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总结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T)将近50年的实践经验,制定了一套具有创新性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在国际贸易纠纷解决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TPP协议)的公布,其所包含的与WTO类似的争端解决机制是否会与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有所冲突引起了学界热烈的讨论.采用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适用范围、管辖权、参与争端解决的机构、基本程序以及向公众开放程度等为视角对两者进行比较:两者虽然总体上有相似之处,但TPP相较于WTO更加开放,更具有时代性,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2.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自2005年开始运营以来已进入第三个阶段,但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长期低迷,其原因不但在于去工业化使其碳排放权不再稀缺,更是由于其通过对外贸易转移碳排放。采用2005年1月—2013年6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欧盟碳价与中国主要碳密集型产业对欧盟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欧盟碳价在短期内促进了中国碳密集型产业对欧盟出口量的增长,但长期内则会产生不利影响;在中国化解产能过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下,这种负面影响会逐渐减弱并趋于平衡。目前,中国已经采取有力的自主减排行动,欧盟不应再针对中国碳密集型产业部门征收碳关税;中国应尽早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帮助相关产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WTO规则如何在国内适用?是直接适用?还是间接适用?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外学者,它的解决直接关系到WTO规则在国内的实施.WTO规则是调整政府间行为的国际条约体系,它与国内法的关系是国际法与国内关系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弄清两者的关系是解决WTO规则在国内如何适用的前提.分析WTO规则的特性,探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WTO规则与国内法新型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阐明WTO规则在国内间接适用的理由,尝试性提出WTO规则在我国内间接适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从不同的保护目的出发,可将最优关税区分为最佳福利关税和最大收入关税。假定一个国家自身生产一种产品,同时进口另外一种产品,且两种产品的质量不同,分析最佳福利关税和最大收入关税问题,结果发现:第一,如果本国的产品质量较低而进口的产品质量较高,那么,无论企业之间是进行Bertrand竞争还是Cournot竞争,假如国外企业的效率较高(低),那么最大收入关税大(小)于最佳福利关税;此外,Cournot竞争条件下的最佳福利关税和最大收入关税分别高于Bertrand竞争条件下的最佳福利关税和最大收入关税。第二,如果本国的产品质量较高而进口的产品质量较低,那么当本国企业的效率较低(高)时,最大收入关税高(低)于最佳福利关税。  相似文献   

5.
全球碳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其重点集中在“碳失汇”(missingsink)问题的研究上.最近的研究表明,“碳失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北方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对碳的固定、海洋对碳的吸收、岩石圈中CaCO3 H2O CO2 系统 (岩溶动力系统)对碳的吸收,以及陆地上碳库的转移.寻找“碳失汇”的技术手段为现代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和全球统一的野外定点监测相结合,加以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逐渐在一个统一框架下得到处理,这集中表现在区域贸易协定中,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欧盟即是突出的例子.在区域方式下对环境问题的处理不同于在全球框架或在本国内对环境的处理.对WTO绿色规则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及欧盟的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进行比较,总结区域贸易协定在处理贸易与环境问题上的经验及其对WTO处理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启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试论WTO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WTO新形势的分析,以及对"创新教育"的探讨,指出了我国现行高校体育教学在教学模式方面、课程设置方面、考试方法方面与创新教育的差距,提出了WTO新形势下高校体育创新教育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影响土壤碳固定潜力的因子是全球变化中碳循环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分析了影响土壤有机碳分布的自然因素.结果表明:气候和植被控制着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省域分布,降水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地形和母质影响土壤亚类间有机碳的差异.土壤总氮与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相关,平原区土壤粘粒含量与表层土壤有机碳固定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中碳的可利用性对土壤中微生物呼吸的限制作用.结果表明,表土和根层土中的可利用性碳显著限制微生物呼吸作用.在所有的培养土壤中,起始时微生物呼吸速率较高,随之急剧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的变化所致.土壤中有机质低于 1 0 %时,可以明显影响碳的可利用指数 ;大于 1 0 %以后就几乎没有影响了.微生物生物量碳与碳的可利用指数也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自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国的关税主权就逐步落入到了列强的控制之中,中国人民就开始为争取关税自主不断努力。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政府为了实现关税自主进行的不懈地努力,最终取得了国际共认的关税自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列强对中国的财政控制。在此过程中,中国虽然没有摆脱外交弱国的形象,但是在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上是一个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WTO的澎湃已荡漾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港湾,作为国民经济核心的中国商业银行业如何在 WTO规则和国内银行法的框架内落实监管措施促进改革,为中国银行业真正融入国际金融奠定良好基础,无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中国商业银行法律建设的重点.与此同时,外资银行也亟待需要与 WTO规则相协调的规范与保障;而对于中国商业银行内部监管的诸多法律措施亦在期盼早日诞生.  相似文献   

