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刊于2009年第12期、2010年第1期先后刊发了卢山《我当上了美国一流大学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著名家庭教育研究专家许锡文先生对卢山父亲卢业苗先生所著《金榜卢法》一书的评论《成才先成人成才有路径》。  相似文献   

2.
《北京日报》2007年3月5日理论版摘编了《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康香阁副主编采写的《著名哲学思想家庞朴先生访谈录》一文,原文10000多字,被摘编其中的文化专题2000多字,以标题《“我是文化的保守主义者”——庞朴先生访谈录》在《北京日报》理论版刊出。这是继《光明日报》(2005年5月11日第1版)、《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和《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等多家全国报刊摘编《邯郸学院学报》论文之后,我刊论文又一次被全国重要报刊摘编。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5期第25–26页以两个整版的篇幅,转摘了我刊康香阁编审在《邯郸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发表的《史学大家朱绍侯先生访谈录》一文。在学术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杂志  相似文献   

4.
周燕 《内蒙古教育》2005,(10):34-35
2005年《内蒙古教育》第3期上王从先生的《语文教育:应用与应试》与第7期上李化中先生的《语文教育的价值在于应用》这两篇文章,引发了我对语文教育价值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我是《文史知识》的老读者。先后拜读了伍翰仁先生的《说“倒过醮来了”》(《文史知识》1991年第12期)和魏连科先生的《也说“倒过醮来了”》、韩振飞先生的《“倒醮”应该是“倒醮”》(二文皆发表在《文史知识》1992年第11期上)。三位先生认真分析考证《金瓶梅》词语的治学态度令人敬佩,所谈知识也给我们很大教益。我是山东微山人,对书中的家乡话较为熟悉了解。“倒醮”(倒嚼)一词的比喻意义,三位已详解且正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1999年第3期发表了曹家标先生《〈藤野先生〉的中心意思是爱国主义思想吗?》。其文认为:“《藤野先生》一文中,统摄全篇的中心思想应该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深厚的怀念之情。”此后,《中学语文》2000年第1期又发表了张德勤先生的争鸣之作《〈藤野先生〉的中心应该  相似文献   

7.
傅彤 《语文新圃》2009,(5):26-27
我是一个喜欢鱼的人,可读了朱国良先生的《鱼的“精神”》(载《语文新圃》2009年第3期)一文后,对鱼的态度有了转变。  相似文献   

8.
2011年第1期《语文学习》捧在手,段学俭先生的《教语文,你幸福吗?》引起了我的注意,读着这一句“老师,你幸福吗?”一股暖流便在我心中回荡。  相似文献   

9.
读完西渡先生的文章《语文课需要文学思维》(《语文学习》2010年第2期),我想就“泉香而酒洌”一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读了《语文月刊》1993年第8期上傅勉之先生《柔石的“迂”是贬词还是褒词——与张文斌先生商榷鲁迅对“迂”的态度》一文(以下简称“商榷”),很高兴。高兴的是它激起了我旧话重提的兴趣。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十二年前,笔者在《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1—12期)上发表了拙作《<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札记》,其中有一节谈到柔石的“迂”。结论是:“鲁迅先生赞美柔石的‘迂’”。论据是:①鲁迅先生用“(柔石的)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暗示:“台州式的硬气、方孝孺的骨气”就是柔石的“迂”的第一个含义。②柔石在“碰  相似文献   

11.
几天前我应邀为优课竞赛做评委,老师上课的文章自选。巧合的是几位老师不约而同都选了杨绛先生的《老王》,但他们的读解我不敢苟同。在课堂上,竟有老师认同学生这样的理解:“从老王身上,我们学到了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回来查查资料,才知道大家对《老王》主题的讨论很热烈,《语文建设》2006年第9期、2007年第1期,《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8期  相似文献   

12.
1《大家》的主编李巍先生寄给我10本2000年第5期《大家》,托我赠给爱好文学的朋友。本人倒有些爱好文学的朋友,但由于自己供职于教学研究部门,就有了一份私心,想把这些刊物赠  相似文献   

13.
读刘庆云先生《读沈祖先生〈唐人七绝诗浅释〉杂记》(载《南师大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使我回忆起了20年前阅读沈先生《浅释》一书时所获得的种种愉悦。确如刘文所说:沈先生的这部著作“并非一般的通俗读物,而自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但是,我认为沈先生书中对一首诗的评  相似文献   

14.
《股市动态分析》第42期有一篇慕容辰先生的《耐心的力量》,恰好与我最近思考的一些事情暗合,所以特意写下这篇小品文,来简述我对耐心一词的理解,也算是对慕容先生有个唱和吧。经过几年的投资历练,特别是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不加思索”这一成语,好多人认为它用错了,是“不假思索”之误,如朱旗先生的《“不假思索”与“不加考虑”》(见《语文知识》1991年第8期)、《“不假思索”能作“不加思索”吗?》(见《语文月刊》1996年第5期)、朱兆功先生的《是“不假思索”,不是“不加思索”》(见《语文知识》1996年第12期)。  相似文献   

16.
《汉中师院学报》1993年第4期刊登的杨富华先生《论北魏初期的盖吴起义》一文,对我启发颇大。但其中的个别观点不敢苛同,特此略述。 杨先生认为盖吴起义“促使北魏走上了封建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语文报》2013年第14期第7版的《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一文这样写道:“甚至旷达的苏东坡.遁入桃园的五柳先生……”。刚读到这里时,我不禁心生疑惑:五柳先生何曾遁入桃园?细细一想,觉得此处“桃园”应为“桃源”。  相似文献   

18.
再论《说文》中的“教”字●王静我的《试论〈说文解字〉中的教育二字》一文(以下简称王文)在1995年《教育研究》第3期发表之后,该刊第12期登载了湖北秭归县何启贤先生的《也说教育二字》的文章。(以下简称《何说》)对于拙作,给予了过高的评价,说《王文》对...  相似文献   

19.
魏连科先生编的《汉书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79年版)给《汉书》和西汉史的研究带来很多方便,但也有些疏失,张如元先生有《〈汉书人名索引〉疏误考辨》(载《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1辑)、《〈汉书人名索引〉错误举例》(载《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二文有重叠之处),马斗全先生有《〈汉书人名索引〉订误十四则)(载《文献》1992年第1期),订正了《索引》的许多疏失。我在使用《索引》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读马先生的文章时,又发现有两则恐怕是马先生之误,在此分别提出来讨论。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究竟教什么?读了洪镇涛先生的《我的阅读教学主张》(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5期)后感触颇深,深感《语文教学与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