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晓红 《视听纵横》2005,(1):102-104
浙江广播影视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以下简称资源中心)是由浙江音像资料馆、电台磁带库、电视台磁带库、电影厂胶片库以及图书资料室等单位整合而成的。资源中心成立了基础工作小组,专门从事抢救、整理早期广播、电影资料,这些早期资料包括电台的老唱片(主要是胶木唱片和一些薄膜唱片)、开盘带及电影胶片。对早期广播、电影资料的抢救、整理及利用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  相似文献   

2.
唱片作为一种主流消费方式,确实已经濒临死亡。当唱片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歌手的经纪演出、广告和演唱会,唱片公司恐怕已不能再被称之为唱片公司。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将收集华语旧唱片/参考消息1995.2.6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最近增设了一个影视档案部,计划以收集60年代新加坡唱片为开始,以后扩大收集新加坡的视听史料。档案馆除了保存历史文件和照片,也将开始保存旧唱片。目前收集的是60年代新加坡英语唱片,1995...  相似文献   

4.
程德荣  王惠庆 《图书馆杂志》2001,20(4):34-34,62
现代图书馆就其馆藏而言,可概括为书刊资料和非书资料两大类。作为非书资料重要品种之一的唱片资料,尽管只有120余年的历史,但从人类第一只锡箔唱筒问世,到早期单面粗纹唱片、双面粗纹唱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刚刚跨进新世纪门槛的时候,认真地回顾和总结我国音像电子出版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九五”期间的历程,展望和规划新世纪尤其是“十五”期间的蓝图,对于我们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努力开创音像电子出版业的新局面,是非常必要的。  一、认真总结音像和电子出版业繁荣发展的基本经验。  1908年上海录制出版了第一张唱片,标志着中国音像业的开端。从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我国只有一家唱片出版公司——中国唱片社(中唱片总公司的前身)。1979年全年共出版密纹唱片123种,465万张;薄膜唱片364种,3 550万张。改革开放以来,音像…  相似文献   

6.
赵春燕  郭峰 《网络传播》2005,(11):60-61
“与唱片公司签约是找死,不与唱片公司签约是等死。”  相似文献   

7.
凭着 3800万皈依者,就算美国唱片协会、唱片公司巨头、重金属乐团及其大批律师一拥而上,也没法将Napster这个魔鬼赶回到它的瓶子里。 2001年3月6日,旷日持久,一波三折的美国唱片工业协会起诉音乐网站Napster侵犯版权的案子,终于画上句号:位于美国旧金山的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公布裁决:Napster必须停止侵权行为,唱片公司向Napster递交有版权的音乐曲目,Napster必须在3天之内禁止其会员下载这些歌曲。 Napster侵权案,这场人称“揭开21世纪网络时代序幕”、“新千年中意义最重大的互联网官司”,最后以原告赢、被告输而告终。全球成百上千万音乐发烧友的怒火与叹息交织成一片;唱片协会和唱片公司的主管、律师则喜上眉梢,他们将13万5千首禁止下载的曲目传给了 Napster; Napster发布声明:“用户仍然能够共享我们未被封堵的音乐曲目”,“Napster的音乐文件共享服务正在而且仍将运行”。  相似文献   

8.
每天听10张唱片。20年来,国内已很少人能跟上傅雄聆听的速度。国内许多知名的,不知名的音乐人都到过他的店里买碟,很多还是他的常客。对傅雄来说,一个音乐人独立的音乐姿态,从挑唱片时就开始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唱片问世至今不过120年的历史,但早于1913年就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公共图书馆开始收藏唱片。此后,唱片专藏在欧美等国的图书馆逐步发展起来,并越益受到世人的瞩目。本世纪初,唱片流入我国,但长年来只在民间流传,真正进入图书馆收藏领域已是70年代初的事了。当时上海图书馆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唱片资料专藏组(唱片组),至今已具较大的规模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早期音乐音响记忆载体的保存、保护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素华 《中国档案》2006,(11):56-57
早期音乐音响记忆载体,是指19世纪录音技术发明以后,对音乐音响的记录和存储,并以某种媒介的形式保存下来。在中国,有清末或民国时期的老唱片,有20世纪上半叶的磁质(钢丝)录音带,有各种规格的用于唱机的胶质唱片,以及至今仍有少量流行的各种盒式录音磁带等。关于这些早期音乐音响记忆载体的保存和保护问题,已经引起我国音乐图书和档案管理界人士的注意,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天津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等单位的图书馆或音像档案馆,都在不同的层次予以立项,准备将早期音乐音响的保存和保护问题纳入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11.
桑润勤 《出版参考》2012,(27):16-17
2011年太合麦田老总宋柯无奈地宣称"唱片已死",公司将不再签约歌手,在这场唱片市场之争中铩羽而归。其实早在太合麦田之前,成立于1901年的美国老牌唱片公司RCA就关闭了三家子唱片公司。2000年前国内有点名气的歌手唱片卖百万张很常见,与唱片公司紧密联系的音像出版社的日子过得也很滋润。随着计算机在国内的普及,歌曲在网络的大量传播和网站的免费下  相似文献   

