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澎湃新闻     
正澎湃新闻,口号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公布的第一个成果。澎湃新闻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主打时政新闻与思想分析,生产并聚合中文互联网世界中优质的时政思想类内容。同时,澎湃新闻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致力于新闻追问功能与新闻跟踪功能的实践。澎湃新闻有网页、Wap、App客户端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已经做出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14,(16):20-21
"澎湃"正式上线的第一天,微信公众账号"刺猬公社"采访了澎湃新闻的新闻发言人、产品总监孙翔。这是澎湃新闻对外最早、也较全面的"自我介绍"。或可让同行更多地感悟其探求的彼岸、澎湃的涛声。经"刺猬公社"授权,本刊择要刊发采访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4,(18):9-17
<正>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客户端全面上线。据媒体报道,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的一个重大战略项目,"澎湃新闻"被打造为国内聚合新闻与思想内容的最大平台之一,其历经半年筹备,是植根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将以最活跃的原创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为两翼,实现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致力于问答式新闻与新闻追踪功能的实践。据悉,"澎湃"项目的初期投资达3至4亿元,项目团队将会达到近400人。  相似文献   

4.
<正>7月22日,东方早报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网站正式宣布上线,东方早报社长兼澎湃项目CEO邱兵发表名为《我心澎湃如昨》发刊词。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公布的第一个成果。澎湃新闻口号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主打时政新闻与思想分析,生产并聚合中文互联网世界中优质的时政思  相似文献   

5.
赵宝泉 《传媒》2022,(3):41-44
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传播方式,这是一个技术"绑架"文明的时代.报纸转型突围的两个方向是:一是把自己变身一个新闻制作和传播机构,坚守新闻,不再坚守纸媒,全面转型新媒体,"澎湃新闻"是成功案例;二是由运营媒体到运营用户的转变,《快乐老人报》算是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是中国传媒领域发生结构性改变的一年。在新媒体挤压空间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如何应变,拓展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澎湃新闻"的出现让传统媒体隐约看到了一线曙光。"澎湃新闻"可以说是传统媒体华丽转身的一个特例,是上海报业集团斥资5亿美元打造的新媒体平台,主打时政新闻与思想分析。继"澎湃新闻"后,国内第二个政府投资的新媒体平台"前海传媒"在深圳诞生,"前海传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1月17日,澎湃2.0安卓版正式上线。自今年7月22日第一次正式推出,随着这个名为"澎湃新闻"的客户端澎湃起来的还有无数传统媒体人。作为重组后成立的上海报业集团的一项大动作,"澎湃新闻"无疑是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时代进行的一次尝试,被寄予厚望。同时,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一大批传统媒体正在媒体融合浪潮中摸索前进。2014年10月25日,《光明日报》的"融媒体"版推出,"融媒体"概念被提出,光明日报成立起  相似文献   

8.
陈明 《中国广播》2015,(4):49-51
"澎湃新闻"上线后迎来了短暂的"蜜月期","蜜月期"过后,质疑和挑战纷至沓来。半年过去了,澎湃新闻自身存在的三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包括:原创内容后劲不足、商业模式仍有待市场检验、新闻问答模式效果不明显。传统媒体是否真的缺少"互联网DNA",澎湃新闻的今后实践与走向仍然是业界观察的好样本。  相似文献   

9.
王洋 《声屏世界》2016,(4):53-54
这是一个正在变化的世界。任何一次机遇的到来,都将经历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此话出自马云。没错,我们所面临的媒体变革正如此。逃避无用,只有迎面上去才知风有多大。2014年7月,“澎湃新闻”成功上线,论证了传统纸媒进军网络新闻资讯市场的合理化途径。也有人会说,“澎湃”的成功不可复制。当然,面对这个全新的媒体环境,并没有公式和模板去教你如何转型,每个成功的新媒体产品都有其对路的方式,但并不妨碍我们从中找到改变的角度。“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我们一无所知,只好一点点学,比如从学习使用白板开始。”谈到“澎湃新闻”开创经历时,产品总监孙翔这样说。  相似文献   

