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一、方汉奇同志在他的《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写道:“《字林西报》停刊于一九五一年,先后出版一百零一年,……是在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一家外文报纸。”这个结论错了。据我所知,1845年在香港创刊的《德臣西报》(China Mail),直到1974年8月18日才停刊,历时一百二十九年。它寿终正寝时名叫《中国邮报》,是1967年才开始改用的。如果说,改了名就不算的话,《德臣西报》这个报名也沿用了一百二十二年,远比《字林西报》长二十一个年头。何况《中国邮报》本来就是《德臣西报》的英文直译而己,算不上改名。二、《孖剌报》与《德臣西报》不是一回事。有些材料在介绍香港《中国邮报》时说:“……先叫《孖剌报》,后叫《德臣西报》……”把《德臣西报》与《孖剌报》混为一谈。其实  相似文献   

2.
一、方汉奇同志在他的《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写道:“《字林西报》停刊于一九五一年,先后出版一百零一年,……是在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一家外文报纸。”这个结论错了。据我所知,1845年在香港创刊的《德臣西报》(China Mail),直到1974年8月18日才停刊,历时一百二十九年。它寿终正寝时名叫《中国邮报》,是1967年才开始改用的。如果说,改了名就不算的话,《德臣西报》这个报名  相似文献   

3.
早期香港报刊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影响极大,但目前内地各图书馆收藏的香港报刊很不齐全,属于19世纪的更为罕见,给报刊史研究带来诸多不便。笔者近年主要从事香港史研究,因工作需要,1985和1988年曾前后两次赴港进行学术访问,在香港大学孔安道纪念图书馆等藏书单位,查阅过《香港政府公报》、《中国之友与香港公报》、《德臣西报》  相似文献   

4.
瑞典首都斯德歌尔摩有一份《地铁报》,刊登醒目的短新闻和色彩丰富的图片。它的新闻短到有时只有一小段,甚至一小句。目前,《地铁报》不仅在瑞典的日发行量达 38万份,而且走俏欧洲。《地铁报》人士称,“这种快餐式报纸,是报业的出路”。受《地铁报》启示,笔者不禁联想起了“马拉松”与  相似文献   

5.
《鲁府秘方》四卷,《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医家类存目。提要百二十字,而未确之处有二。一、撰人未确。《提要》云:"明刘应泰编"。按:国家图书馆藏明红格钞本《新刊鲁府秘方》四卷,题:"鲁良医正臣刘应泰编辑,医官臣段炷校正,医生臣刘时务、臣王玺同校。"四库馆臣当即据此题为明刘应泰编。是本卷端题《新刊鲁府秘方》,而卷三尾题《新刊鲁府禁方》,知是书一名《鲁府禁方》。考《鲁府禁方》四  相似文献   

6.
报人张季鸾的新闻生涯长达三十年.其与友人合伙接办新记《大公报》以前那十五年(1911~1926)的早期经历,鲜有人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比如作为《民立报》的“学徒”,他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若干言行,各种著述一直语焉不详,甚至颇多不确.其典型者,大概莫如所谓发出中国新闻第一电.  相似文献   

7.
翻开新疆军区某团新闻干事程晓飞的三个剪辑本,他采写的5O0多篇散文、随笔、杂文、通讯、小说、报告文学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刊登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上。他的槁原与雪山拥抱》。《铁骑五分钟起死回升》等10多篇作品评为《北京经济信息报》、《人民军队报》优质稿;撰写的《绣球偏抛黑冠军》一文,获优明日报》现场短新闻竞赛二等奖;特写《开放的新疆》一文获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西睡边塞”征文一等奖。不久他以边塞军营生活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医兵死亡之海》即将出版发行,标志着他一个初中生,经过在部…  相似文献   

8.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①不同时期的新闻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关注的对象是以白话报刊为载体的晚清新闻语言.截至目前,学界对晚清白话报刊的研究主要涉及文学、史学、新闻学、语言学等角度.笔者选择五种报刊进行深入考察,分别为《杭州白话报》(1901-1903)、《中国白话报》(1903-1904)、《安徽俗话报》(1904-1905)、《京话日报》(1904-1905)、《第一晋话报》(1905-1906),总字数为300万字.笔者希望通过对其新闻语言特点的分析,促进晚清白话报刊的研究,力图对这一过渡时期的新闻语言面貌有更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恽逸群同志(1904—1978),江苏武进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他从三十年代起先后在上海、香港等地的新声通讯社、《立报》、《生活日报》、《译报》、《导报》、国际新闻社香港分社任职.抗日战争胜利,进入解放区后又在新华社华东总分社、《大众日报》、《新民主报》担任领导职务.建国以后,担任《解放日报》总编辑、华东新闻学院院长、复旦大学新闻系系主任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新闻政论写作,笔锋犀利、见解卓越;同时,潜心于新闻学的研究和新闻教育工作,著有《新闻学讲话》一书(1947年7月冀中新华书店出版).这个《讲话》是一本仅三万余字的小册子.在当时  相似文献   

10.
我是《常州日报》的通讯员,又是特约评报员。最近,围绕着怎样搞好市、县报的新闻改革,在家乡农村——漂阳县前马乡西芮村召开了一次农民、教师评论《常州日报》座谈会。现将发言整理如下: 芮平洲(前马乡西芮村会计):我们村上连小学在内,订  相似文献   

