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北京日报在新闻摄影报道上有不少改观,摄影记者拍摄了一批新闻性强、有特色的新闻照片,一些摄影作品在北京市和全国获奖;编辑在新闻照片的版面安排上冲破了一些旧框框,用通栏大照片作头条。甚至在一版出画刊,在“全国报纸第一版运用新闻照片好版面评比”中获一等奖;第十一届亚运会报道,进一步打破常规,编报以新闻照片为中心,出版彩色照片专刊,给人面目一新之感,版面编辑获“全国亚运会优秀新闻作品”特别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北京日报编委会领导,特别是总编辑刘虎山重视新闻摄影工作,不断挖掘新闻摄影潜力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各报新闻摄影报道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一些报社摄影记者青黄不接,忽略摄影的专业性;二是在分配制度上歧视摄影记者;三是报社各部门协同作战功能不能发挥,在报纸版面运用新闻照片以及怎样保护摄影记者的积极性方面时常撞车;四是一些报社没有专职图片编辑,在选择照片时缺乏优秀的裁判员。因此,要使报纸的新闻摄影工作再上新台阶,使报纸更具竞争力,必须在  相似文献   

3.
王伟  房宝树 《新闻传播》2005,(11):68-68
“如今的媒体已经进入一个读图时代,人们喜欢看电视活动的画面,看报纸第一眼进入视线的是生动的新闻照片。所以一张报纸没有好的新闻照片就会失去很多读者,就会失去竞争力。”这是鹤岗日报社社长杜广成说的一番话。鹤岗日报社十分重视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作用,要求摄影记者多深入现场,多下功夫,多拍好照片:要求编辑们要重视图片新闻,好照片要上头题,要给大版面。  相似文献   

4.
时下,在多种杂志的封面上,常常刊登大美人像,报纸上特别是副刊类的版面上也是女明星们常常光顾的地方,似乎只有这样的报刊才能进入市场。 一些报纸的编辑过分强调新闻摄影的美感,而把照片作为美化版面、活跃版面的手段,要求摄影记者多提供“赏心悦目”的照片,拍摄时人物要漂亮,构图要完整,线条要优美,影调要丰富,导致一些报刊的新闻摄影报道走进了唯美的误区。有些内容平平但构图漂亮、有视觉美感的新闻图片往往会得到报刊编辑的青睐,而一些尽管新闻性强、立意深刻的图片,由于形式美感略嫌不足,常被编辑“枪毙”。报刊编辑自…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是摄影记者或新闻摄影爱好者用照相机对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图片报道。人们平时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用语言文字记载的,另一类则是以照片形式出现的。改革开放以来,新闻照片彻底摆脱了左的思想的束缚,恢复了其真实的面目,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爱。新闻照片在报纸上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成为报纸的主角之一。  相似文献   

6.
8月16日,本刊召开了部分新闻单位的青年摄影记者座谈会,会就如何提高青年摄影记者的思想、业务素质及本市日前的新闻摄影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探讨了今后进一步加强同行间的学术交流的途径。《中国城市导报》摄影记者雍和认为:就读者来讲,文字与图片相比较,照片刺激大,读报时,首先抢先的是标题与图片。摄影记者应该一丝不苟地拍摄好的新闻照片,再由编辑精心编排版面,使之达到更好的报道效果。现在有的新闻照片是摆好架子拍摄,这种照片读者不欢迎,作为新闻记者从内心深处也是不愿意多拍这类刻板、虚假照片的,可是,实际上许多记者又都乐于去拍这类照片,因为拍这类照片拍起来便当,不用担风险。  相似文献   

7.
新闻照片在报刊上占什么地位? 当今读者是如何看待新闻照片的? 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报刊在激烈竞争的局面中该如何利用新闻照片的优势,充分发挥它的功能? 谈及新闻照片的地位和运用,1979年就有一位美国记者说过一句颇为流行的话:“全世界的总编辑都是重文字,轻摄影。” 现在看来,这种状况在世界上已经发生了改变。报纸,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之一,已经变得越来越形象化。新闻要形象化,是社会发展的反映,是读者心态的反映。外国报纸的编辑先生迎接了这个挑战:加大新闻照片的刊载量! 据有关资料表明,一些外国报纸文字和照片所占版面的比例已达到2:1,有时照片的篇幅大大超过相同内容的文字新闻。 现在,国际上不接受世界大通讯社播发照片的报纸以及自己没有强大摄影记者队伍这种  相似文献   

8.
首都几家报纸的摄影记者诉苦: “我们报社总编室的同志(包括有的总编辑),要求报纸新闻照片直接配合文字消息刊用。”“他们认为报纸上的新闻照片只能起填空白、美化版面的作用。在设计版面时,先把消息、通讯等文字稿件作了周密安排,最后看到那里有空白天窗,再安排照片。”“有的编辑告诉摄影记者,版面已经定了,要求拍摄一张横幅的照片。”如此等等,要摄影记者去“按图索骥”。如果这些都是事实的话,请问这几家报纸  相似文献   

9.
新闻摄影是记者在新闻现场以照相机瞬间记录的方式反映新闻事件,也就是说,摄影记者是通过照片上的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只有善于从纷繁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攫取最有新闻价值的瞬间形象,才能拍出真实、生动、感人的新闻照片。 新闻摄影同属新闻范畴,与文字报道一样,同样需要具备新闻“五要素”。新闻照片是用图片形式进行报道的一种手段,已成为报纸版面上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常有生花妙笔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题材用照片报道要比文字报道效果好得多,它毕竟是以真实的形象,浓郁的现场气氛,真情实感地记录了刚刚发生的一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容易让人信服。我在实践中经历的一件事,至今记忆  相似文献   

