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油画技术从西方传到中国已数百年了。作为具有社会化意义的艺术画种,油画在中国已愈一个世纪。经数代中国艺术家的努力,油画艺术在现代形态的中国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4月1日,恰逢中央美术学院87年校庆,曾任院长达14年的靳尚谊先生的《靳尚谊艺术回顾展》亦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从其160件作品中,我们可深切感受靳尚谊这一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任戎印象     
艺术家任戎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弄潮美术激流中。年轻的他在海外多年放还自我艺术,像海绵般吮吸艺术精髓。近10年往返于世界各艺术胜地与中国本土的化交流中,任戒逐渐发展和完善了自己的艺术体系.建起自己的图像谱系和符号系统。在当代艺术全球化过程中,作为有中国化背景的国际性艺术家,任戎的艺术世界正在观众面前逐渐展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5月14日,坐落在北京东二环路上的中国文化部大楼内,11位德高望众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成为第一届中国“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的获得者。文化部艺术司冯远司长主持颁奖仪式,他向各界详细地介绍了获此殊荣的11位杰出艺术家的艺术成就。获奖者为:造型艺术家:王朝闻、艾中信、华君武、启功、张仃、侯波、曾竹韶;表演艺术家:王金璐、邝健廉(红线女)、袁世海、戴爱莲。首届获奖艺术家均为耄耋长者,他们或亲临颁奖仪式,或派专人出席。尽管获奖者均白发苍苍,却无不精神矍铄,壮心犹在。值其古稀之年,他们喜获此项成就大奖,为他们艰苦卓绝辉煌漫长的艺术生涯更添新彩。有人形容11位获奖艺术家实为“国家之宝”,即“国宝”。是的,获奖老艺术家年龄已然七八十岁,艺龄均达五六十年,他们非凡的艺术成就享誉国内海外,既是20世纪中国艺术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建树者、成就者,更是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见证人,他们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11位获奖者在艺术上执著的追求和坚持真理的精神,在中国艺术史上树立起一座座艺术丰碑的同时,也为后来者扬起一面面人格的旗帜。老艺术家们凭其非凡才华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中继承、革新、研究、创作,承前启后,代开先河,在造型表演...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展出了来自近30个国家的艺术品,囊括国际新媒体艺术领域著名及新生代艺术家的40多件媒体艺术装置,几乎涉及各科技各领域,艺术家们以其天才创造,将人们引入诸多梦幻世界……  相似文献   

5.
最负盛名的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1894-1961),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从艺术到为人等各个方面,都让戏曲界内外的人敬服。总括他的德艺双馨,可分为以下几方面。艺术上真知灼见艺术家,多是精心于改进革新,从不保守的;否则成不了艺术家,更难成为一个艺术流派的创始人。梅兰芳先生不仅具有艺术家这样的共性,而且在艺术见解方面更有独到之处,在改革创新方面先人一步。所以梅先生的艺术,可以代表中国的京剧艺术乃至整个戏曲艺术,可以形成体系。早年,京剧没有时装戏,梅先生于1913年起便相继演出了根据北京实事编写的时装戏《…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化交流》2010,(3):90-91
《当代艺术家写真展》近日于今日美术馆举办。艺术家徐聚一因主编《艺术跟踪》之便,一直对中国当代艺术家进行跟踪拍摄。几年下来留存了数十万张图片,该展作品即为从中挑选而得。徐聚一作为有着丰富视觉经验的综合艺术家,本来就对艺术家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有着深切了解,更因彼此熟知,他得以深入艺术家的工作乃至生活中,从而超越“专业”摄影的局限,任意捕捉,随心抓拍,  相似文献   

7.
诗中画 画中诗——浅述中国诗画结合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画结合,乃中国画一大特色,其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中国艺术家的这一创造实为对世界艺术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艺术是艺术家的心灵写照,这是古往今来所有艺术家的共同认识。水墨艺术自然也不例外,应该是艺术家心灵境界的展现。水墨艺术作为世界美术的一个独特画种,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一部中国绘画史其实就是一个由对物象的形体临写逐步到解脱形体禁锢的过程。中国绘画很早就形成独特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樊洲,中国艺术家、中国文脉的承传者、韵律山水的缔造者、曲线交织画法的开创者。现时,隐于终南山樊洲中国画馆,将心灵投入绘画艺术的广袤宇宙之中。  相似文献   

