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颖  贺立佳 《对外大传播》2020,(5):20-21,27
重视民间对外传播的力量和渠道对我国当下的对外传播工作而言,尤为重要。其中,在华外国人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和视角等,在此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独特作用。在此次疫情中,许多在华外国人通过短视频记录和社交媒体传播的形式,①主动与世界分享中国的抗疫历程。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聚焦"凝聚在华外国人的力量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这一议题。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中国网注重灵活利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充分发挥多语种、多媒体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传播探索与实践,国际传播和舆论引导能力显著增强。在此过程中,中国网尝试制作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微视频栏目,其中,新闻时事英文短视频评论节目《中国3分钟》于2015年5月正式推出,英文名称为《China Mosaic》(中国马赛克),意为每个节目就像一块马赛克,积累到一定数量就能拼接并呈现给受众一个完整的中国形象。经过两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三家中央主流媒体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题报道方面,中央主流媒体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展现形式,其中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的传播效果较好,官方账号体系的集群效应逐渐显现。但同时,中央主流媒体针对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特点的有效策划存在不足,与海外受众也缺乏积极的互动。建议中央主流媒体在选题策划与传播内容方面争取做到“有软有硬”;重点改进短视频等报道形式;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平台;用好海外各类知华友华的意见领袖;升维账号体系,打造多元主体传播矩阵等。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4G、5G时代网络视听业的不断发展,移动短视频已成为新的行业主流。传统新闻资讯机构一直在尝试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将以往完整的信息拆解成简单明了、快速易懂的视频短新闻进行发布。1988年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北京周报社创办的《中国与非洲》杂志,是中国唯一专门面向非洲读者、以深度分析报道为主的评论性月刊。在融媒体时代,为拓展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中国与非洲》编辑部不断尝试,依托双语杂志,推出了创新类短视频节目,就中非热点时事议题以视频深度采访的方式进行报道,并在北京周报社两微一端账号、《中国与非洲》微博、海外社交媒体等多个平台  相似文献   

5.
当78岁的新华社与1岁的开心网“喜结连理”时,美国《华尔街日报》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国“官媒”的这一最新动向——称这次“一树梨花压海棠”式的“老少配”是中国官方媒体在新闻业务创新上的又一次尝试。在6月22日播发的《新华社试水开心网》一文中,《华尔街日报》对新华社成为中国目前最火的社交网站——开心网的首位机构用户进行了两方面的解读:第一,新华社的这一最新动作是中国“官媒”(主要还包括党报《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一系列“变脸”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兴媒介,社交媒体短视频不仅打破了跨越国界的地理空间界限,而且其碎片化、流动性、沉浸性等叙事特征使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具有更强的传播效果。近年来,从“公众到公众”的交流、对话、交往模式成为新公共外交的最新发展形态,多元化的主体参与、非制度化的行为主体、非官方化的宣传表达,更符合当下全球交往中的对话需求与连接想象。社交媒体短视频的对外传播正在朝向更注重身份认同、情感共鸣与价值共振迈进。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搭建的中国故事讲述空间中,用户参与不仅促成了信息的共通空间,用户的主体性认知也构成了有“共通价值”的媒介空间,从而更利于达到“不失语”“能对话”“可共情”的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了博客(Wordpress和Technocati)、掘客(Digg和Reddit)、微博(Twitter)、社交网站(Facebook)、视频例站(Youtube)、刚络沦坛(Topix)和公民例站(Nowpublic和CNNIreport)7种白媒体形态10种具体自媒体类型,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自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呈现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哦耶,十三五""要了解中国的下一步,你最好关注十三五、十三五、十三五……"2015年10月27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次日,这首描述中国怎样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英文音乐视频《十三五之歌》就在新华社推特(Twitter)、脸谱(Facebook)、优兔(Youtube)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首发。朗朗上口的  相似文献   

9.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率先抗击疫情,为世界各国赢得了两个月的时间。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携手抗疫,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但在西方少数发达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污名化中国现象沉渣泛起,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对于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的偏见,中国将如何应对?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报半年来在疫情报道中建构的中国形象,并针对其报道特点,探索未来中国外宣的话语对策。  相似文献   

