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学们经常会遇到修改病句这类题目,很多同学虽然掌握了正确的修改方法,但还是不能恰到好处地修改病句。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修改病句呢?本文介绍三个修改病句的技巧,供同学们参考。一、改动要少。改一个字就能把病句改好的,决不改两个字。吃一粒小药丸就行了的,何必要做“手术”呢?例如“:全校的电灯都熄灭了,只有五(2)班的灯还亮着。”有的同学把它改成“:全校的电灯都熄灭了。”把“只有五(2)班的灯还亮着”给删去了。这样的改动就太大了,改过后的句子虽通顺,但已不能表达原意。如改成“:全校的电灯除五(2)班的还亮着,其余的都熄灭了。”…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写作文,一般要求每篇写600字。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同学抱怨:600字太多了,很难完成。有的同学为了凑字数,就东拉西扯。写作文写不够600字,一个重要原因是写得不具体。比如,写记叙类的文章,如果只是概括性地叙述事情的过程,要不了几句就写完了。但如果把内容写具  相似文献   

3.
听写     
郭瑶 《小学生》2005,(10):44-44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听写生字。有一些同学不会,就偷(tou)偷地把生字写到了手上,趁(chen)老师不注意时偷看。不但没有被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还因为写得好受到了老师的表(biao)扬(yang)。但是我觉得他们这种做法  相似文献   

4.
我们去听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讲课。课堂上这位教师让同学做练习,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教师出示一个句子“我把米饭炒糊了”。然后点名让一位小同学站起来将其转换成“被字句”。  相似文献   

5.
我们去听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讲课。课堂上这位教师让同学做练习,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教师出示一个句子“我把米饭炒糊了”。然后点名让一位小同学站起来将其转换成“被字句”。  相似文献   

6.
缺乏和缺少     
新新同学在一次作文中写有这样一句:这几年我家添置了许多电器,目前还缺乏一台电脑。语文老师把“缺乏”改成了“缺少”。新新觉得“缺乏”和“缺少”的意思一样,用哪一个都可以。有的同学也认为没有必要将“缺乏”改为“缺少”,可是有的同学却认为老师这样改是有道理的,但道理在哪儿却说不上来。“缺乏”和“缺少”都是动词,如“缺乏(少)信心、缺乏(少)经验、缺乏(少)勇气、缺乏(少)上进心”等。但它们在词义的程度上和具体的用法上是有区别的。“缺乏”的词义较重,强调极少或没有;“缺少”的词义较轻,多指在数量上少一些。在用法上,“缺少…  相似文献   

7.
某同学在作文中写有这样一句:“这几年我家添置了不少电器,目前还缺乏一台电脑。”语文老师把“缺乏”改成了“缺少”。可该同学不服气,认为“缺乏”和“缺少”意思差不多,用哪一个都可以。别的同学也有同感。这两个词都是动词。“缺乏”语义较重,强调极少或没有,多用于抽象的事物,也可用于具体的人或物。跟它搭配的词常见的有三类:(1)抽象名词,如  相似文献   

8.
马新民 《师道》2014,(10):25-27
师:同学们好!许艺(一名在座的学生)老师好!(学生坐下)为什么我要说“许艺老师好”呢?因为刚刚上课之前咱们班的许艺同学教了我一个字。(展示ppt中的“逋”字)就是这个字,我问一下你们.这个字该怎么读啊?(有的读fu,有的读pu,还有的读bu)有了三个读音,好,我们让许艺同学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9.
我们班有些小朋友的字写得很差(chà),赵老师就把他们称(chēn)做“导演”。就说杨宜青吧,他可是个名符(fù)其实的“导演”,一会儿让字“唱歌”,一会儿让字“跳舞”,真是太好笑了。那些字写得好的同学就问“导演”们:“你们能做‘导演’,我们怎么连个配(pèi)角(jué)也当不上呢?”大家听了这句话,都笑得前俯(fǔ)后仰(yǎn)。可不知“导演”们是高兴呢?还是生气?我希望他们还是快快把字练好,别再当“导演”了!“导演”的滋味不好受!我们别再笑话这些字写得不好的小朋友了,还是帮他们一把吧!对,先给他们上一堂课,就叫“汉字多美妙”!胖胖插…  相似文献   

10.
8小时以外 你的名字中为什么取“男”字昵?余男 我是湖南人,最初是南方的“南”,湖南的“南”。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三个重名的同学,我改成了“楠”,但还是有重名的,最后改成这个“男”就没有重名的了。  相似文献   

