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要求,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专业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起指导作用。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自评价报告中发现的问题,结合2015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以"PDCA"循环理论为指导,详细介绍了本科生毕业要求达成度改进成果,制定了新的毕业要求及分解指标,明确各门课程对其指标点的支撑要求,实施持续跟踪改进,实现了安全工程专业对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评价改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石油钻采机械是石油类高校的专业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能很好达到毕业要求相关指标点的能力要求,课程组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标准,以OBE理念为核心,从教师工程能力、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方法几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对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本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杨余辉 《科技风》2023,(16):99-102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支撑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的核心课程。基于OBE理念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师范类专业教育认证标准、学校办学层次,设计与培养方案毕业要求对应的课程目标,同时融入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生态文明建设等教育内容,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大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内容重难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和课程目标、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确定了考核评价的六个方面内容及评价标准等,为教学活动开展和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认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周学勇 《大众科技》2021,23(6):91-93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抓手,是师范类专业毕业要求的有效支撑,也是师范类专业认证中考查的重点.文章以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的《常微分方程》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为例,探究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科学性强、简洁、明了,可以推广到其他师范类专业相关课程,为...  相似文献   

5.
王丽娟  叶华 《科技风》2023,(31):130-132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以学习产出为目标,通过教学质量评价,持续改进各教学环节。因此,构建合理的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是OBE教育理念的关键。文章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探讨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在电气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专业工程认证,分解课程目标,明确毕业要求;通过分析两者间的支撑关系,优化了基于OBE的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方法,细化了课程质量评价方法与教学持续改进方案,提出了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可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
孔俊超  郑祥  路玲 《科技风》2023,(22):88-90
基于OBE理念,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和课程自身特点,改变传统教学重教轻学的不足,构建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多学、学得如何为主线的教学及评价体系。以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度量化学生学习情况,突出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具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它也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对毕业要求达成度强支撑的课程教学环节。本文依据认证标准要求完善了我校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剖析了目前教学现状和不足,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和持续改进为目的,从严把选题关口、加强过程管理和改革考核方式三方面分析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我校石油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22)
《热力学基础》是汽车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本文采用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指标——目标达成度,对《热力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评价,初步探讨目标达成度对《热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影响,以便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对评价基本指标——目标达成度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晓煜 《西藏科技》2023,(3):41-44+48
产出导向教育指围绕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要求标准,建立闭环的面向产出的课程达成情况评价机制。文章将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学理念融入《离散数学》课程本科教学中,针对西藏民族大学教学实际,以培养学生缜密思考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为目的,精选教材强化知识点,明确离散数学各部分的课程目标及毕业要求指标点。从激发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课堂留白、随机抽检点评作业四个方面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出勤翻书结合慢翻书构建知识图谱开展合作学习方式,发现和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达成度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工程认证"和"卓越计划"的要求,从转变高校传统人才培养观念入手,对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体系、达成度计算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构建了适合"培养产出"的新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育高质量人才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李艳  霍婷婷  张庆 《科技风》2023,(32):94-96
通信原理课程涉及的概念及公式推导多,理论层次深,对教学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实现OBE教育理念,重新修订课程大纲,制定具体课程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过程考核与评价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实现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相互支撑,构建一套高效的教学方法体系,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专业认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蕊 《大众科技》2023,(4):125-129
随着工程教育认证的不断深入推进,课程达成情况评价的准确性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课程达成情况评价模型,以“工程经济学”课程为例,通过建立课程整体达成情况、分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三级评价体系,构建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将主观比例判断转化为科学合理的权重计算结果,以此指导教学实践并进行课程达成情况实例计算,适用度良好。该方法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测评,既能反映课程特色,又方便实用、准确有效,可为同类课程达成情况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柯洪昌  王慧  孔德刚 《科技风》2023,(4):110-112
为了支持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达成的需要,以学生学习产出为着眼点,结合课程的授课经验,分析了传统“移动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在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指导下,对“移动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就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了设计,为探索和实践基于OBE的课程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张健  辛红敏  聂金泉  李智 《科技风》2023,(3):118-120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域下,结合车辆工程毕业要求的实践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为例,根据OBE教育理念,重新设计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成绩评价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研究表明,该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该文基于结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探索开展“给水处理”课程“OBE+课程思政”建设。根据该课程支持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和确定的课程目标,设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方向和思政融入点,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形成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建立课程思政实现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6.
王颖 《科教文汇》2021,(11):107-108
随着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提出,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需要转变到以能力和素养为主体的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入“软件工程”课程建设中,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并进一步达成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指标。该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重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课程评价体系优化三个方面论述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举措,为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选的方案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21)
大力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认证工作的重要保证。本文以东北电力大学应用化学系为例,通过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和毕业生跟踪反馈及社会评价三方面阐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和应用,为同类型高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朱继元 《知识窗》2023,(3):105-107
文章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课程目标评价方式与评分标准、课程目标达成评价、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结果分析与持续改进等方面出发,建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课程达成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课程具体的改进方向与措施,促进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合理评价,以及教学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26)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高校主要定位,而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随着社会、行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人才培养方案也要不断更新。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按照毕业生调研、分析当前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流程,并融入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和"3+1"的培养模式,完善了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与支撑矩阵,为后续课程标准修订、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和持续改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17)
为更科学地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充分融合,针对生物技术专业特点,提出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修订教学大纲,提出思政要求;提出结构式、润物无声式和新闻式教学设计,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结合工程认证教学目标达成度,探索课程思政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