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它往往是通过反复读题完成的。读题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分析、理解、判断、归纳的思维过程。教学中,应教给学生一些方法,逐步培养他们做到“三读”和“十转化”。“三读”是指初读、精读和复读。初读,就是了解性读题,主要弄清题中的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精读,就是理解性读题,关键在于弄清条件、问题的关系及实际意义。具体地说,就是做“十转化”的工作。复读,即检查性读题,即在列式、解答后再复读验证,看看是否符合题意。“十转化”是按照题目的结构特点,解题思路或必要条件,把题意作适当的“动态”处理后再读  相似文献   

2.
审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首要环节,而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准确地复述出题意,则是审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在复述应用题题意时往往只把题目重读一遍,虽然准确,却并非都真正理解了题意。如何帮助学生逐步做到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呢?下面我谈点看法,以供参考。一、抓好读题认真读题是复述题意的基础。首先读题要从最初的由教师领读、大声朗读尽快过渡到学生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因为大声朗读、齐声读不利于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其次要教给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其次要教  相似文献   

3.
正确读题——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注意训练儿童有良好的读题习惯。做到有停有顿,速度适中,边读边想。一定要让儿童在读题的同时领会题意。大家把这种读法叫“意念”。准确读式——当学生稍具一些数学术语和文字题的基础后,对学生阅读式题的要求应及时提高。  相似文献   

4.
读题是学生对题目意思进行理解,只有做到正确读题,才能真正理解题意,进行高效解题。数学题目变化多样,十分考验学生的读题理解能力。学生运用勾画法和创建链接法,能够实现从基本了解题意到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题,提高解题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审题是基础,应用题教学必须在审题上下功夫。由此可见审题的重要性。那么,应该如何“下功夫”呢?   充分读题、养成自觉弄清题意的习惯。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它关系到审题的质量。一年级时,主要由教师范读,学生跟着学读,然后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读题(默读)。在应用题审题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三读。初读:要求要懂得题中的每个字词的读音及意思,了解应用题的内容情节,弄清题意;复读:收集信息,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读:明确条件和问题分别表示什么“量”。如“生产小组要加工 78…  相似文献   

6.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要突破这个难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审题就是市清题意,其一是弄清题目内容的事理,其二是理解题目涉及的数量关系。学生在解应用题时,审题往往是“走过场”,没有做到“认真”和“审”的要求。所以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较差,甚至看见稍复杂的应用题就不知所措,无从着手。对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认真读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依据,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我对学生审题的要求是:读题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通顺;先看有无不认识的字,有无不理解的词,有无…  相似文献   

7.
有些数学教师经常感叹学生太粗心,如:某某学生做错或不会做的题目,只要教师一读题,他马上恍然大悟,知道应该怎样做了。究其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一点是缺少理解题意的科学方法。有时表面上看学生好像读懂了题目,但读懂题目并不等于真正理解了题意。我认为,在学生读题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题意,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题意,正确解题。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坚持让“说”走进数学课堂。一、通过“说”引导学生归纳数学法则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所以,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  相似文献   

8.
《春晓》一诗系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所作,教学时我做到认真把握古诗教学的特点,突出一个“读”字,并且加强词句训练,重点理解其意境。读题,理解其题意。揭题时教师应坚持做到言简意赅,“一箭中的”,不拖泥带水。古诗词中往往一个汉字代表着现代汉语一个多音节的词语,为使学生在查字典自学中不出差错,我便把古诗的一些特点,事先向学生交代。朗读课文。古诗教学,要做到反复吟诵,在吟诵中领略其含义。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步骤:(1)初读。组织学生根据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在初读中要求学生要认真,不厌其烦,多读几遍,使之深…  相似文献   

9.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答问题的准确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审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培养:一、读"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认真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读题中,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培养学生,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要长期课持训练,经过  相似文献   

10.
读即平常我们所说的审题。在教学中,常会发现有些学生审题时不细心,见“和”、“共”就加,见“多”、“还剩”就减,结果造成错误。还有些学生草草读一遍题目,不动脑子思考就问老师。认真的读教材和细心的审题是理解教学内容和正确解题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审题时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要边读边想,找出关键词、句,反复理解;找出已知和所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讲清题意。这时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和质疑,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提高学生“读”和理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但在解题中,常有不少小学生因未审题或不会审题而“南辕北辙”,解答错误.所以,在解题教学中,需加强审题训练,教给学生方法,使之程序化、规范化,逐步养成习惯,提高解题能力.具体地,应做到“读”、“想”、“作”“明”、“找”五个字.一、“读”——读题.审题就是要审查、了解题意,那就必须先认真地、仔细  相似文献   