10.
艺术之道,思悟无穷,上综古法,下启新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任何艺术家都难以穷尽。但是,一个艺术家只要在对艺术的创造和追求中把握艺术的本质,不断地超越自己,立新意新格,体现自己的风采神韵,他就能算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家就应像一个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的无畏探险家,在艺术之林中披荆斩棘,开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11.
洛阳画院,秉河洛文化底蕴,纳现代艺术优长。以文柳川院长为代表的洛阳画院的书画家,以振兴中原河洛文化艺术为己任,放眼世界。扎根净士,勤奋耕耘,硕果累累。洛阳画院的艺术家在中国画领域,  相似文献   

12.
《改变中的景观: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展》是第一个到美国展览的同类艺术特展。该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研究所与圣何塞“拼布与织品博物馆”共同策划,展出48位中国艺术家的45件作品。  相似文献   

13.
在纽约号称“新高度爵士”的餐馆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豪爽的中国商人正在碰杯。其实,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人,而是商业化的艺术家。王广义,中国当代艺术家先驱之一在这里与张晓刚、方力钩、岳敏君、曾凡志及其亲朋好友——他们大多是北京人——在此庆贺曾浩个人新作画展。曾浩也是中国艺术新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外文化交流》2012,(6):72-73
慕镇宇,原名慕小军,字子笑,生于1976年,现任新疆军区某部文化干事,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世界华人艺术网艺术顾问,世界艺术家协会名誉顾问等。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1月27日,国际著名艺术类刊物出版者和在线艺术信息提供者——路易斯·布罗恩传媒集团(LUOUSIE BLOUIN MEDIA,以下称简称LTB)在北京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其旗下国际艺术家社交网站中文版(MYARTINFO)正式开通。LTB集团的创办人路易斯·布罗恩女士(Ms.Louise Blouin MacBain)及艺术家王广义现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MYARTINFO的开通,是继ARTNET之后进入中国的又一国外互联网艺术媒体。  相似文献   

16.
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女性艺术家,是女性艺术表达的思想与主流互动指标之一,往往表现当代艺坛看待女性艺术的阶段性观点,包括双年展中以突出女性艺术家作为一种性别强调的宣言或宣传。今年双年展中紧靠一起的英国、德国、法国的国家馆,各自推出一位女性艺术家,显示当下艺坛对女性艺术家和女性艺术的重视。英国、德国、法国的3位具代表性的女艺术家以3种角度看世界,  相似文献   

17.
国际收藏家踊跃购买,国内富豪将资金投入其怀抱,由此构成了当今中国艺术市场的一道独特景观。当代中国艺术家在这样的环境中崛起,再崛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从前我并不喜欢装置艺术,甚至认为所谓装置艺术就是反艺术,是艺术家创造力衰竭的表现,是一帮搞舞台设计的“家伙”鼓捣出来的噱头,但自从结识“新生代”艺术家何翔宇并走近他的装置艺术后,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应意大利文化艺术中心的邀请,以中央美院副院长、油画家孙为民为团长的中国美术家代表团一行4人于1997年6月12日至19日赴意大利参加“第4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意大利“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造型艺术展览,至今已有102年的历史。中国以官方名义参加展览并派代表团随展尚属首次。6月15日,汇集58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家近千件作品的“第4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在卡斯特勒公园隆重开幕,意大利副总理兼文化部长威勒特洛尼。威尼斯市长及各国来宾、参展艺术家等数千人参加了开幕式。中国代表团被邀在贵宾席就坐,中国…  相似文献   

20.
提到日前举办于铸造美术馆的《向生活伸出艺术的触角》展,孙大为就是一个字——“玩”。所以,在这个展览中你会看到大约80件的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有绘画,有装置,有行为艺术。在孙大为的脑海里,艺术是“玩”出来的。这个漂洋过海的中国艺术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