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一个低分辨率的预扫描中,一些平台和鼓式扫描仪使用自动密度控制,在最后扫描之前,根据不同密度的原稿,来计算特定的曝光设置。最亮的阶调(Dmin)和最暗的阶调(Dmax)都被自动定位,来表示目前的密度范围。这种自动设置适用于具有亮的,中性的高光和暗调原稿;但有些原稿,在图像中选定高光和暗调位置.才更适用。手动选定一个新的白点和黑点,可以保持亮调和暗调图像的特定的限制阶调范围,或者用来调节反差和亮度层次。这些调节方法与前述的线性阶调调节方法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2.
印刷原稿为什么要进行印前处理?印刷或复制图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图像像素重构的过程。非数字化的原稿图像大多为细微颗粒组成,其像素直径很小,很难用印刷方法直接传递和复制,因此必须按照印刷工艺的特点,重新将原稿图像分割成网格,用与原稿特定部位的阶调相对应的网点再现原稿的色彩和阶调层次。  相似文献   

3.
RGB色彩模式是彩色印刷必须应用的色彩模式之一。色彩空间三要素包括色域范围、阶调线性和白点坐标。在RGB色彩转换到油墨色彩空间时,阶调复制曲线是重要的调控内容。颜色中包括彩色成分和中性灰成分。光谱颜色的视觉感受在印刷复制时发生的改变应是可预测的。印刷色彩亮度和色度变化线性应以孟塞尔色彩体系显示的变化为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彩色复制过程中,打样是印前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印前与印刷的中间环节。打样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检查印前原版的质量,例如原稿阶调、色彩的再现性是否达到了要求,版面尺寸、图像、文字的编排、规矩线等是否正确,有无遗漏等;二是为正式印刷提供样张或印刷的基本参数,如墨色、墨量、网点再现的范围等,使印刷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乃至数据化的操作。  相似文献   

5.
在印刷工艺中,要进行正确的彩色复制,必须注意色调的再现性、阶调的还原性、图像的鲜锐性三方面的问题,任何一方面出现质量问题,彩色复制就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6.
14.图像复制对分辨率有什么要求?图像的质量是由空间分辨率和阶调分辨率共同决定的。如果一种印刷工艺用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很低的阶调分辨率复制图像,而另一种印刷工艺用很低的空间分辨率和很高的阶调分辨率,那么这两种工艺很可能复制出视觉上相似的图像。如胶印和染料热升华印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两种工艺复制的图像在视觉效果上很相似.  相似文献   

7.
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中,通常采用非彩色结构GCR技术(Gray Component Re-placement)来设置图像输出的参数。这一技术对印刷过程中灰平衡的稳定性,色彩再现程度的提高,丰富图像的阶调层次,降低油墨的消耗等,提供了很大的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8.
色彩是彩色印刷的生命,提高彩色印刷质量,首先要提高色彩质量。彩色图像复制过程,归根到底是色彩的复制过程,就是要把模拟原稿通过扫描的色彩分解或数字原稿通过色空间转换处理,然后经过输出胶片.晒版或CTP直接制版将网点转移至印刷,进行色彩合成,达到还原原稿的目的。实践证明:在印刷企业整个质量管理控制链中,色彩管理处于中心地位,色彩是印刷品质量控制核心,色彩管理体系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决定了质量管理的目的能否实现,也决定了生产作业能否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彩色印刷是以再现原稿的形象、阶调和颜色为宗旨的。各种彩色画稿以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人和大自然的真情和美好。而印刷工作者的任务就是仅仅用黄、品红、青三个基本色,通过网点覆盖率的变化,再现原稿的彩色画面。    相似文献   

10.
杨忠 《电子出版》1997,(7):58-60
一、为什么需要色彩管理系统现在已是桌面出版的时代了,高分辨力扫描仪、数字式照相机、PhotoCD图像、经济的彩色打印机和针对短版市场的数字式彩色印刷机等应用已非常普遍,这些成就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在当今日益增长的桌面出版业中,图像色彩的质量控制是最关键、最困难的。要使扫描的原稿与最终印刷品达到基本一致并非易事,因为在整个图像制作过程中有许多可变因素:不同的扫描仪扫描同一张原稿,会得到不同的图像数据;各种不同牌号的显示器显示同一个图像会有不同的表现显示屏与印刷油墨的色彩表达能力不同,从而做不到所见即…  相似文献   

