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动能定理W=21mv22-21mv21,涉及“一个过程,两个状态”.即一个做功过程,初、末两个状态的动能.式中W为所有外力的总功.常见试题有以下几类.一、用动能定理解决一般动力学问题例1一个物体从高为h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恰好为0,则使该物体由这个斜面底端至少以多大的初速v上滑,才能到达斜面顶端.解析:设物体由斜面顶端滑下时滑动摩擦力做功为Wf,则物体由这个斜面底端滑到顶端时滑动摩擦力做功也为Wf.物体下滑时,由动能定理得:mgh+Wf=0-21mv02即Wf=-mgh-21mv02①物体以初速v上滑,刚好到斜面顶端,由动能定理得:-mgh+Wf=0…  相似文献   

2.
牛顿第二定律F =ma ,适用于单个质点的动力学问题 .利用该式解决两个或两个以上质点组成的系统动力学问题时 ,需要采用隔离法 ,使之转化为单个质点问题 ,这就必然要涉及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分析 ,并且所列方程的数目较多 ,求解过程较复杂 .若利用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系统的动力学问题 ,可以避开系统内力的分析讨论 ,使问题的解决变得简洁、明了 .1 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题 :质量分别为m1、m2的木块与木板叠放在水平桌面上 ,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 ,使得木块与木板分别以加速度a1、a2 运动 .如果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为Ff,试确定m1、m2 的加速…  相似文献   

3.
动量定理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重要规律,在涉及力、时间、速度的变化问题中,应优先考虑用动量定理求解.对于多过程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的问题,若巧妙选取整个过程或整个系统进行研究,会使求解过程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4.
物理科     
例一:有物自一足够长斜面匀减速上升,由A向B运动,AB长30米。此物在A点初速率为5米/秒,加速度的大小为0.4米/秒~2,求物体由A至B用多少时间?[评析]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初速度v_0=5米/秒,其方向为沿斜面向上,加速度为0.4米/秒~2,方向沿斜面向下,与v_0反向,若取v_0的方向为正向,则a的方向为负向。AB长30米,由A至B,位移沿斜面向上并为正向。将题目所给条件代入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_t=v_0+at,s=v_0t+(1/2)at~2。得30=5t-(1/2)×0.4at~2,解此式得t=15秒和t=10秒,这是因为当位移为30米时,t=10秒  相似文献   

5.
说到“物体运动到达最高点”,不少同学会不自觉地认为物体此时的速度v=0.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如此. 例1 如图1,一物体以初速度v0冲向光滑斜面AB(固定不动),并能沿斜面上升h高度到达C点.下列说法图1  相似文献   

6.
物理问答     
问题1.一质量m=10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当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去掉力F,物体刚好可运动到斜面顶端停下.设斜面倾角θ=  相似文献   

7.
正斜面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问题是高中力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力学部分常考的一类问题.本文就"物体-斜面体"系统中求解斜面体与地面间摩擦力的几种情况探析如下.1.物体在斜面体上静止或沿斜面体匀速下滑时,斜面体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图1例1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质量为m物体放在斜面体上恰能静止或匀速下滑,则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  相似文献   

8.
力学中的斜面问题复杂多变 ,综合性强。在高考中 ,常用斜面问题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求解斜面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求解一般力学问题的方法一样 ,关键在于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在教学中适当地把斜面问题分成几种类型 ,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 ,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本文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将斜面问题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 斜面和斜面上的物体均静止图 1例 1 :如图 1所示 ,位于斜面上的物块质量为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 ,处于静止状态 ,则斜面作用于物体的静摩擦力的 …  相似文献   

9.
如图 1、图 4所示的静止物体 m,不会因为力 F的增大而向木板的 B端运动 .若物体 m处在如图 2、图 5所示的斜面上时 ,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在什么范围内成立 ?例题 1 如图 2所示 ,物体 m置于斜面上 ,受水平力 F的作用且物体 m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是否存在θ角 ,当力 F为无穷大时 ,物体 m也无法沿斜面上滑 .解法一 将力 F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沿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方向进行分解 ,如图 3所示 ,有F∥ =Fcosθ,F⊥ =Fsinθ,G∥ =Gsinθ,G⊥ =Gcosθ.若要物体 m不上滑 ,必须有 F∥ ≤ G∥ μ( F⊥ G⊥ )成立 ,即Fcosθ≤ Gsinθ μ( Gcosθ Fsinθ) ,或 F( cosθ- μsinθ)≤G( sinθ μcosθ) .当 F→∞时 ,上式成立的条件为cosθ- μsinθ≤ 0 ,即 θ≥arctg 1μ.解法二 上述问题 ,若应用“理想化”方法 ,忽略次要因素 ,问题的解决更为简捷 .当 F足够大时 ,重力的作用可忽略 ,则结论成立的条件是Fcosθ≤μFsinθ,即θ≥ arctg 1μ.若取 μ=0 .3,1 ...  相似文献   