10.
鲍丹禾 《传媒》2018,(8):40-43
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进行的第一个新媒体项目尝试,它的定位是"专注于时政与思想",一经推出,就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作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一次大踏步迈进,澎湃新闻的确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地方.为了适应新时代媒介传播的特点和受众需求,澎湃新闻从组织架构、新闻业务、运行流程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现场新闻"是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技术创新相结合的产品,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生产和传播的融合产品。2016年,新华社顺应新闻在线阅读趋势,率先转型在线生产,为6.2亿手机网民奉献出一款融合了大数据、无人机新闻、VR新闻的现场直播态全息产品,"现场新闻"不仅是信息展示端还是采集端,记者不仅告别纸和笔还告别了PC端。10月20日,在第四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发展大会的"现场新闻与新闻样式创新变革论坛"上,来自互联网和传媒产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纵论"现场新闻",大家一致认为新闻样式创新获得业界肯定、融合发展模式值得推广复制、产业发展前景占得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12.
沈荣 《青年记者》2016,(4):23-24
立志于成为法律界"澎湃"+"今日头条"的中国法治客户端,拼速度、拼深度、拼独家,已经在新闻界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品牌。15人、6个多月、3大4小7个主力客户端、110余万用户……人民法院报社联合奇虎360公司共同研发运营,"传统媒体+新媒体"、"互联网+诉讼事务+新闻"的深度融合,成就了中国法治客户端这样一个全新的产品。它是集法治新闻、法律咨询、法律工具和诉讼服务于一体的功能型、互动型、实用型客户端,其诞生标志着最高  相似文献   

13.
澎湃新闻客户端2014年7月正式上线,到2015年7月,这个从纸媒向移动端转型而来的客户端问世刚好1周年.1年的时间里,澎湃新闻客户端从零起步,下载量超千万,日活跃用户过百万.更重要的是,澎湃已成为社会各界观察中国政治新闻的移动人口,也是中国新闻人手机中必备的新闻客户端之一,走出了一条传统媒体向互联网转型的“澎湃之路”.  相似文献   

14.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听说"新闻哥",那么显然此前你错过了腾讯新闻客户端中最精彩的部分。在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上,"新闻哥"实现了传统编辑和互联网思维的有机结合。更为重要的是,在拥有巨大的粉丝团体之后,"新闻哥"还有着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这篇出自"新闻哥"主持人的经验总结,包含着"新闻哥"的"不传之秘"。  相似文献   

15.
澎湃新闻客户端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托《东方早报》的采编团队,打造的媒介融合典范之作。本文以澎湃新闻客户端社评栏目为例,分析新闻评论弱化的原因。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征,探究新闻评论边缘化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新闻组织如何理解并在"转型"中部署时间上的创新。运用时间性这个核心概念搭建的理论框架,结合澎湃新闻这一案例,研究发现:在渠道垄断被破除的情况下,数字化改造中的新闻组织不得不面对海量的新闻线索、游移的截稿时间,以及互联网行业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开销快速产制新闻的现状。锚定常规是在对标"互联网时间"过程中动态调整、消除不确定、试图重新固化上述周期节律及组织架构安排的创新行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传统媒体纷纷投身媒体融合的大潮,其中,澎湃新闻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传统媒体转型的差异化道路。澎湃新闻的成功让我们重新思考媒体融合的本质,本文阐述了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的组织运作以及内容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8.
林腾 《新闻实践》2014,(9):17-18
《澎湃》之浪来袭,给传媒业界带来一阵汹涌的新媒体气势。大家似乎认为以“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正携带着丰富的弹药转战移动互联网,并成功拿下了阵地。几波反腐报道下来,《澎湃》在圈内确实小有气候。在社交媒体越来越跻身主要传播渠道的今天,《澎湃》还是抓住了民众茶余饭后对时政需求的痛点,在反腐系列报道中,出自《澎湃》之手的新闻也经常在朋友圈中刷屏。  相似文献   

19.
左志新 《传媒》2019,(15):9-11
澎湃新闻2014年7月22日正式上线,作为国内第一个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全面转型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五年来,澎湃新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内容为王,实现了传播创新、技术创新和运营创新,整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近五年,正是我国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融合发展取得巨大成果的五年,也是传媒生态发生急剧变化的五年。  相似文献   

20.
专题新闻,通常是传统媒体遇有重大事件时,所采用的集群报道的形式,转移至互联网平台,就形成了专题新闻网页,可糅合多媒体表现方式的线性叙事或集合多篇新闻的专题版面并不能称其为融合新闻,本文透过澎湃新闻的"无锡高架桥垮塌"事件等国内外突发事件的专题报道,谈一下如何挖掘互联网技术潜力,把专题"报版"上网转变成真正的融合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