建引领学校德育课程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现阶段中小学校党建引领德育课程建设还面临着领导体制机制尚欠科学系统,德育课程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德育课程教师队伍缺乏专门化、专职化、专业化的管理和培育等现实挑战。中小学校党建应坚持问题导向,完善中小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领导机制,打造德育“金课”,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协同,优化德育教育人才培育机制,实现党建育人与教学育人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教师教育协同治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治理主体协同能力不足、协同治理结构制度保障不济、协同治理过程实践效能不佳、协同治理文化推力不足等困境。界定教师教育协同治理理论内涵及特征原则,重构教师教育主体价值共识,激发主体协同动力;优化管理程序,提升主体协同能力;完善制度结构,厘清协同治理主体间的权责关系;搭建统筹管理平台,优化教师教育治理实践过程;增强协调沟通,厚植包容信任的治理文化,以期推进教师教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张小梨  张法清 《知识文库》2023,(21):195-198
<正>近年来,德育心育在高校的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愈发明显,承担着育性、启智、健心、导行的重要任务,但是高校德育心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大学生的育德育心仍然存在着极大的进步空间。本文对构建大学生育德与育心协同推进机制进行研究,指出协同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并在逻辑层面上分析了德育心育协同机制构建的基础,对德育心育构建协同机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构建育德与育心协同推进机制的策略,希望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育德育心水平,强化高校德育与心育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何谓德育数字化?这是教育数字化进程中亟需回答的问题。立足于数字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德育基本要素的影响,德育数字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从数字技术对德育主体的影响看,德育数字化意味着以数据为基础优化德育主体间沟通协同的质量。其次,从数字技术对德育内容的影响看,德育数字化意味着以数字资源和算力为基础增加个性化的德育内容。再次,从数字技术对德育途径的影响看,德育数字化意味着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构建适切化的德育场景。综上,德育数字化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和重要中介,以联通精神为基本内核,促进德育主体之间有机联通、德育内容与学生道德成长需求有效联通、以及德育途径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序联通之过程。  相似文献   

7.
建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沟通机制,有利于促进不同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协同、力量协同、过程协同及评价协同。针对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内容重合、形式趋同、缺少衔接、统筹不够等实际,要构建教育部门主导的行政沟通机制、教师志趣激发的个体沟通机制及专业协会引导的学术沟通机制,从而增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不同沟通机制的育人合力。强化行政沟通机制的方向引领、个体沟通机制的实践支撑和学术沟通机制的理论指导,促使三种机制互为一体、相得益彰,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协同教育体现在德育过程中,即以德育系统各要素为研究对象,既关注其无序向有序的演化,也关注其有序到混乱的转化;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各系统的有机整合,将有序与无序结合,变无序为有序,实现德育系统的优化与跃迁,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取得德育工作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德育工作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这种特点不仅体现在德育的内容上,而且也体现在德育的方法上。所谓系统性,是指德育作为教育这一系统工程的子系统,与其他教育形式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要有效地实施德育,不但要处理好德育本身内容与方法的关系,而且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多种教育力量、教育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确立科学的德育体系。所谓整体性,就是要通过建立人人重视、大家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10.
政府决策部门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这种环境给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高职教育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中,协同育人是其中的核心概念.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缺乏产学研用的协同效应,需要着力加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突破传统惯性的制度障碍,体现高职教育协同育人开放性、整体性、互动性和政府主导性等特点,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系统各要素的整体性效用.  相似文献   