12.
应用题条件和问题千变万化,解答方法也多种多样,学生往往思维受阻,甚至无从下手。怎样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唱好”应用题教学的“五步曲”──审题、分析、计算、验算、总结。一、审题是基础学生理解了应用题的题意,就为正确解答应用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理解题意首先是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用“读”、“画”、“复述”三个步骤审好题意。读。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认真读题,低年级要求教师范读、带读,最后能自己读。读题的目的是弄清应用题讲一件什么事,每句话表达的意思,熟悉理解应用题的具体内容。画…  相似文献   

13.
《基础训练8》从训练的内容来看,虽然大部分是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但这些仍是学生容易混淆或较难弄懂的。因此,通过反复训练,着眼于启迪学生自能学习,引导学生把握要领,教给学生解决难点的方法,使之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指导读题,明确题意指导读题,明确题意是上好低年级基础训练的第一步。因此,我们在进行每一题训练前,都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明确这几道题先让我们做什么,再让我们做什么,最后让我们做什么。二、运用迁移,指导学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14.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用在数学教学中也同样有意义。要解决数学问题首先要审题,而读题则是审题的第一个步骤。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确目的要求,才能确定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读题的教学。在解答文字题时,读题必须准确,不能添字或漏字,关键字、词要读重音。例如“用1.6与0.4的和减去它们的差去除0.5,商是多少?”在读题时,“除”不能读成“除以”,题中的“和”、“差”应该读重音。应用题的读题有“三读”。一是初读,即了解性读题。通过初读,了解题目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已知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尚处在培养初期的二年级学生而言,培养他们认真读题特别重要。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地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建议审题时做到以下几点:一、认真读题,看清题意做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  相似文献   

16.
审题,就是读懂题目,弄清题意.审题是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学生如果不认真审题,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解题思路.要使审题真正成为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阅读理解能力.从低年级开始,要加强读题指导,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一个字,不破句读,还要注意标点符号.对一些关键性的名词、术语,要结合题目让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通过读题弄清题目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有些什么联系等.  相似文献   

17.
政治小评论题一般是给出情景材料 ,要求学生根据情景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论。重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准确性、综合性和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主 ,答题具有不惟一性、开放性的特点。指导学生解答政治小评论题 ,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去做。一、认真审题 ,弄准题意和要求认真审题 ,弄准题意和要求是解题的前提条件。学生要解答好小评论题 ,首先就是要读懂题目以及题中所给的情景材料。只有认真审题 ,弄准题意和要求 ,学生才能根据情景材料运用教材中所学知识准确进行评论。因此 ,审题要慢要细 ,要反复读题 ,认真思考 ,做到审准题意再下笔。为了…  相似文献   

18.
政政科高考为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不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大量使用了材料题,大大增加了考试中的阅读量,有的文字材料晦涩难懂(如92年第39题),有的仅一题文字材料就近千字(如94年第40题).很多同学因为阅读速度慢,理解题意出现偏差而失分落第.因此引导和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能力,掌握读题技巧.对于提高高考成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笔者认为,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1.“三到”.读题时要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各个器官的积极性,做到口到、眼到、心到.在这“三到”中,“心到”是至关重要.2.精泛结合.题目至少要读二至三遍,首先要泛读,即粗略地读一遍,大体上了解全题意思,为精读打个基础,然后进行精读,即对题目逐字逐句地读,以弄清题目的确切内涵和要求.对于材料较多的论述题最好要象语文中概括段意那样,将各个材料所反映的政治、经济现象归纳概括,然后列个提纲,以便揭示各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可为回答题目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有些数学教师经常感叹学生太粗心,如:某某学生做错或不会做的题目,只要教师一读题。他马上恍然大悟,知道应该怎样做了。究其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一点是缺少理解题意的科学方法。有时表面上看学生好像读懂了题目,但读懂题目并不等于真正理解了题意。我认为,在学生读题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题意,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题意.正确解题。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坚持让“说”走进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0.
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有时同学们拿着题目来问我 ,我只要把题目读一遍 ,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他们怎么解答 ,他们就笑着说“会了”。原来 ,我读题时 ,注意把关键字词读得很重 ,又拖得很长 ,突出了题目的中心。可见 ,读题对指导学生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不读题就做题的学生是很少的 ,但同样读题 ,有的学生只是走马看花 ,根本没有理解题意 ,有的学生只读开头 ,不等读完 ,凭自己的想象便胡乱做起题来 ,结果这些学生往往都做错了 ,因此 ,审题中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读题。我在教学中 ,要求学生做到三读 :一读 ,知其梗概。这是了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