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于某离开学校十多年了,虽说同在一个县城,却几乎没有见过他。前几天偶然遇到,几句寒暄之后,他便抛过来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老师,那一次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我听了这话,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见我一脸迷茫,就讲述了一段往事。王某读初二那年夏天,天气特别热。一天下午在上学的路上,王某遇到  相似文献   

2.
学生王某离开学校十多年了,虽说同在一个县城,却几乎没有见过他。前几天偶然遇到,几句寒暄之后,他便抛过来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老师,那一次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我听了这话,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见我一脸迷茫,就讲述了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3.
我有一位语文老师,他姓严,是位非常特别的老师.你问我他特别在哪儿,我带你读一读严老师的评语,你就能领会到他特别的语言魅力. 在我们班,大家戏称我为“黑手党”,因为我的作业本上,总是留下我的一团团黑手印.一次,几朵黑云下面,严老师用红笔留下几句风趣的评语:“黑云滚滚来,就像要下雪”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这让我顿时面红耳赤.现在每次在家做作业前,我都会把手翻来覆去洗上几个回合,才打开本子开始做题,如今我的作业本上可谓是“晴空万里”.  相似文献   

4.
李晓飞的班主任王老师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这是他本学期第四次打人致家长找上门.问他原因,都是一句简单的"不为什么",态度极其恶劣.仅去医院检查已花费1200多元,每次他对家长都保证不再打人,仅仅间隔三周. 王老师现在已感觉力不从心.交谈中,我认为她对李晓飞用的是"直线管理"方式.先是"刚性的直线"--大动肝火,声色俱厉.然后是"软性的直线"--息事宁人.对于李晓飞而言"直线管理"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相反容易引起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5.
李远程 《师道》2002,(12):47
“我看你还差得远!还想考什么大学?”虽然事情已过去20多年了,但这句话却时时在我耳边回响。我们农村有这么一句俗话:“人要人打落,火要人烧着。”(“打落”是客家方言,意思是挖苦、讽刺。)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使我感受最深,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一位老师对我的这一句挖苦,就是他的这句挖苦使我终于下决心走上了从教之路。当然,我并无记恨老师之意。相反,我有今天的成绩,还得感谢这位老师当年的挖苦呢,我所讲的绝不是气话。但话又说回来,为人师者,还是千万不要挖苦学生,不要轻易给学生“判死刑”的好!1979年春,连续…  相似文献   

6.
很多年前,在一次班队课上,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老师.大多数学生讲起了他们的科学老师--周老师,说他很搞笑,喜欢听他的课,愿意和他说心里话.而谈到我,大家都用了"尊敬、严格、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等词.这是为什么?之后,我向周老师讨教了一番,原来是"幽默"帮了忙.  相似文献   

7.
1998年的7月,一个无比炎热的下午,我待在亚特兰大的家中,哪儿都不想去.就在我躺在沙发上昏昏欲睡的时候,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Hi!我来自美国海军,能否打扰你几分钟?"一个身材魁梧的黑人哥们儿笑眯眯地对我说,他身上的一套海军制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几乎没有犹豫,我就把他请进了屋.他只是简单地做了下自我介绍,说他是美国海军征兵处的人,正在征募1999年入伍的海军新兵.对美国海军,他介绍得并不是很多,可能是他觉得海军的强大毋庸置疑吧.他很快就单刀直人,问我有没有兴趣加入美国海军.  相似文献   

8.
北山 《初中生》2007,(18):22-23
文坛上有许多作家为写作如痴如醉,甚至痛哭流涕. (一)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便是其中一个.一天,几个朋友去看他,发现他从椅子上滑落在地,脸色苍白,以为他病了,嚷嚷着要给他请医生.巴尔扎克被惊醒了.当他明白原委后,悲痛地说道:"我没有病,我在写<高老头>,刚才,他死了,我心里难受,一下子便……"朋友看见桌子上的稿纸上还有泪痕,都深深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9.
那天,我和小柯在新华书店买了一盒林俊杰的磁带<江南>.小柯说俊杰是一个音乐才子,我很喜欢听她这么说.我想我是喜欢他的,喜欢他的单纯,喜欢他害羞的样子.在我眼中林俊杰永远是个乖孩子,一个爱音乐的感情细腻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去年九月新生报到时,一位家长领着孩子到办公室说:“王老师,这几年我和妻子忙于生意,孩子没有管教。多‘穿小鞋’,别‘戴高帽’,该说就说,该骂就骂,就当是自己的孩子。”经过观察我发现,这个学生确实如他父亲所言:懒惰、散慢、怕吃苦。床铺每天乱七八糟不愿整理;轮到打扫宿舍教室,或者借故走开,或者胡乱划拉几下;学习上遇到难题不想动脑子,作业要么不交,要么敷衍了事;夜里查宿舍,见他有好几次借口回家而通宵泡网吧。我多次找他谈话,对其严厉批评,指出这样做的危害;并不断地给他“穿小鞋”,安排班干部督促他收拾床辅,…  相似文献   

