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祝进步     
在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谬印堂以漫画的形式来歌颂了国家蒸蒸日上的经济建设。漫画中,穿着崭新工作服的1954年劳动者骑在崭新的摩托车上.实现了与骑自行车的1953年劳动者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接力。作者还为画面上的两位人物设计了这样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1 中共“十五大”以来的几个全会会议名称时间主要内容十五届三中全会 1 998.1 0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五届四中全会 1 999.9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五届五中会全 2 0 0 0 .1 0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开始的。A 1 95 0年 B 1 95 1年 C 1 95 2年 D 1 95 3年(2 )在“一五”期间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重点发展的钢铁基地在省的 ;汽车制造业的基…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继续发挥农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是顺利实施“十五”计划的重要保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农业而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五章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重点讲了1953—1957年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后面的章节再也没有提到“五年计划”的问题。同学们知道1996—2000年为第九个五年计划。对此问题同学们多有疑问:不知“五年计划”是如何算的。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是依据苏联经验,由陈云、周恩来、李富春等负责,于1951年至1955年2月编制,1955年7月30  相似文献   

5.
从五月十九日至六月十日举行的全国文化教育工作会议,是有重要意义的。这次会议依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根据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中所规定的基本任务,根据文教工作过去两年中在“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下所取得的成绩和当前新情况所提出的要求,确定了今後一个时期内文化教育工作的新方针,即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有计划有重点地稳步发展,在地区分布上实行合理部署,对公私文教事业加以统筹安排。会议并根据这一方针,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又根据这些方针和政策修订了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中的文教事业部分,规定了实现这些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为甚麽这次会议所制定的文教工作总方针中,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这是因为当前文教工作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逐月上升——平稳支行——景气攀升——平稳运行航迹,国民经济运行出现诸多积极变化。“十五”计划第一年的改革和发展将在一个要的起点上开始,即: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列,市场经济新体制初步确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经形成。10 月9 日至11 日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这是指导我国在新世纪加速发展的伟大纲领。今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我国经济实现重大转机的一年。“十五”计划第一年将要在一个新起点上开始实施,分析今年…  相似文献   

7.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成功的计划。在编制和执行这个计划时,我们还没有多少经验,为什么能够得到巨大成功呢?阅读《陈云文选》第二卷,特别是阅读其中《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几点说明》一文,可以得出基本的答案。一、计划准备充分  相似文献   

8.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把发展作为主题。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是正确估量国际国内形势所做出的科学决断。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如果我国生产力发展得慢,不仅会拉大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还会在国际…  相似文献   

9.
一、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根据这一《建议》精神,国务院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2001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这次《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制定的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特色的?2.试分析《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要把调整产业结构与调整……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53年,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国民经济发展制定了远景目标和方向。在“五年计划”的鼓舞下,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时为宜兴县宜城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向全国小伙伴发出了开展红领巾“小五年计划”活动的倡议,支援参与社会主义伟大建设。宜兴市实验小学弘扬传统,充分利用“小五年规划”活动这个载体,建设“魅力小队”,向深度推进,向广度覆盖,向精度渗透,探索新时代少先队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鼓舞了全国的少年儿童。1955年国庆节,无锡宜兴市实验小学(时为宜兴县宜城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大队辅导员吴亚俊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祖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图片展”。宏大雄伟的规划蓝图和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深深地感染了队员们。参观中,他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讨论着五年计划。大家都渴望能为五年计划出一份力,让五年计划加快完成。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是我国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中央各部门正在积极拟定编制第十个五年计划。“五年计划”历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尤其是未来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实现第二步战略的关键时期。如何编制一个高水平的、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五年计划将倍受世人关注。本文拟就日本政府编制中长期经济计划时如何处理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中的地位作些分析,供国内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发展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改革和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4.
《四川教育》2000,(12):1-1
世纪之效,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时刻,党中央召开了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战略布局和重点任务,拉开了我国新世纪大发展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制定实施的五年计划可以分为“一五”、“二五———五五”、“六五———九五”三大类。在制定和实施五年计划中有六个最基本的原则应该坚持,即速度与效益相统一、部门规划与社会参与相统一、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统一、国民经济增长与社会协调发展相统一、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相统一,中期规划与长期规划相统一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后,党中央为了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结束倍受欺凌的历史,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在借鉴苏联工业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以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本着重评价“一五”计划在我国工业化进程加的历史地位。认为它的胜利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客观上促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并对其后的工业化进程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但不能藉此否定“一五”计划的历史作用,而应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工业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九五”计划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经验,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 进入新世纪,我国将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第三步战略目标:是到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 年)是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建议》强调指出:“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是制定“十五”计划、也是“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刘占山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做好明年中职招生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十五”期间要继续“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在研究制定“十五”教育发展计划时,切不可忽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全面理解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上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党中央明确提出:“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1991年4月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11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又重申了中共中央在《建议》中提出的教育方针。这样,党的教育方针,经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通过,就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