11.
用印前图像复制专家殷幼芳老师的话讲,彩色图像复制过程,归根到底是色彩的复制.色彩是彩色印刷的生命,提高彩色印刷质量,首先要提高色彩质量。  相似文献   

12.
网点理论     
在印刷或打印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结构特点,使得彩色还原过程难以使用连续调方法,这是由于彩色图像原稿的彩色多是连续的,而印刷中能够使用的油墨一般只有黄、品、青、黑4色油墨,另外在印刷中使用的平、凸、凹、孔制版工艺中,只有凹印能使用墨层厚薄来再现色彩,所以印刷工艺中产生了半色调(Chalftone)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相对连续调而言的,相片、底片和手工绘画的作品都属于连续调的图像,形成这些图像的颗粒极其微小。    相似文献   

13.
彩色印刷复制的目的是用网点来还原原稿的颜色,也就是说印刷复制品在视觉上应与原稿一致。由于原稿(如照片)的颜色深浅是由密度来表现,而印刷复制品的颜色深浅是由油墨的网点百分比来表现的,因此印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是:使印刷复制品尽量接近于原稿。近年来,我国进口了大批先进的印刷复制设备(如彩色桌面制版系统、海德堡四色胶印机),而印刷复制品却与原稿相差较大,印刷品的质量与先进国家相比也不较大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于工作人员往往凭经验行事,不按科学的方法去组织生产,靠经验来操纵先进的印刷复制设备是很难这到预期目的的…  相似文献   

14.
校色原理与应用张仁英编译最佳彩色复制取决于三个要素:1.色调复制──图象反差,包括亮度和暗度;2.灰平衡──调节青、品红、黄的比例,以产生中性灰;3.校色──获得精确的色调和逼真的色饱和。必须在校色之前确定并实施色调复制和灰平衡规范。如果不补偿彩色复...  相似文献   

15.
在图像复制印刷中,控制好图像亮调网点再现技术指标,是图像画面整体色调、层次、质感,以及画面完整再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不同类型原稿的阶调曲线确定,阶调校正方法及其对印品质量的影响。这对从事电子出版工作者,将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彩色图像的分色与完稿(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工艺用青、品、黄、黑四色复制彩色原稿或电脑生成的彩色作品,因而需在完成所有图像处理步骤后作分色处理。桌面设计和制作结果不一定满足特定的印刷工艺和印刷材料组合,为此需在设计和制作完成后进行与复制目标有良好一致性的适应性处理,这称为完稿处理,而分色则是操作Photoshop最重要的完稿步骤。 如果原稿经扫描后直接输出,则应该在扫描时选择CMYK图像模式,并根据原稿特点在扫描  相似文献   

18.
非彩色结构工艺是以黑版为基础,与黄、品红、青三原色组合完成整个印刷复制的一种制版工艺。它改变了以“三原色为主,黑版为辅”的传统工艺,不仅黑版是长阶调的主版,并且还作用于图像中的颜色,黑版统治了整个画面的层次、阶调。所以,不仅黑版层次丰富,阶调齐全,还直接影响整个图像颜色的变化,起到了确定整个图象阶调层次、色彩组合的主角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原稿的含义所谓原稿,是指相对需要复制而言。彩色反转片在未选作制版前,在国外称之为幻灯片,仅作为放映欣赏等用。从印刷制版角度分析,任何事物只要是人的视觉能反映的,均可通过画面重现。    相似文献   

20.
《电子出版》1999,(7):24-26
目前已进入电子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由于社会、文化需求面的不断扩展,正朝向研究如何使印刷更接近原稿、更接近自然的目标前进。为此,便产生了高质量印刷技术。其中包括:1、高精细印刷(以提高图像分辨力为目的,分辨率最高可达到300-1500线/英寸加网的印刷方法;2、高密度印刷可将复制品最高密度提高到2.0以上,以获取高反差的印刷方法3、调频加同印刷就是不借助网点大小而是将恒定的微小点子按连续调作不规则排列,依其密度表现图像调子的印刷方法;4、高亮度印刷是在4色印刷之外用荧光油墨作为补助色,以突出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