11.
专业类(50种) 1.《新闻文存》,徐宝璜等,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 简介:中国新闻学经典多收录其中,包括1919年问世的新闻学开山之作——徐宝璜的《新闻学》.当代新闻学著述以《甘惜分自选集》为典范. 2.《范长江新闻文集》,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简介:以范长江命名的新闻奖,是中国记者的最高荣誉.读读他的新闻作品,特别是《中国的西北角》就明白了.参阅邹韬奋《经历》、陶菊隐《记者生活30年》、萧乾《人生采访》、徐铸成《报海旧闻》等.  相似文献   

12.
戴廷先生是1954年开始记者生涯的,曾供职于“德国之声”电台,领导过原东德第一家私有的新闻单位,又是德国报纸出版商协会的负责人.两德统一后,出任《奥德报》社长.该报的前身是东德社会民主党机关报《新德意志报》,1989年变成私营企业,脱离了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刊中刊     
报纸怎样才能办得吸引人? 《中国报刊报》今年第211期报道:《人民海军》报辑编部5月下旬召集特约记者专题讨论了新闻可读性问题。认为增强报纸可读性,有10条途径可以遵  相似文献   

14.
办好新闻内参是新闻媒 体开展舆论监督的一种主要 方式,它具有公开批评报道 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 此,从中央到地方(包括各 部、委、办、局)的各级新闻单 位都注重办好自己的新闻内 参。《中国水运报》也不例外, 自1984年(原名《中国河运 报》创办起,就非常注重发挥 新闻内参的作用,并为水运 行业解决了大量的重点、热 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被水运 界广大干部职工誉为“不公 开的新闻载体”。如今,《中国 水运报》内参已日趋成熟,发 展成为与报纸并重的载体, 其内参数量与质量排在同类 报纸的前列。16年来,《中国 水…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是一位业余写作爱好者,通过1992年四十来块“豆腐干”在《鄂西报》和《鄂西科技报》上刊出,才有缘阅读《新闻前哨》。1993年第一期春季号到手,我就爱不释手,从头至尾,一丝不苟看了一遍又看二遍,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新闻前哨》确是我的好老师,好朋友。 此后,我都很认真地读这本刊物。特别是刊物上的《业务研讨》、《新闻随笔》、《通讯员生活》等栏目对我帮助更大。去年夏季号上刊登的《计划生育要抓住农村这个“大头”》和《办好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历史、文学之间存在天然的血缘关系.悉心耙梳烟波浩渺的历史文献和卷帙浩繁的文学典籍,活灵活现着曾经的新闻和现在的历史,而借助传播,它们都有了长久的生命.历史的当代演绎新闻业内流传着这样的观点:昨日的历史是其时之新闻,今天的新闻将成为明日之历史.关于新闻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学界共识度极高.1898年,谭嗣同在《湘报·后序下》中说:“新会梁氏,有君史民史之说,报纸即民史也.”①唐才常在《史学略论》中说:“泰西不立史馆,盖报馆即其史馆也……盖今日之报章,即异日之史料.”②李大钊在《报与史》一文中认为:“报的性质,与记录的历史,尤其接近,由或言之,亦可以说‘报是现在的史,史是过去的报’.”③新闻史家方汉奇认为:“报纸与历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历史所记述的,往往就是当时报纸上的新闻.报纸上的新闻,过了一段时期以后,又会衍变为被后人记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一张报纸面向市场,需要能清楚回答五个问题: 一、卖什么 卖什么,就是一张报纸的主打内容是什么,规范的说法是内容定位,形象的说法是"报魂",人无魂则死,报无魂亦亡,一张报纸必须有灵魂、有统帅,比如《书刊报》的"报魂"就是旧闻.细讲就是"不做新闻做旧闻"为特色,"把旧闻做成新闻"是追求等等.  相似文献   

18.
《新闻知识》是我的启蒙老师,她把我引进新闻大门。我叫崔峰,是个农民,也是个新闻爱好者,种地之余,总想写点东西投给县广播站.但由于不懂新闻知识,写的稿大部分进了废纸篓。1984年秋,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新闻知识》,一读之下,如获至宝,当即订了《新闻知识》,废寝忘食地边学习、边写作,终于我的处女作《真想写稿并不难》,在1985年9月号《新闻知识》上发表。从此,我便与《新闻知识》结下不解之缘,形影不离,年年都订《新闻知识》。投稿面扩大到《陕农报》、《通讯员报》、《老军报》、《农家信使》等报刊,单是1989年1—10月在《陕农报》、《陕西地方志通讯》发表新闻稿就有14篇。  相似文献   

19.
7月17日,《新闻三昧》编辑部在《西单商场报》社召开在京特约编委会议,研究如何使刊物更上一层楼,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出席会议的有《首钢报》、《北京铁道报》、《燕山油化报》、《中国铁道建筑报》、《石油物探报》、《建设者报》、《西单商场报》、《北京公交报》等企业报的领导和《新闻三昧》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中国企业报协会秘书长叶世忠首先向到会同志介绍了《新闻三昧》新主编张淑华。张淑华就如何  相似文献   

20.
报林丑蝙蝠     
天天看报.又在报社干了十多年,如今要我对报纸下个精确的定义,倒也犯难,只好向《辞海》讨教.它提供的答案是: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出版物。”这句话,大抵是八九不离十,报纸上虽有称之为“报屁股”的副刊,登一些文艺、理论文章,但就其多数版面来说,还是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由于报纸离不开新闻,所以不少人又称它为新闻纸。报纸如果只登少量甚至根本不登新闻,那就有点儿不务正业了.然而这类叫人摇头的事情早已有过。1897年11月1日,上海《字林沪报》就创办了一张称“报”而不登新闻的报纸,名曰《消闲报》,其一、二版专载杜撰新闻和文艺作品,前者既是“杜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