10.
9月17日到25日,我作为《北京周报》和《中国与非洲》(隶属《北京周报》)的记者,参加了“感知中国”在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的采访活动。在非期间,与报社后方以及非洲分社密切配合,通过杂志、中英文网站、北京周报新浪官方微博和《中国与非洲》FACEBOOK社交媒体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多媒体、零时差、全方位、图文并茂的立体报道,为不同平台受众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世界关注中国、聚焦四川。统计显示,超过32个国家和地区的147家媒体入川采访,登记注册的记者人数多达800名,其中包括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纽约时报》、CNN、《朝日新闻》等世界著名媒体。这样大规模、突袭式的境外媒体聚集采访,在中国内地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以央视、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主的传统主流媒体为提升其国际影响力,纷纷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国外开办分支机构,同海外媒体进行合作交流。然而西方传统媒体长期把持国际话语权,已然形成了一个失衡且封闭的国际舆论生态环境,新兴国家若要通过传统媒体在国际舆论中争得一席之地,势必遭遇重重阻碍。而社交媒体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弥补传统外宣媒体的不足,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于淼 《对外大传播》2008,(12):13-14
初冬的一个上午,《对外传播》就韩国《中央日报》对中国关注的领域、2008年在华采访的感受等话题,专访了《中央日报》驻华特派记者站副站长张世政。  相似文献   

14.
《对外大传播》2003,(1):33-33
为推动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在中央外宣办和中国驻韩使馆的大力支持下,人民画报社和韩国启明社就以版权转让的形式合作出版《中国画报》韩版事宜进行了多轮磋商,于2002年11月签定了合作协议。《中国画报》韩版已于近日出版创刊,成为中国在韩国出版发行的首家官方刊物。  相似文献   

15.
周瑾 《对外大传播》2006,(10):63-63
2006年9月22日上午,在北京新大都饭店举行了《中国》杂志创刊一周年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的领导、从事独联体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俄罗斯、白俄罗斯驻华使馆的新闻和文化官员以及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商报》等媒体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正>《环球时报》英文版上海编辑部于今年4月制作了中英文双语短视频《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China is one of the saf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现象级传播效应。视频采用街头英文采访在华外国人的形式,请外国人结合自己的切身经验,对比中国和他们的祖国的安全程度。视频也不避讳就"在中国最危险的经历是什么"提问,请他们讲述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外视频报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年7月新华社CNC英语台开播3周年,人民网、《中国日报》和中新社等媒体也在不断加大对视频业务的投入。在这些传统新闻机构向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很多文字记者开始投身视频业务,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新华社CNC电视的创始人员便主要由文字记者转型而来。这些记者文字采编经验丰富,但是大多缺少视频专业训练,如何深入理解文字报道与视频报道的“视角”差异,避免进入经验“误区”,成为一项挑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中国社交媒体海外拓展不断实现突破,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业已进入海外拓展的创新引领阶段,为中国对外传播创造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交媒体海外拓展成为当下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试对中国社交媒体海外拓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其对中国对外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中国社交媒体海外拓展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4月30日,新华社推特、脸书、优兔账号同步播发动画《病毒往事:中美疫情对话》(以下简称《病毒往事》),以卡通动画展现"兵马俑"与"自由女神"围绕疫情的对话,揭示中国一边积极抗疫,一边不断预警,提醒美国防范新冠病毒,但美方先是傲慢地无视劝告,等到疫情失控又攻击中国以推卸责任。中方负责任的态度、行动和及时通报,与美方推诿、甩锅、歇斯底里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新华社国际部海外社交媒体采编室制作的这条动画短片,迅速走红推特、脸书、优兔、Reddit等各大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国有  相似文献   

20.
海外书情     
《对外大传播》2014,(7):64-64
正《中美草根博客实践:60位中国博客主与60位美国博客主的研究》GGrraassssrroooottss Blogging Practice in America and China:Studies on 60AAmmeerriiccaann and 60 Chinese Bloggers Fengjunli著德国高校学者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中国都市中的社交媒体一代:关于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成瘾的研究》Social Media Generation in Urban China:A Study of Social Media Use and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