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理想化和现实化的关系问题,是贯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度里认识和处理好这一问题,无论是对社会主义革命,还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我国认识和处理好这一问题,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又要体现中国的国情和特色,注重在社会主义现实化问题上下功夫,求实效。  相似文献   

2.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部哲学史就是一部不断提出问题、反思问题、论辩问题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中,不能将许多结论当作定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将其视作发展着的学说,辨证地介绍给学生,并鼓励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促进其创造性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哲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问题——引探”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引探”教学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的提出一思考一讨论一解决一小结一应用一引申来展开和推进整个教学过程。在日常教学中,师生所涉及的问题具有类型多样的特点。从提出问题的环节上分,有以教师为主提出的问题和以学生为主提出的问题两种基本形式;按问题的本质分,有封闭性(良构)问题(以下称“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非良构)问题(以下称“开放性问题”)两种基本形式。在  相似文献   

4.
化学问题归根结底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化学物质有关量的问题,一是化学物质有关性质的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中,物质的化学性是本学科的本质问题,而化学物质有关量的问题是人们借助数学模型对化学有关知识和规律从量的角度加以认识和理解,当然,数学工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一首诗《每事问》:“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人和其它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思维,如果我们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三者分开考虑,发现问题就是发现可以去问、可以去想或可以去做的事情,提出问题是进一步明确发现的问题以及用适当的方式描述问题,有了问题自然需要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否则就无从谈起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意识是近几年在教育、心理学界新产生的一个术语,与问题发现和问题提出密切相关联。但是,对于其概念的内涵却不很明确。一、问题意识研究的现状最早提出“问题意识”一词的当属1995年姚本先的《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文。文中是这样界定问题意识的:“思维的问题性表现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会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很显然,这是一个循环定义,对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7.
“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为“问题意识”。基于问题的学习是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医学院首先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我试图在历史教学中通过“问题意识”培育,让学生用独特的历史学科视野、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问题情境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呈现问题的情境,即教师通过语言、教材或其他教学手段向学生提出有关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都有已知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另一种是发现问题的情境,即教师并不向学生呈现明确的问题,而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学生努力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有关现象、事实、实验或其他学习材料的感知,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学习活动是一种“智力探险”。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自然引入新课)问题:如图1在一场足球比赛中,  相似文献   

10.
问题是学生面临的新情境、新任务与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间的矛盾和不平衡。问题的出现会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渴求,这种渴求就是一种学习的动力,一种创新的因素。创新始于问题,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产生的。提出问题源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问题情景与培养问题意识的关系 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教学中创造一系列“慎悱点”通过设疑、启疑、探疑、释疑,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动脑动手抽象概括、归纳演绎、发散集中、验证判断,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因而创设问题情景的实质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而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使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历史性出场——“问题小说”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小说创作热,作为新文学运动早期的一个突出的文学现象,不应该从“文体”和“题材”的角度来理解,而应该看问题小说在处理“问题”与“小说”的关系上,在哪些方面超越了中国传统小说和近代小说。问题小说展示一种新的小说观,并初步确立了一种新的提问法则和提问的自主性,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林 《黑河教育》2013,(12):47-47
如何认识新课标倡导的“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和拓展”这一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情境”?对于这个话题,已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学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亦可称为是对该问题的一场辩论,下面结合在平时听课中整理的问题情境的片段,谈谈对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点认识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4.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数学思维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心智活动,数学思维总是指向于问题的变换,表现为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员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学生这个主体的参与状况如何。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一、转变观念事实上…  相似文献   

15.
郭红 《天津教育》2007,(9):48-4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广,如何让学生自然地投入到发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对每一位教师新的挑战。如何在新课改下开展“问题教学”呢? 一、引入问题——巧妙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导语是一堂课的起点,引入的问题应力争激发学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创设一些新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6.
浅谈问题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坚 《教育探索》2002,(11):27-27
一、思维、问题意识与创造性思维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成分,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关系的反映,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进行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概括性和间接性则是思维的主要特征。由于思维总是与问题联结在一起,而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所以,问题性也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思维的问题性表现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一、可以就一篇文章,通过问题设计铺设台阶的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语文研究性学习源于学习中的问题,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个问题,就会产生解决它的强烈愿望,就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和觉察到与该问题有关的各种信息。在问题设计上,我们既可以一文多题,也可以一文一题。比如在学习《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动怒的原因分析。大家围绕这个问题,结合课文,搜集材料,旁征博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研究,终于找到了如下几点原因:其一,孔子治国的理念是“礼义教化”,他曾为此而周游列国,身体力行,明知不…  相似文献   

18.
习得无助理论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得无助理论评介北京师范大学郭德俊,刘道云一、引言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是在处理大大小小的问题,一般说来,问题可分为两种:不可控的问题和可控的问题。在遇到可控的问题时,人们往往容易获得成功;在遇到不可控的问题时,就会受到挫拆和失...  相似文献   

19.
体育老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问题,不属于简单的个人群体问题,属于复杂的社会问题,作者运用历史和现实的观点去研究和分析问题的症结,并希望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一种解决症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问题的,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它已成为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和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一命题谈一些认识与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