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分考生魏赫两次踏入了“同一条河流”,在他熟悉的中学里“复”读。 2006年高考624分、2007年高考618分、少数民族地区考生、2006年高考时为省级三好学生,这一切,让魏赫在高考的竞争中很有优势,而落榜、复读却偏偏两次“眷顾”他。  相似文献   

2.
苏瑾 《江西教育》2007,(13):32-34
2007年的高考已经结束,对于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和考生家长来说,弥漫在心头的硝烟还末消散,新的烦恼又接踵而至,"复读"这个问题又摆在了他们面前.  相似文献   

3.
复读,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选择了复读,无奈,无助总是写在每个"高四生"的脸上,面对再搏高考,"高四生"似乎有更多的感慨。我们虽然不希望看到"高四"现象的存在,但是这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当又一年的高考来临,我们来听听"高四生"自己的心声,听听朋友对他们的鼓励,希望所有的考生能从中得到鼓励,以良好的心态和振奋的士气去面对高考。  相似文献   

4.
今年高考放榜后,湖口二中考生黄江秀的家长在学校大门口的宣传橱窗里贴上了一张鲜红的感谢信,宇里行间流露出对学校浓浓的赞美之情.黄江秀同学去年高考成绩409分,带着心中的梦想,他从都昌县慕名来到湖口二中复读.在复读的这一年内,在教师的精心培养下,她刻苦攻关,学习成绩一路飙升,今年高考成绩达到了518分,一年的时间提高了109分,唱响“知识改变命运”的青春之歌.像黄江秀同学一样,今年该校110名复读生中考上二本线以上的达63人,理科考生平均增加91分,全校考生二本上线人数高达182人.  相似文献   

5.
"复读可不是低分考生和发挥失常考生的‘救命稻草’。"河南文科第一名马冰一的班主任李露明老师说,据他任教30多年的经验,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选择复读,一般而言,高考成绩过高或过低的考生,复读的效果都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6.
考生自述 刘丹:女,理科,07届高中毕业、08年河北唐山复读考生。 学习成绩:07年高考成绩646分,复读后,目前模拟成绩一直在670分左右(07年12月月考683分),年级前两名。地域倾向:北京,上海。 院校和专业倾向: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央财大、上海财大、复旦的会计,金融等相关专业。  相似文献   

7.
在获悉人们对新版"美国高考"--SAT议论纷纷时,辛辛那提州七山学校一名高三学生彼得·邓堡兹表示:"我的许多朋友也在慌乱之列",但他本人对此并不发愁。事实上,他喜欢测试中新增的写作题型--"我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思想"--在他看来美中不足的只是考试将占去周六上午的大块时光。2006年考生备忘录2005年3月粉墨登场的新SAT第一阶段考试将耗时更长(近4小时),难度未必加大。分数比例将有所调整:考试共三部分,每部分各为800分,满分从1600分提高到了2400分。不过试题较原先容易,故考生无须担忧。  相似文献   

8.
23岁的周剑绝对是一个高考奇才,自2001年第一次高考上了武汉大学至今,三次被退学,又四次考进名牌大学:先是迷失于网络与大学之间被武汉大学退学,复读1个多月后,又考回了武大,但随后"屡教不改"再次被退学;回家几个月后,他又参加高考,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在华中科大读到大三时他由于学分不够又被退学;接着他第四次参加高考,去年9月份又考回了华中科技大学.而且考分都在600分以上.……  相似文献   

9.
旗帜引领发展路今年高考放榜后,湖口二中考生黄江秀的家长在学校大门口的宣传橱窗里贴上了一张鲜红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学校浓浓的赞美之情。黄江秀同学去年高考成绩409分,带着心中的梦想,他从都昌县慕名来到湖口二中复读。在复读的这一年内,在教师的精心培养下,她刻苦攻关,学习成绩一路飙升,今年高考成绩达到了518分,一年  相似文献   

