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虽然国内外学界业界普遍将美国媒体视为全球最具权威性与公信力、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机构,但在重大事件和敏感问题的国际新闻报道中,一些美国媒体的价值选择与舆论倾向始终以其国家利益为最终考量。诚然,《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证了美国媒体免于政治权力干涉的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但它却并没有规定媒体和政治权力之间究竟要保持什么样的关系,也没有规定政治权力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影响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中,大部分美国媒体往往对美国政府既定的外交、国防等主流论调予以支持及认同,只会在某些涉内政的细节上提出批评和异议。从2020年美国媒体涉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涉香港暴乱报道等都能明显看出,一些美国媒体对类似事件的报道经常因国家利益站位而背弃了新闻的客观公正,大肆采取双重标准,继而服务于军事战争、意识形态斗争以及国际战略等的需要。研究发现,其双重标准主要表现在议程设置、话题选择、文本叙事、报道态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率先抗击疫情,为世界各国赢得了两个月的时间。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携手抗疫,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但在西方少数发达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污名化中国现象沉渣泛起,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对于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的偏见,中国将如何应对?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报半年来在疫情报道中建构的中国形象,并针对其报道特点,探索未来中国外宣的话语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日本媒体对中国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而且涉华报道的比例越来越大,涉及方方面面,日本媒体在对华舆论上影响越来越大。《朝日新闻》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报纸。考量《朝日新闻》(英文版)的涉华报道,探究其对中日人民情感和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3月13日至3月16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国报道杂志社,联合泰国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智库及媒体组织——泰国国家研究院和泰中记者协会,在曼谷举办《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首发式(以下简称"首发式")暨中泰高端智库对话会(以下简称"对话会")系列活动。从效果上看,首发式与对话会"双拼"的创新形式丰富了传播的层次和手段,活动整体非常成功。《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不仅成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泰文版的有益补充,而且为尝试"智库+媒体+出版"融合形式,实现精准传播、合作传播和深度传播相结合,推动中国话语"走出去"进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才流失和回流问题是近年来中外媒体关注的报道题材。比如,今年初美国《纽约时报》就发表过一篇题为《逆势而动,中国吸引科学家回国》的报道;时隔半年,法新社选取一个有利时机再次关注这个话题,而且做得比《纽约时报》那篇报道更客观,启发也更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列居全球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经济状况、发展与走向对世界经济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有着160多年历史的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又译《经济学家》)是一份被西方世界认为较为专业和高端、以时评和新闻分析为主的周刊。分析《经济学人》的对华报道,可以管窥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的评价,探寻西方主流媒体的对华报道框架。  相似文献   

7.
传媒书屋     
《对外大传播》2008,(1):61-61
《鹰眼看龙:美国媒体的中国报道与中美关系》;《我看台胞》;  相似文献   

8.
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涉藏报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传媒最发达的国家,其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美国国内,大众传媒被称为除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权力”。可见,大众传媒对美国的公众舆论以及国会决策的影响力不可低估。由此可以推知,美国传媒的涉藏报道对国会与公众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纽约时报》1999-2001年问的涉藏报道为例,对此予以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9.
<正>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作为中国主导、多国参与的政治经济合作项目,同时也是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构建主体意识,推进世界传播新秩序的标志性新闻议题。本研究选取《中国日报》(131篇)、《纽约时报》(86篇)、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站(以下简称"BBC")(12篇)三家媒体自2015年3月12日至4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是“习李新政”实施初年,美国媒体对“习李新政”如何评价?美国媒体2013年涉华舆论有何新特点和新趋势?本文选取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具有影响力的26家美国媒体在2013年1月至11月期间的涉华报道300篇,通过内容分析和定性研究,对2013年美国媒体涉华舆论进行全面考察。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美国媒体涉华舆论主要呈现以下5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一份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性报纸,以及见证了美国报业发展历程的百年老报,《纽约时报》在报头的左侧印有它的办报格言:"刊载所有值得印刷的新闻(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而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最值得付之于纸上的无疑是高质量的深度报道,尤其是自主策划的深度报道,这也是目前已经很难在《纽约时报》等美国主流印刷媒体上找到浅尝辄止的日常新闻报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2月14日,非洲发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截至6月28日,非洲累计确诊病例近36万例,且保持着增长势头。疫情给中非合作以及中国在非形象带来较大挑战。非洲媒体涉华报道是了解非洲国家对中国认知的重要窗口。中国学界关于非洲涉华舆情的研究目前规模较小,关注范围也主要集中于部分英文媒体。本文选择塞内加尔主流媒体进行观察,有四个原因:  相似文献   

13.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010年的中国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样的第一印象?外国记者是如何描述中国形象的?涉华报道在国际舆论中占据什么位置?新华社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对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共同社、美国《纽约时报》、美国《新闻周刊》、英国《金融时报》等国际主流媒体1月份的涉华报道进行了综合分析,勾勒出境外媒体关注的涉华热点领域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传媒巨头之一,1927年成立的英国广播公司(BBC)从早期的广播起家,发展到如今广播、电视和网络三头并进的格局,构成为英国和英语国家最具代表性的媒体。1991年BBC电视台国际频道成立后,BBC国际新闻的报道更是成为世界众多以全球民众为受众的媒体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对外大传播》2008,(9):14-16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后,外国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达到顶点。据对Factiva数据库搜索统计,自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30家境外媒体涉及北京奥运会的英文报道除1天周末为400多篇,其余每天都超过600篇,最多的一天达到1000多篇。从总体上看,相比于之前对中国"施压"的舆论态势,奥运会开幕后外国媒体的报道相对客观。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8月18日发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闻,已取代社会、文化新闻的主角地位,成为了对外媒体的一个核心报道领域。这种转变,是为了把当前中国最具活力、也最具吸引力——迅猛发展的经济,展现给世界。从媒体自身的发展规律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各国之间最为紧密的往来已逐渐转移到经济领域。因而,对外期刊加强经济报道不仅有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利比里亚等一些西非国家因为受到埃博拉病毒的严重影响而获得世界普遍关注,许多国际性新闻媒体纷纷对疫情进行了报道和评论。在美国,以《纽约时报》为首的新闻媒体更是不遗余力地对这场疫情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报道及分析点评。《纽约时报》历史数据显示,仅在2014年之中,其对埃博拉疫情的新闻报道及局势评论竟逾500篇,供稿的重量级记者、专家、学者等接连亮相。《纽约时报》驻中西非新闻站还因为对埃博拉  相似文献   

18.
《纽约时报》创刊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纽约时报》一直积极关注中国,对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报道充满偏见。最近,记者对《纽约时报》驻京记者Jim Yardley(吉姆·雅德利)进行了专访,以了解《纽约时报》记者对中国的报道视角。  相似文献   

19.
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的一场大规模作战行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已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热点时刻。对比分析中国《人民日报》与美国《纽约时报》在过去40年里的相关报道后发现,中国媒体侧重于建构"英雄记忆",而美国媒体则侧重于渲染所谓"红色中国的扩张"。中国集体记忆建构策略是基于多变而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中国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考量;美国的建构策略则大多依据美国与中国的国家关系,并最终旨在建构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意识形态的主导性。美国媒体通过对国际议题的讨论,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争夺国际话语权。美国媒体的态度几乎不受中美两国关系的影响,对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也从未有过正面评价。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是党和人民最主要的舆论喉舌,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传播媒体之一。《人民日报》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一直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报,其发展经历也是新中国成长的写照。《人民日报》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颇有实力的大型报业集团,其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学界经常拿它与西方百年老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相提并论,它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