11.
由于“像”(好像)是重要而又常见的比喻词,它经常出现在比喻句中,因此有些同学一看句中有“像”(好像)字就不假思索地把该句判断成比喻句,这就走入了“像”字误区。要走出这个误区,就要注意识别以下几种“假比喻句”: 1.真夸张假比喻句: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抄两个句子。太小儿科了,不一会儿同学们就大功告成了,小手举得一个比一个高。老师在教室里转了一圈,拿了几个同学的本子放在投影仪上。"哇"教室里一下子议论开了。看看那些被放大的作业本,同学们的那些句子写得实在难看!有的同学写的字七上八下、乱七八糟;有的同学的字像一个个气球飘在半空中;还有的同学的字宝宝们像在打架,你挤我,我踢你……  相似文献   

13.
《赤壁之战》有“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句。课本注为“有的(向着)那边,有的(向着)这边。”显然,“有”字未作交代。“有”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按《辞海》“有”通“友”。友,亲善也,是动词。此句可译为“有的亲善那边,有的亲善这边。”文言“有”字是个使用较频繁而又易为人们忽视的字。高中第二册文言课文中,“有”字出现105次。课本只注释了三个而且都是“通又”的重复注释。笔者以为,“有”为动词,作谓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有“发生”、“产生”、“得  相似文献   

14.
换一种说法     
一个句子总是要表达一定的意思的,但是,同一个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为了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老师常常要大家进行句式变换的练习。(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pèn$)壁吗?这是个否定式的反问句,要把它改成陈述句,我们可以样改:去掉(diào)句子中的否定词“不”和疑问词“吗”,并问号改成句号,就成了“你想,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2)劳动创造了财富,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句里“难道不是”是个否定的词,可以去掉。改成“劳动造了财富,这是真理。”(3)有什么困难能挡(dǎn$)得住我们前进的步伐(fá)?这句话很难吧!小明思考了…  相似文献   

15.
自从学校开始为学生减轻负担以后,胖叔叔茶座更加热闹了。茶座里,空调也安了,卡拉OK也配齐了,可是同学们还不满意.许多同学说,胖叔叔应该把茶座改成网吧,让大家可以在茶座上网。有的同学笑着说,干脆就在胖叔叔茶座上课好了。  相似文献   

16.
少一个字某同学读课文,原句为“头上盘着大辫子”,该生因为感冒,读了一半润润嗓子,于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头上盘着大便(辫)……”“国脚”目前语文课正在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文中讲到中国女人裹脚。老师将其概括为四个字“了解裹脚”。教室后面一位刚睡醒的同学突然站起来,说:“我了解国脚,是李玮峰还是……”断句某课文有一句话“他们便秘密地召开了会议”。老师让一位女生有感情地朗读。结果我们听到:“他们便秘……”班上同学皆笑倒。出去上课铃响后,任课老师没来,班里同学有人交头接耳。维持纪律的同学大喊一声:“给我出…  相似文献   

17.
“作文不厌百回读,”我刚说完,就有同学问:“不对吧?应该是作文不厌百回改!”是啊,每篇优秀作文的诞生都要经过多次修改,可是有的同学除了能在字、词、句上加以简单的润色外,就不知道该怎样着手修改文章了。我想说,请大家把自己的习作在自斟自酌的基础上再读给同学们听,让同学们品评,征求大家的意见,好作文就会出现了。  相似文献   

18.
在提取句子主干的练习中,有的同学把连动句的第一谓语也当作状语压缩掉,结果不知不觉地出了差错。例如:“祥子拉着车慢慢腾腾地往前走。”这是一个连动句,“拉着车”是第一谓语,“走”是第二谓语的中心词,它们都应留在这个连动句的主干中,全句的主干应是:“祥子拉着车走。”可是有的同学缩成了“祥子走”,把“拉着车”当作状语也压缩掉了,结果改变了原句的结构和基本意思。  相似文献   

19.
在占汉语中,关于诗律“犯孤平”的问题,一般诗律论者大有一致的认识。《古代汉语》(郭锡良、何九盈等主编)是这样记载的:在(乙)种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三个字必须是平。如果改成了“仄”,全句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除了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就叫“犯孤平”。前提很明确,是“在(乙)种句……中”。在山东电视大学印行的《录音讲义》中写道:“所谓的犯孤平,只是指‘乙’种句这一种情况而言,如果在  相似文献   

20.
找回童心     
龚燕 《湖北教育》2004,(1):59-59,58
“老师 ,我这句话为什么是病句呢?”陈轶同学拿着作文本怯怯地问我。我细一看,原句是“春风柔软了枝条……”,我的眉批是“病句”,并把原句用红笔改成“春风中,柔软的枝条……”我皱着眉头说:“怎么不是病句?什么春风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