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目标,河北省也在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进一步发展中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为更好促进河北省文化"走出去"工程的实施,应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重视双平台建设,同时突出文化创新与国际推广,并将投入与收益相结合,实施品牌延伸战略,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14年5月,总书记又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上再次提出"要重视公共外交,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014年11月,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要提升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  相似文献   

3.
<正>国际竞争中,国家形象塑造往往被视为维护和促进国家利益的有效工具。作为在多极世界中正在崛起的一极,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的中国对外形象,对当下的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需要指出的是,与我国当前的经济硬实力相比,在国际社会中所表现出的综合软实力稍显不足。按照约瑟夫·奈教授的观点,一国的软实力取决于诸如文化、国内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来,中国一系列内政外交方面的重大举措获得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西方主流媒体把习近平称为中共首个具有"全球视野"的领导人。正是从全球视野的宏观层面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对外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习近平的对外宣传思想从宏观上把握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性,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升国际影响力;从操作层面上强调把握传播规律,坚持"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的目标;夯实国内文化根基,培养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自信,主动引导国际舆论,积极把握国际话语权。习近平外宣思想结合当前国内外具体形势,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共历届领导人的外宣思想,对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14,(1):13-13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2月30日下午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他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本刊"重点话题"栏目拟以"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为主题,围绕智库建设、媒体传播等探讨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现状和路径,欢迎作者朋友踊跃投稿。投稿信箱:duiwaichuanbo@163.com,请在邮件主题注明"重点话题",截稿时间为2014年4月10日。  相似文献   

6.
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打造对外话语体系是提高国际传播力的源头,本刊邀请专家学者从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困境与路径、美国全球话语权策略对我国的启示以及驻外媒体如何争取国际新闻话语权等三个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但中国的软实力和话语权或者说中国对世界的看法、观念和思考,并没有成为世界的主流话语。这并非一个可以用"钱"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人"和"观念"的问题。这从我们对法国总统大选的报道,即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今年的法国总统大选成为世界全球化力量与反全球化力量的一次角斗,得到了全球、主要是西方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而中国的媒体却较少关注法国大选的世界意义,更多的是因为欧美媒体的关注而关注。中国媒体的编译式报道只能起到传声筒的作用,很难引起国际舆论的注意。而要增强中国媒体的舆论影响力,关键是新闻话题的选择,中国媒体应该从根本上、即从对外报道的理念上进行必要的修正。同时,要做好对外舆论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要形成一个正确的媒体战略,重新打造一个真正能够影响全球舆论的"媒体潜艇"。  相似文献   

8.
<正>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实力的硬性较量正在逐步让位于文化与文明的软性实力较量。~①在这种新的国际竞争态势下,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成为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对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主要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学术界、媒体界长期关注国外动态,乐于将国外先进经验与失败教训介绍至国内。但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纸媒的影响力被稀释,在舆论界开始出现对中国能力的过度溢美,以及对国际事务过于关注的"偏科"趋势。一是对中国发展现状的高估,二是对美国近况认识的分裂,三是对老牌强国的漠视,四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轻视。总之,近年来的中国对外传播似乎出现了一个误区,即过度重视对外讲述中国,而不重视对内介绍国外动态,尤其是他国仍值得中国学习的经验。近年来,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力度明显加大,但这并不等于要减弱对内介绍国外先进经验的故事。中国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时代,世界变化也处在新阶段,与十年前大不相同。新时代的中国需要更多深层的诠释,新阶段的世界也需要更多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外华文媒体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将其纳入"大外宣"的格局,与国内媒体共同构建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这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国家战略。从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到实地体验当代中国的"行走中国"活动,海外华媒以不同形式、不同视角展开与国内的沟通和交流,这一方面体现出我国政府对海外华媒的日益重视,另一方面也显现了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明确"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软实力,既是新时代对外出版业的神圣使命,也是新时代对外出版业的发展指向。一、新时代对外出版业要坚定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版作为文化的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以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为标志,国家软实力有了新的促进工具和抓手。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万多名外国留学人员在中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校学习。~①2019年,中国入境旅游1.45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9%。~②这些都显示了当今中国在全球的巨大吸引力。留学生与国际游客是文化软实力建设与传播的桥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探讨与考察"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成效,显得尤为重要。自美国学者约瑟夫·奈20世纪90年代提出"软实力"概念至今,经过大批学者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对外传播事业得到初步发展,改革开放后稳步推进,新世纪以来取得了跨越式进步。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对外传播70年,是媒介革新变化生动演绎的70年,也是对外传播观念与实践与时俱进的70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新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变迁与发展,可以发现我国对外传播事业从一开始的"单向宣传式"传播模式逐步转向"全方位主动式"国际传播格局。在新时代下,中国的对外传播应创新制度、保持自信、补齐短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新型对外传播平台,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     
<正>下面的4篇文章是北京大学课题组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增强中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深度研究"(14ZDA053)的部分研究成果。该项目是前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研究"(08ZD057)的延续和深化:课题组修订了《中华文化印象调查》调查问卷,问卷包括50多个问题,150多个测量点,内容除问及受访者人口统计特征外,就中华文化影响力,调查了受访者对中国的文化符号、文化产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多次发布理论阐释,为具体的对外传播工作提供了理论建构和方向指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强调,必须"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将对外传播工作提升到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高度。习近平对外传播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  相似文献   

16.
正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以文化为核心内涵的软实力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它包括三种力量,即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中英两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比较研究,对于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扩大对外传播、提升国家形象等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以及重要性软实力是英文"soft power"的中文译名,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  相似文献   

17.
西方发达国家领先中国的窗口期越来越短,打压中国的手段更为强硬,我国对外传播工作将会面临较大的阶段性困难。而国内民众价值观自信是对外传播中"中国价值"自信的基础。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是方式,"塑造中国价值"是目标,这一过程包含着一个经由"讲好中国故事"抵达"塑造中国价值"的逻辑。目前我们在有意识地打造进行对外传播的传媒艺术内容和作品中,存在突出的中国价值塑造困境:所塑造的中国价值是庞杂、散乱的,甚至是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塑造中国价值。面对这一困境,我们亟待厘定出在进行价值对外传播和输出中的"中国价值",这些"中国价值"数量不应太多,且要便于识记,既能够与人类共通价值联络,又不乏本土价值的特殊性。这些被筛选出的价值,应该通过传媒艺术等方式进行聚焦式、渗透式、高密度、高持续的对外传播。"大同""礼序""中和"三大价值可供我们在厘定"中国价值"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中国逐渐加大了对外文化传播的力度。在政府和传媒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对外传播的实力和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对外传播迅速发展不甚统一的是中国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客观和全面地对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做出了科学和准确判断,提出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本文基于十九大报告中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内容,提出了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行动纲领,从马克思主义、党的使命、小康社会和中国历史这四个维度来阐述"民生和社会治理"的本质,以期为我国社会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物质水平显著提升,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动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日益显现出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国产动画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