10.
周立新 《新闻前哨》2003,(11):54-55
当前,新闻摄影报道的时效性得到了提高,摄影记者的发稿量增多了,但“告之以事”的新闻照片也充斥了报纸版面。比如,在我们的报纸上,车祸、火灾的新闻照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一些大同小异的、简单死板的表现手法,只能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件,而它所反映的新闻事件的内在特征和意义显得单薄、无力。  相似文献   

11.
首都几家报纸的摄影记者诉苦:“我们报社总编室的同志(包括有的总编辑),要求报纸新闻照片直接配合文字消息刊用。”“他们认为报纸上的新闻照片只能起填空白、美化版面的作用。在设计版面时,先把消息、通讯等文字稿件作了周密安排,最后看到那里有空白天窗,再安排照片。”“有的编辑告诉摄影记者,版面已经定了,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新闻摄影在报纸宣传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报纸编辑甚至总编们的关注。它在报刊上已展示出其它新闻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新闻照片的“忠实性”,再现了新闻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强化了新闻的真实性,可信性,可极大地提高报纸信誉,获得读者;其二,新闻照片不仅可以独立传递新闻,还可以美化版面,以满足读者“直观性”的审美要求。翻阅一下国内一些新闻报刊,尤其是地市一级报纸,从中可以看出,编辑在选择照片时,存在着两种  相似文献   

13.
新闻照片过去在报纸上一直是配角。伴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报纸上的新闻图片开始摆脱只是作为"美化版面"的从属地位,成为新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广大摄影记者来说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新闻照片也从量的扩张开始发展到质的提升上,版面"饥渴"的是高质量的图片,是新闻性和震撼力极强的图片。图片现已作为一张报纸的"眼睛"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尽管新闻摄影被专家们认为是与文字新闻同样重要的“两翼”之一,但实际上,就新闻照片在报纸上的运用情况来看,还有相当的差距。究其原因,除了部分报社老总、版面编辑的观念和认识亟待转变和改进以外,摄影记者自身的素质和学养更应该不断加强和提高,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新闻照片本身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国,大凡跟得上时代的报纸、杂志,都感到新闻照片的可贵,也感到它的不足。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对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摄影面临发展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有照片才能评上好版面” 1991年开始,中国新闻奖版面设计奖一连三年都出现一等奖空缺。据分析,原因有:一是新闻照片少;二是照片与文稿编排不当;三是前两者部涉及到对新闻摄影工作的指挥和组织不力。版面状况——版面编排——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工作,三者紧紧相连。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里,报纸要办得使人爱看,具有可读性,就要增加新闻照片,并要善于运用它。今年7月2日《参考消息》发表的《报纸怎样走出困境》一文中指出:“报纸必须更好地利用照片来报道消息,尤其是这个五彩缤纷的时代,更应如此。然而,许多报纸的众多版面迄今仍是灰蒙蒙一片。”西方人士在追赶时代的需求,但同样出不尽如人意。我们只要努力,是会走在他们前面的。这是其一。  相似文献   

16.
许林 《新闻实践》2004,(5):63-64
一 1997年4月16日,我写了一篇题为《我们怎么办——写在雅各布森报道摄影与图片编辑研讨班结束时》的文章,发表在《人民摄影》报一版上。其中,就图片编辑问题,我这样写到: “在西方报刊界,图片编辑的地位和作用相当显著,图片编辑的话在编辑部里举足轻重,他的一些决策往往给总编辑以重要影响。报纸在版面策划时,通常是先定照片,以新闻照片为中心设计版面,充分利用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来吸引读者。而我们的报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搞文字报道比做“单腿蹦”的话,我们还应该提倡学会“两条腿走路”——兼搞新闻摄影. 报纸宣传需要新闻照片.新闻照片不仅具有新闻性,而且具有形象性、纪实性.,它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新闻事件的现场和新闻人物的形象,使人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照片在报纸宣传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它从为报纸裝饰版面,为文字报道配插图,而发展成新闻图片;它从“豆腐干”、“火柴盒”的大小,扩大成两栏、三栏甚至四栏宽;它从补报缝、填空白,升跃到  相似文献   

18.
从全国地市级党报的现状看,各家报纸的新闻照片需求量越来越多,读者对新闻照片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不少地市党报的头条位置也常常刊登具有新闻内涵的照片。广大摄影记者明显地感到,新闻照片被重视了,摄影记者的地位提高了。这种变化对摄影记者的素质要求也提高了。摄影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目前提高地市党报摄影记者的素质,要努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强化与培养。 理论修养要提高 提高理论修养,首要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武装头脑,体现“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读者对图片新闻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阅读需求越来越高。电视和网络又使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超越以往,报纸也鲜有独家图片新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图片新闻的版面处理,如果仍然固守“只要照片大”、“只要照片多”就会有读者的想法,而不在图片编辑上下功夫的话,就很难在众多报纸中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报纸上来。 一张对图片编辑不重视的报纸,一定不是一张抢眼的报纸,不是因为它缺少新闻,而是因为它缺少图书编辑赋予它应有的光彩。因此,在读图时代的报纸中,图片编辑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对图片编辑素质的要求也是非常严…  相似文献   

20.
本刊就当前新闻摄影的现状提出一些问题,请部分报社领导同志或摄影编辑同志回答,旨在交流情况,总结报纸新闻摄影工作的经验,促进新闻摄影上新台阶。调查题目如下: 一、你报摄影记者有多少人?与文字记者的比例?文字兼摄影记者多少人?图片编辑几人?文字兼摄影编辑的多少人? 二、你报每天采用新闻照片多少张?版面位置是否突出?原因何在? 三、略谈你接触新闻摄影工作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