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吉林市滨水绿地植物配植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市沿江的滨水区绿地为研究内容,总结出目前吉林市景观效果较好的滨水绿地植物配植形式,为滨水绿地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2.
南宁市滨水区植物景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思成 《大众科技》2013,(3):49-50,65
对南宁市区的江湖滨水植物景观从植物种类、色彩搭配和景观层次三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在自然岸线的运用以及植物空间的围合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在植物养护管理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南宁市"中国水城"与"中国绿城"的进一步融合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滨水绿地的规划设计包括滨水绿地的定位、活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绿地设计。景区人工湖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有:公园和景区人工湖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要点、工程开挖施工要点、湖底施工要点、工程的收尾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4.
色彩缤纷的绿地景观以有生命的植物为载体,景观效果时刻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如不能给予良好的生长环境,势必造成植物生长减弱以致景观效果丧失,因此良好景观效果的维系必须以科学的养护管理措施为支撑,根据园林植物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确保呈现最佳绿地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菁 《中国科技信息》2010,(16):296-297
居住小区植物景观是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南京汇林绿洲小区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为例,简述了该小区植物景观配置的特点,分析了小区中景观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从物种的多样性、植物配置的时间性与空间性、主题植物景观在小区布景中的运用等角度对居住小区中开放空间的景观植物的配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宋喜功  戴庆敏 《科技风》2012,(23):174-175
本文以丽水市江滨公园为例,将滨水地带的地形大致分为三类:平地、坡地、凹地,从这三大地形的景观角度出发,分别对丽水江滨公园植物造景的特点进行分析,近而对植物造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新农村政策的背景下,现代乡村滨水空间不再仅仅局限于水利功能的需要,同时也成为了观赏、旅游、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景观空间。以商水县汾河改造项目为基础,阐述了乡村滨水景观改造与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水区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是城市居民基本的活动空间,它不仅是城市空间结构的组织轴,也是城市的绿化生态轴。因此,城市滨水区往往具有城市的"门户"和"窗口"作用。随着城市滨水区的开发与建设,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与土地开发建设中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植物造景在城市滨水景观中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运用己有的关于滨水区植物景观要素、植物造景形式分析的研究成果,研究城市滨水区植物造景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介绍城市住宅绿地空间人性化的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和增强绿地景观植物配置具体设计手法,说明住宅绿地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宝贵的环境资源,它既是观光游览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中调节生态平衡、保持地域风貌、延续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针对城市滨水景观规划原则及发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公园生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探索构建城市滨湖空间景观营造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本文以芜湖市湾沚区罗福湖待开发的城市滨水公园为例,采用田野调查、调研访谈、绘图设计等方法,从生态、生活、生产三个层面出发,结合湾沚区自然环境特色,点线面结合。结果:形成完整的地区绿地网络系统,发挥园林绿地的综合效益。结论: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活动场地、改善局部生态环境、形成完整的生态城市绿网。  相似文献   

12.
城市滨水带复合型立体景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关注生态环境的时代里,人们对公共环境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城市对于其滨水景观的塑造也愈加重视,城市与水的关系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城市滨水区域案观的塑造,再度成为城市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嘉陵江北滨江景观带现状、区域内植被现状、坡地的绿化现状、地表水现状以及典型地段等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消落带、北滨路、坡地三者之间植物景观的关系,通过对滨江景观带植物景观的组成特点、景观梯度变化以及消落带植被恢复限制因素等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北滨路滨江消落带及经济带植物景观提升的对策建议,形成以建设发展绿道为目标的北滨路植物景观改造的总体布局模式,并在区域内的道路植物景观、堡坎绿化、居住区绿地提升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生态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很多学者专家认为城市滨水区域建设不仅注重视觉效果,更要重视城市滨水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加格达奇区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造景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加格达奇区城市道路绿化应用植物品种状况,总结道路绿化景观特色,并针对现状存在问题探讨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市民们的心理需求。本文主要通过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人的心理需求的介绍,进而概述了常见的滨水景观的形式以及对人心理活动的考虑,仅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滨水区域是一个城市中的特殊又独有的空间地带,是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湘江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流域的沿岸城市因此也获得了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水资源,对每个城市的滨水区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城市景观风貌至关重要的环节,湘江沿岸的风光带就是根据每个城市不同的地域性特征进行设计的滨水景观区域,体现了每个城市大部分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也成为这些城市所特有的名片。对于湘江沿岸城市滨水区景观地域性特征的研究是指在进行滨水区景观设计时,能够影响整个城市体现出有别于其他城市地域特征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该城市的历史、地理、人文等各项综合因素。因此,在研究湘江沿岸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充分研究每个城市的自然与人文特征,凸显每个城市的地域特色,才能真正地创造出体现具有城市独特地域性的滨水景观,真正的成为每个城市独有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园林绿化越来越显示出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园林绿化中,可供选择的植物种类极其繁多,如何利用它们进行合理地配置,使绿地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是十分必要的,阐述植物配置的五大原则,丰富并完善现有的植物配置理论框架系统,对绿地景观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引言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对城市滨水空间的功能、空间、景观、环境、设施等各方面所进行的综合性设计,其目的在于创造生动、优美、富于特色的城市水空间形象。自6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注重城市滨水空间的综合利用,使其原有的码头、工业区等逐渐变为公共活动繁忙、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20.
滨水景现设计不能仅仅作为一个工程实体来处理,应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进行统筹考虑。既注重水景观效果,又不忽视水安全效益、水资源效益及水环境效益。以防洪、治污、绿化、文化、居住、道路六个子项为规划的着眼点,实现经济、社会和水环境三个目标的融合,形成城市滨水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