11.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仅靠一句赞扬,我就可以很好地活两个月."这两句说明语言艺术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人们津津乐道"一根手指的力量,说的是倘若有个人坐在椅子上,手放在腿上,我们站在他对面只用一根手指顶住他的额头,他便很难站起来.当然还有别的办法不让他起来,比如将他捆在椅子上、粘在椅子上,又或者干脆将他打晕.只是后者要费力得多,而且恐怕会让对方感到非常不愉快,甚至愤怒、恐惧,若有机会,一定要急急逃离这把椅子了.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辅导》2012,(28):44-48
在英国,有一个叫罗迪的退休教师,一天在阁楼上整理物品时发现了一沓练习本——是他50年前的学生写的作文《未来我是……》.罗迪随手翻看着这些作文,思绪回到了50年前,同时很快就被孩子们那些五花八门的梦想吸引住了:一个学生说未来他会成为海军大将;另一个说将来他会成为香水制造师;一个小姑娘说她将来会成为王妃;还有的想成为海豚训练师、领航员等等,其中有一个盲童说自己想成为内阁大臣.  相似文献   

13.
《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记叙"我"送稿子去中南海请周总理审阅,目睹周总理一夜紧张工作的事情,歌颂了周总理为国为民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作者热爱和敬仰周总理的思想感情。本人执教这篇课文时,抓住单元训练重点,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他是多么劳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爸爸是个"篮球迷",只要一想起我的爸爸,我的脑海中仿佛都是一场场激烈的篮球赛. 一次,我正在写作业,爸爸正在看篮球赛.爸爸把声音开得非常响,还不时地大叫:"好球!好球!"吵得我都没法写作业了.我可生气了,心想:平时老让我别看电视,自己却看个不停,不公平! 哈哈,大概老天爷也觉得不公平吧,正当爸爸看得精神抖擞的时候停电了.爸爸急得直跺脚,他敲着桌子大喊:"哎呀,最后一节了!怎么能在这时候停电呢?"爸爸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相似文献   

15.
『Q』情深     
这几天,柯阳一直对我不冷不热的。我知道是因为上周数学考试,我没让他看,他的成绩不理想,结果挨了爸妈不少的骂。如果因为这件事,而使我俩之间的友谊桥梁毁于一旦,那将会是多么的遗憾!我该怎么办呢?就在我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念头闪进了我的脑海……对,就这么做!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我跟一位设计师朋友聊到孩子的一些事,他说当他的孩子跌倒了,他会说:“自己爬起来,不要哭!”“自己爬起来很好,可是,跌倒了,会痛!可以哭!”我这样回答他。我的朋友笑了,大概也体会到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有些“违反人性”。连忙改口说:“好吧!我会跟我女儿说可以哭;我儿子是  相似文献   

17.
新学期的第一天,在去学校的途中,我被同事告知,学校几个结伙捣乱的学生分到了我的班里。我的心不由一惊,以前我虽然没有和他们接触过,但对他们的“名声”却早有耳闻。果然,一上课,他们就大显“身手”:喝水,吃东西,串座位,目中无人地大声说话,被他们几个称为“大哥”的还掏出随身携带的打火机烧书桌抽屉里的抹布玩。当时我心想:枪打“出头鸟”,如果镇住了“大哥”,其他几  相似文献   

18.
2004年7月23日,我在南澳奔赛得小学(Burnside Primary School)观察了一年级的小组式听说活动.班主任是一位高大肥胖的男老师,叫比特.在澳洲,男教师教一年级是很少见的.但是,比特先生告诉我,他非常喜欢教低年级,并热情地向我介绍正在组织的小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9.
余梅 《教育艺术》2003,(6):40-41
中小学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指导、习作、批改、讲评四环节。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批语。我们被办公桌上一叠叠作业搞得头昏眼花,在下作文批语时,往往不经意地批几句无关痛痒的话或挥毫打个等级敷衍了事。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深切地感到:作文批语马虎抽象,空话大话,学生就会更马虎,甚至不屑一顾。所以批语要切中要害,点拨迷津,语言要鲜活,这样学生就会  相似文献   

20.
<归去来兮辞>(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一句"登东皋以舒啸",课文的注释是:"登上东边的高冈,放声长啸.皋,高敞之地.舒啸,高歌."这里把"舒啸"具体解释为"高歌"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