10.
一、结论的导出如图1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从倾角为θ的斜面图1顶端A处运动到底端B处,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斜面长为l,斜面在水平方向上投影BO长为s,则摩擦力做功为Wf1=-f1l=-μGcosθ·l=-μGs,同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从底端自由滑到顶端时,摩擦力所做的功也为-μGs.如果斜面倾角为θ=0°,即斜面变为水平面,当此物体由B点沿此水平面自由滑到O点,摩擦力做功为Wf2 =-f2 s=-μGs.结论 物体沿某一斜面自由滑动(运动方向不变) ,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沿着这段位移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上自由运动时摩擦力所做的功,皆为Wf=-μG…  相似文献   

11.
例1 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2.
F=ma适用于单质点的动力学问题,而在具体问题中,所研究对象往往是多个物体,若对每个物体进行隔离分析列式求解,则解题过程  相似文献   

13.
1求物体的位移例1如图1所示,物体在离斜面底端4m处由静止滑下,若动摩擦因数均为0.5,斜面倾角37°,斜面与平面间由一段圆弧连接,求物体能在水平面上滑行多远?  相似文献   

14.
贵刊 2 0 0 0年第 9期刊登了郑金老师“关于斜面上摩擦力做功的一个结论”一文 ,该文通过对在长直斜面上物体沿斜面下滑克服摩擦力做功的求解 ,推导得出了 :当物体只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作用沿斜面运动时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动摩擦因素、重力的大小和物体水平位移大小三者的乘积 .这一结论经过了严密推导 ,结论是正确的 .它确实为学生求解物体沿直斜面下滑克服摩擦力做功提供了一条思路 .然而 ,本人对作者后面未经慎重思考而得出的结论 :由推导过程易知 ,…… ,公式不仅适用于平面 ,而且在相对速度较小的情况下 ,还适用于曲面 (可用微元法化曲为直证明 )不敢苟同 .其一 ,不明白文中对结论适用于曲面的条件“相对速度较小”的依据是什么 ;其二 ,作者认为可用微元法化曲为直证明 ,其实作者在用微元法化曲为直证明的过程中 ,忽视了物体作曲线运动时由于方向在变化因而法向合力并不为零这一事实 ,即物体沿曲面下滑时 ,曲向对物体的正压力并不等于重力 (或所谓等效重力 )的法向分量 ,因而推论是错误的 .正确的结论是什么呢 ?下面作一分析 .如图 1所示 ,物体沿下凹曲面下滑 ,物块图 1在某一点的法向合力满足F法 =N-...  相似文献   

15.
例1如图1所示,物体在离斜面底端4m处由静止滑下,若动摩擦因数均为0.5,斜面倾角37°,斜面与平面间由一段圆弧连接,求物体能在水平面上滑行多远?  相似文献   

16.
一、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如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及时间等.(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力的大小和方向).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解题思路图解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不论求解那一类问题,求解加速度是解题的桥梁和纽带,是顺利求解的关键.二、整体法、隔离法1.整体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把所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方法称为整体法.采用整体法时不仅可以把几个物体作为整体,也可以把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采  相似文献   

17.
1.运动图象并不表示实际运动轨迹 例1如图1所示为一运动物体的位移一时间图象,若图中的曲线为圆弧的一部分,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相似文献   

18.
马云秀 《物理教师》2009,30(6):59-61
1课堂动态生成的根基 1.1资源之一——学生的差异 下面是在高三复习课上一个问题的讨论过程.问题: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如图1所示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则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是  相似文献   

19.
例1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滑到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速度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的斜面通常只是一个载体,而处于斜面上的物体才是真正的主体。由于斜面问题千变万化,既可以光滑,也可以粗糙;既可以固定,也可以运动,即使运动,也可能匀速或变速。而求解斜面问题,能否做好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尤其是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包括支持力和摩擦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根据斜面上物体受到的外力的不同分类进行了讨论,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