12.
当汉克·巴里(Hank Barry)实现奇迹,在美国唱片协会和各大唱片公司团团包围Napster之际,竟成功地分化了对手,把世界上最大的唱片公司之一贝塔斯曼与Napster撮合到了一起,令许多人目瞪口呆。巴里一下享有了“数字版权领域里最出色的外交官” 之称,现在被视为互联网上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在《娱乐周刊》最近的影响力恃刊上排名第六。 以前,Napster一直被视为互联网上“劫富济贫的罗宾汉”,自2000年5月Hummer Winblad风险投资公司投入1500万美元,并让巴里担任Napster首…  相似文献   

13.
刘丽娟 《出版参考》2007,(6S):14-14
与《环球经典名曲导读》一见钟情 2004年年底,我是从昔日的学长,当时任环球唱片公司中国首席代表周瑞康先生那里见到了《理查·施特劳斯》,那是第一本英文版环球系列唱片。唱片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本厚重的说明书,和里面图文并茂的解说,特别引人入胜,也就从那时起我对这个选题一见钟情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由于封面上的照片侵权,李宇春首张个人专辑被判暂停发行。北京市海淀法院于近日判令唱片出版方——广西文化音像出版社赔偿拍摄照片的龙先生1.2万余元,并暂停发行该唱片。连带赔偿责任。他当即买下了这套CD,并向海淀法院提起诉讼,向广西文化音像出版社索赔3.5万余元。  相似文献   

15.
霉菌对唱片危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对唱片的危害包括 :外观污染、唱片材料老化、音质变坏、噪音增大等。生霉唱片要经灭菌、去污处理 ,采用环氧乙烷灭菌、超声波清洗去污效果较好。唱片防霉措施以控制好唱片库房的温湿度较为方便有效 ,将唱片库房的温度保持在20℃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60 %以下可防止霉菌的繁殖生长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太合麦田老总宋柯无奈地宣称"唱片已死",公司将不再签约歌手,在这场唱片市场之争中铩羽而归.其实早在太合麦田之前,成立于1901年的美国老牌唱片公司RCA就关闭了三家子唱片公司.2000年前国内有点名气的歌手唱片卖百万张很常见,与唱片公司紧密联系的音像出版社的日子过得也很滋润.随着计算机在国内的普及,歌曲在网络的大量传播和网站的免费下载,使得唱片业遭受重大打击.据有关部门公布,200 5年国内唱片销量总计5000万张,2006年销量直接"减半",到了2009年销量总计500万张,只有2005年的十分之一,201 1年销量不足200万张,仅为2005年的4%.国际唱片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近七年来中国内地唱片的销量是"一降再降",平均每年降幅达到了41%.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新发现     
网上音乐冲击唱片世界音乐工业集团报告,去年,世界音乐唱片销量下降了1.2%。国际唱片业交流基金会董事长博曼说,“唱片公司已初步感受到了免费网上音乐的冲击,另外某些主要市场还存在严重的非法CD-  相似文献   

18.
郑关富  楼培 《浙江档案》2006,(11):40-41
我们绍兴平湖调资料,完整地保存在市群艺馆那里,平湖调去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先经过调查,在中央档案馆和上海档案馆都有一整套的东西。上海有一位老先生唱的唱片,这位老先生不得了,唱得非常好。我们学的时候,这些老先生没有看到,已经不在了,没有救过我们。我唱的也灌过唱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像材料就是用我唱的。  相似文献   

19.
近日在收拾屋子时,发现了十几张尘封已久的唱片.这些唱片还是八十年代部队一位战友退役时赠送的,当时曾伴我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并随我从部队回到地方.后来我拥有一台21寸彩电后,这些唱片就被遗忘了.  相似文献   

20.
正租界里的特产—家庭西洋小乐队旧上海十里洋场的小开比起内地的豪门子弟,除了吃穿不愁,生活奢侈,似乎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中有很多人非常喜欢西洋音乐,喜欢玩留声机、胶木唱片,喜欢摆弄西洋乐器,与之相通的还有外国电影、西洋舞蹈和西方艺术品。一张走俏的唱片就像如今的流行音乐,会一夜红遍上海滩。小开们有时为了一张新版的原版唱片,可以把一个月的零花钱全部掏出;为了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