12.
为给CO2提供一个安全的运输方式,针对碳运输过程中CO2的泄漏风险,提出考虑途经人群密集区的碳存储网络设计问题.结合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大规模应用的需求,参考轴辐式网络特征,提出轴辐型碳存储网络设计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采用规避策略和绕行策略的网络设计模型.以上海市的碳存储网络设计为背景,选取碳排放企业作为碳源进行实验,验证轴辐型碳存储网络的成本优势及其模型可行性.通过比较两种策略的网络设计方案,研究两种策略下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及途经人群密集区的管道建设成本对策略选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海关在鸦片战争后根据不平等条约的规定而设立,至1845年前,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辟的五处通商口岸俱征夷税。然而,整个近代中国却一直处于严重的低关税局面,这成了近代中国海关的异态之一。本文就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近代中国海关成立的特殊历史背景使其成为维护列强利益的工具。列强根据自身利益必然压低关税;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列强强加给清政府的协定税则是近代中国低关税局面形成的最直接原因;列强对关税税则修改的种种限制又决定了近代中国一直处于低关税局面。  相似文献   

14.
WTO绿色规则与各国绿色壁垒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绿色规则是各国绿色壁垒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国际层面上的法律依据。各国的绿色壁垒相对于WTO绿色规则来说,两者所允许的绿色环保措施是一致的,目的都是使对外贸易既能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各国的绿色壁垒相对于WTO绿色规则来说,对发展中国家考虑不够,有的不符合非歧视原则、统一性原则和透明度原则,有的对出口商来说具有隐含的歧视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大量实测的土壤碳密度资料并结合生产力模型,得到一组直接利用气候资料来计算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碳密度的公式,并同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根据此模型的模拟结果,对最近基于观测资料而得出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并不显著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利用此模型还对全球潜在的土壤碳密度分布做了模拟,计算出全球土壤碳库为1152Pg.该模型成功地模拟了土壤碳密度随降水 (或湿度 )状况而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是WTO体制中贯彻透明度原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我国在加入WTO时对这一制度作了承诺,并在相应的法规中作了规定.但我国的规定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17.
用氟钛酸钾与钒酸盐、钼酸盐组成的阻燃体系对羊毛纤维进行阻燃处理,所得的羊毛纤维用热分析、剩碳率、氧指数等分析方法对其热降解行为进行研究.实验证明:经过阻燃处理的羊毛纤维剩碳率和氧指数升高,阻燃性能增强.根据阻燃羊毛纤维的热降解行为的变化,对不同的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发新的碳纳米粒子的合成路线,采用柠檬酸和甘氨酸为初始物合成了荧光碳纳米粒子,并进行了XRD、紫外和荧光性能表征.碳纳米粒子具有激发发射依赖性能,荧光发射可调.荧光光谱还显示该碳纳米粒子具有上转换发光性能.碳纳米粒子溶液用于纺织品防伪鉴定,显示出对天然纺织品的增强发光作用,有潜在的防伪鉴定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为例,运用定量方法实际测算了中国入世后大幅度降低关税给汽车产业造成冲击的大小与程度(行业利润损失和政府税收减少);分析了入世后不同的降税方案对汽车产业造成冲击的差异,以寻求减少冲击的最佳途径;文章还探讨了减少冲击的其他政策措施,如汇率变动对减少冲击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探讨冬季兰州城市大气中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于2011年12月5—12日采集兰州城市大气PM2.5样品,利用DRI-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量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浓度.结果显示:EC和O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48μg/m3和22.71μg/m3.降雪是EC和OC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EC和OC的相关系数达到0.98,表明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碳气溶胶的污染来源相对简单且基本相同.二次有机碳(SOC)的质量浓度是3.26μg/m3,仅占OC含量的14.4%,揭示出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OC的主要来源是直接污染源.对碳气溶胶8种组分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碳气溶胶的污染有最主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