11.
<正>公共艺术教育是培育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教育形式,其中包含的音乐、美术、文学、影视等艺术教育既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也具有显著的德育价值。以彰显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价值为核心,将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相融合,实现二者协同育人,是德育与美育深度融合、思政教育场域广泛延展、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对于思政教育及人才培养工作提质增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效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二者协同,需要学校通过理论研究理清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2.
德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务。但德育仅靠思政课程教育无法完成,还需与其他各类课程协同配合。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势在必行。通过分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联系及协同要求,阐述目前在协同教学过程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从“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原则,提取出教学目标协同、教学团队协同、考核反馈协同等协同育人机制理念,并对思政课程与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及思路进行说明,为后续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县管校聘制度旨在通过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来赋能县域教育均衡发展,但在试点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农村教师参与边缘化、选岗被动化、竞聘薄弱化、人际紧张化等问题.从县管校聘制度的价值设定出发,聚焦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三方协同"治理机制、"四级联动"沟通机制、"五维并举"发展机制、"六优增值"评价机制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陇南师专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为例,通过对"协同育人"模式的内涵及价值的阐述,认为"协同育人"模式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应体现在以下九点:建立德育实践基地,提高师范生师德修养;优化师资队伍,形成"三位一体"教学团;实施"全程双导师制",体现"实践取向"价值观;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促进人才培养更加合理化;建立项目"协作学校",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构建"管理人员互聘"和"师资互聘",形成"协同育人"常态化;开展全方位的"协作教研",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协同构建学术平台,理论实践有效结合;深化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5.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优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洲  谭琦 《教育探索》2008,(10):122-123
高校德育原理与实践表明,高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隐性德育课程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因其潜移默化、稳定持久的影响特点显示了其强大的教育功能。优化隐性德育课程的对策主要有:制定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学校的制度建设要体现科学、民主、宽松的价值取向;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教育故事可以理解为"与教育有关的故事"或者"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教育故事具有完善道德人格、激发精神动力、引导人生规范行为的德育价值。实现教育故事德育价值需要教育工作者丰富与升华教育故事的内涵与价值;需要学生体验与内化教育故事的德育价值;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并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7.
法国小学道德和公民教育由于起源较早,经过发端、萌芽、发展、完善阶段后逐渐形成了设计明确化、体现时代性的教育目标;多领域覆盖、具有阶段性的教育内容;多角色参与、富有协同性的教育路径,特别是其政府规划、学校主导、家庭辅助、社会参与、媒体补充的教育实践路径,具有鲜明的法国特色。它启示我国小学德育的发展可以以核心价值观引导德育方向,培养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引导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受教育者的批判思维;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增强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完善多方力量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培育德育的系统合力;完善德育“教-学-评”一体化评价机制,促进德育全过程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2014,(21):64-65
针对现阶段学校体育学科的德育目标不明确,德育内容缺乏整体性,不同学段、年段体育德育实施各成体系且衔接性不强等问题,研究者开发设计出《初中体育学科德育目标序列》,以体现:纵向衔接,即在尊重人的教育规律以及大、中、小学达成体育学科统一德育目标体系基础上,体现初中体育德育目标与小学和高中以及初中各年段之间的有机衔接:横向贯通,即在尊重德育教育规律以及体育学科教育特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体育学科通过课内外、校内外不同途径、方法能落实的德育任务的范围和内容,以实现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共同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学校德育效应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未能实现科学化。德育科学化的内涵有:一、目标科学化,包括目标要全面、具体,体现德育特点;二、方法科学化,包括根据德育规律确定基本的教育阶段和操作规范,提高教育效应等;三、测评、评估科学化,包括改革单纯的定性描述法,实行目标分项评定、综合记分法等;四、管理科学化,包括健全德育领导体制和队伍,建立有关制度和机制,体现德育的价值等。  相似文献   

20.
德育工作是新时期教育的核心,是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重要基础。德育目标的设置是德育实施过程中最首要的一环,它既要符合社会需要,又要符合教育本身的价值追求。目前高校德育目标设置仍存有内涵狭窄、与实际脱节、考核功利化等不足和缺陷,借鉴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来对当代德育目标进行重建具有可行性。当代中国高校德育目标的设置应回归到以主体性教育、"善"的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轨道上来,并通过健全机制、优化德育课程体系、建立新的德育评价机制等措施来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