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师的教学离不开教材,因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提出了教学的目标.而教材所蕴含的真实意图隐藏于文本中,同时教材所呈现的知识秩序不一定适合课堂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或创新地使用.教师该如何挖掘教材真正的意图,以及如何重组、创新地使用教材等方面,本文从实际的教学案例给予阐释.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材,但教师的教学不能被教材所束缚。单一、机械地使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有些局限。教师通过认真解读教材,把握教材设计体系及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教学需求,创造性地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或是同一教材的单元设计,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深度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的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捷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材是开放性的,有弹性的,为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留有余地,为教师选择教材内容留有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针对这一要求,我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改革课堂教学,积累了点滴经验。一、科学地使用教材目前,走进新课程离不开课堂教学这块阵地。要将新课标中提出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我觉得教师要在教学中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灵活地使用教材,科学地设计教学程序。教材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在充分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英语课程标准》对教材的使用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在面对新课程、新课改、新理念的形势下,为了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结合课堂实际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应该逐步完成从教材的使用者向教材的研究者的转变。因此,笔者对高中英语的一堂课进行了教材的研究、整合重组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教学创新。以下是具体的教学步骤和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7.
戴斌 《考试周刊》2008,(10):57-58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改革强调以生为本,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着,如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在教材上下功夫
  教材是教育教学专家和名特优教师的集体智慧结晶,教材中知识点的确定、材料的选择、内容的编排方式都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往往是集知识性、教育性、人文性于一体。我们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从内容、顺序上吃透编者的教学意图和教育意图。要在教学中灵活使用教材,做好学生和编者的牵线人,力求还原教材编写的本意,深入感悟教材资源,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清楚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知识脉络,把握好各章节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教师才能收放自如,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这册教材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的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进一步体现了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领会本教材的编写意图,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呢?我们根据实验区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对教师所提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并一一给予解答,希望教师能从中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材是开放性的,有弹性的,为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留有余地,为教师选择教材内容留有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12.
"到哪座山头唱哪首歌"我喜欢用这句话来形容农村教师对初中数学教材的使用.每一套教材都设计得很完美,如果我们照本宣科地使用教材,那么教材并不能完全服务于不同类型的老师和学生的需要.教师只有在正确领悟编者意图,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融合自己的睿智,对教材进行必要的重组和删减,并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数学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41):98-9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灵活有效地使用教材成了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难题。笔者试从分析教师使用教材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几点在教学中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几点策略,对"教学的材料"进行重组整合、创造再生,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蓝雪敏 《小学生》2010,(1):16-16
有效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在充分读懂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合,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发展学生的能力。下面结合笔者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分数的再认识》的“一课多磨”,来谈谈如何在正确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有效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5.
正在小学教学中,如何用好教材并充分体现教材的育人功能,让教材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潜在价值,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还是不到位,造成教学效率不高等现象。因此,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三重境界:参透教材的编写意图,读懂教材;把握教材的创新特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材;理解教材所体现的课改理念,善于创生教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灵活创新地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所遇到的最大困境和挑战就是教学的费时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课改深化发展、切实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一、有效教学要善于认真解读教材目前课堂教学改革正步入理性的轨道,从追求形式变化到注重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目标,如何做到真实有效呢?我认为应首先从解读教材开始.解读教材不仅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和相关教参等进行个性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课程标准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途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结合.语文教师必须以教材为依托,挖掘包括教材在内的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拓宽、加深或重组,并敢于融人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对课程资源进行开放式的利用,以更好地保证和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最优化,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课后练习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材编者针对课文内容设置的能力训练系统,体现了教材编者的意图。但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对课后练习的处理比较主观随意,甚至忽视课后练习与教材的有机联系。显然,这种处理方式有悖编者意图,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那么,如何处理课后练习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教育的多功能性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确立"用教材教"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创造性、合理、高效地使用教材,来提升课堂效率.所以,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让学生易学;吃透教材编写意图,让学生乐学;延伸教材编写意图,让学生想学;变形教材编写意图,让学生善学.研究、思考和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有利于把握教学设计的方向,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1.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 ,是能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落实素质教育和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解决好这个问题 ,除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改进教学方法 ,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外 ,合理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 ,包括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当重组教学内容 ,同样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目前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过分强调教材的统一性 ,对教材的灵活性则重视不够 ,致使教师在教材使用方面的改革意识普遍较弱 ,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认识的深度不够 ,对教材的挖掘比较欠缺。因此 ,教师刻板照搬教材甚至照本宣科的现象比较普遍 ,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