10.
李卫龙 《江西教育》2012,(31):16-18
"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复读,她也许可以走进梦想中的清华、北大;如果你恨她就送她去复读,她可能比上一次摔得还要惨。"这是一名高考高分复读女生写在日记中的一段话。高考复读班原本应该是为高考落榜生举办的,但多年来,很多已上本科分数线的考生,尤其是一些上了重点分数线的高分考生也加入了复读大军。通过复读以圆自己的名牌大学梦或名牌专业梦,原本无可厚非,因为选择接受何种  相似文献   

11.
复读生不同于应届毕业生,不仅要多付出和消耗一年,甚至几年的奋斗时间,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虽然我们并不提倡复读,但复读现象仍客观存在,而复读生的志愿填报也值得我们去关注.复读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上,应在珍惜自己劳动成果的基础上力求"稳"、"准",选好"托底"院校,稳中求进,且不能盲目攀高,否则还会重蹈覆辙.当然,这里只重点谈谈复读生的志愿填报,其实许多问题,对于每一位考生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3,(19):16
孙连宇6月27日在《沈阳晚报》撰文指出:近日,随着各地"分数线"陆续公布,如何关注那些失意考生,成了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可惜,悲剧总在人们猝不及防时发生:20岁的崇州女孩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复读了一年后依然差理科三本线6分,于是选择了割腕、喝农药结束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对高考复读人群,有一种说法很普遍,那就是"高四",也有的称之为"高中本科". 权威数据显示,在中国,选择复读的学生在增加.近年来,非北大、清华不上的高考落榜生和上线考生复读的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4.
"孩子们没有让我们失望 温安宇19岁,是乐东中学的一名考生,在2006年的高考中,他以总分722分的优异成绩成为乐东理科状元,考取中山大学.  相似文献   

15.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是近年来高考语文的一个稳定考点,很多考生尽管为此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从200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此考点得分率仍很低.为使高考语文"字形识记"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如下三条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权威数据显示,在全国,选择复读的学生正在增加。近年来,非北大、清华不上的高考落榜生和上线考生复读的越来越多。自2001年以来,教育部取消了高考年龄和婚否的限制,对大学生退学再次高考也不予限制,导致大学生回流复读、再次高考的现象。为此,有人惊呼:复读生正在加剧高考竞争!  相似文献   

17.
小亮真的很想不通,三百多天的复读,换来的分数竟然是“倒退”。 2002年小亮首次参加高考,分数为436分,他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未发挥好。于是,他抱着希望参加了复读班。一年来,他时常感到很孤独,压力也特别大。但2003年高考总分才考了412分,反比去年低了24分。小亮很不服气,他平时学习十分努力,以往的成绩也还行,但为什么高考却总考得不理想?现在他又一次复读了,但在心底里还是担心2004年高考会不会考得更差? 大多数情况下,小亮这部分学生由于无法正视自己与他人的综合素质差异,会产生相应的焦虑和压抑。其实,到了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与付出渐渐…  相似文献   

18.
记者日前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从今年秋季开学起,江西所有的公办高中将不再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据统计,今年该省预计有19万名高考考生,其中包括1万多名去年高考高分复读生,他们为了上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主动放弃已经到手的高校录取通知书,重新到高中复读。目前,江西正  相似文献   

19.
俞莺婕 《语文新圃》2007,(10):38-39
随着高考名校情结、地域观念、热门专业等因素的推动,高复这一"成才新途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落榜生,以及录取学校不理想的考生,甚至一些思想素质和自制能力低下而荒废学业的被劝退生,都杂七杂八地汇聚到了高复洪流之中.中新网统计说,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1010万,其中复读生有近300万,接近总数的30%.这里,未上线的考生复读情有可原,而一大批考上了不去报到偏要选择复读者就值得议论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高校正在遭遇不小的尴尬,表面上有很多考生填报志愿,但真正到开学报到时却是生源的大量流失,一些考生或"不辞而别",或"另攀高枝",或是选择复读.部分考生不守倩用使高校招生工作陷入困境.综合多年从事高考工作的经验和对复读学生的调查情况,对录取考生不报到的情况发表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