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将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考试能力考核目标与医师职业胜任力相结合,分析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考试的能力考查构念,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考试的能力考核框架,涵盖5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该框架为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考试建立了明确、有效、可操作的能力评价体系,为考试命题和开展评价提供了标准。  相似文献   

2.
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及其特点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是以组织实施GRE(Graduate RecordExamination)为核心,具有以下特点: (一)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权有明显的民间性和专业性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由若干大学的研究生院共同认可,并由全美GRE民间机构——教育考试服务处(ETS)负责具体实施。(二)研究生招生考试内容重视考生的能力考查GRE分为一般能力考试和专  相似文献   

3.
招生考试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建设一支政治可靠、思想过硬、业务精良、服务大众的招生考试专业队伍,是做好招生考试各项工作和实现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公平公正的关键,是促进招生考试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当地招生队伍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考察近几年国内教育招生考试网络舆情的典型事例,并结合C省2022年教育招生考试网络舆情现象的分析,认为:由于教育招生考试关系着广大考生切身利益,公众对教育招生考试的关注点往往伴随网络舆情的风险;认识教育招生考试网络舆情风险,就需要抓住舆论主要场域、考试项目利害性、考务组织全过程、招考政策新规等几个重要关联点,以及对教育招生考试舆情高敏感性给予足够重视。提出以思想建设、机制建设、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抓手,进行舆情治理思维创新、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完善优化、舆情风险防控能力和政策前瞻性宣传解读能力提升,以及舆情工作专业化水平提高的教育招生考试网络舆情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考试招生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考试招生信息的公开程度考验着教育考试机构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在现有考试招生信息公开渠道下,根据多元传播格局的特征,相关部门应继续完善信息公开渠道,加大信息共享力度,构建考试招生信息公开体系,这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考试工作的公信度,而且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现行招生考试管理办法的法律空白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招生考试管理办法的法律空白,正时刻危及招生考试管理的秩序与效率,影响高考这一人才选拔制度的科学化改革。缺乏明确权利与义务、解决主体间权益纠纷的法律机制,埋下了社会不安的隐患,不利于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策。从长远考虑,必须加强招生考试管理法制化研究,推动招生考试立法工作;当前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招生考试制度化建设,实现规范化管理。另外,要加强培训与管理,建设一支政策水平高、行为规范、处理突发问题能力强的招生考试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7.
浅谈招考干部的素质能力任二玲招考干部的素质、能力如何,直接决定着招生考试管理工作的优劣,对于怎样为高等学校选送合格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招生考试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即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人们议论的"焦点"。多年来,招生考试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关于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考试招生管理体制到考试形式、考试内容等方面全方位展开。管理体制的改革应该切实确立招生单位和导师在研究生选拔和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考试机构提供考试服务,政府部门负责宏观调控和监督。完善初试+复试两阶段考试方式,其中初试为全国统一考试,变选拔性为水平考试,由考试机构主办,一年举办多次,成绩几年内有效。重新设置初试考试科目,重在测试考生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培养潜能和专业基础知识。根据招生单位对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考生携初试成绩到招生单位申请复试。招生单位以考生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大学本科成绩、科研成果或论文、专家推荐信、身体健康状况等综合评定和录取考生。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考试与招生》2020,(1):F0002-F0002
2019年12月2日至8日,河北省考试招生系统干部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在复旦大学举办,来自省内60余所高校的招生负责同志参加了本次培训。院领导对此次培训高度重视,院分党组成员、副院长高志良同志出席了开班仪式。本次培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考试招生系统干部的管理、组织和领导能力,推进我省考试招生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成人高校招生不同于普通高校招生 ,同普通高校招生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比较 ,有诸多区别 ,比如 ,考生的条件和要求不同 ,考试的性质和目标不同 ,考试的能力要求和难度不同 ,学历教育的层次和形式不同等等 ,这也显示了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高校招生能力建设七人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启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改革对高校的招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不断提高高校的招生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七位学者围绕高校招生能力建设展开笔谈。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育考试特别是具有选拔功能的招生考试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挑选适合于高一级学校培养的合格人选,既决定着高一级学校育人的新起点,又对于输出学生的学校的教学和育人产生重要影响;参加招生考试直至面对选拔结果.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心理历练和重要的社会洗礼,深刻影响考生的人生历程。但是,人们习以为常地认为,招生考试只是一个选择、淘汰的环节。社会更多地注意考试制度的革新和招生政策的调整。考生关注的是计划招生的人数,注重在应试能力上下功夫。家长则在等待中企盼着考试与选拔的结果。而招生考试系统的工作人员呢?他们为了考试与选择的公平、公正,在组织招生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一名合格的招生考试工作者该具备的条件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是符合年龄、身体状况、工作能力、遵纪守法等基本要求;二是具备熟悉考试招生政策、专业知识和考务组织能力的素质;三是常怀大局、安全、责任、任务意识;四是有进一步优化招生考试工作的思路和方向,如提升政策研究贯彻水平、优化整治考试环境、提升考务服务水平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普通高等学校的统一招生考试工作各科逐步实行了标准化考试,1990年辽宁省在高考中各科全都实行了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是与传统考试相对而言,实行标准化考试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测量误差。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是测量考生知识与能力的手段,它与物理测量一样,测量结果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5.
在2011年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中,全国有33所著名高校结成了4个招生联盟,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国家985工程一期、二期重点建设的高校.由于越来越多的高校获得了自主招生考试权利,自主招生考试已经引起了考生、家长、一线教师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自主招生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拔一些思维敏捷、视野开阔、具有较强解决综合问题能力和创造力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通知》要求,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招生工作,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考试招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平稳、有序实施。  相似文献   

17.
高职单独招生考试指各试点院校通过自主或联合行业、企业组织考试,采用"笔试+面试"的形式,构建以"知识+技能"为主体的考试科目体系,逐步形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招生考试制度体系,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和办学水平。作者通过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普高单独招生为例,探索高职院校多渠道招生模式,以实现阳光招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自主招生的考试形式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部分在鄂部属高校和自主招生联盟高校公布的自主招生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分析了近年来的考试形式变化趋势,即高校自主招生越来越趋于考核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考核方式及内容的发展与进步使之越来越能体现自主招生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招生考试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随着招生考试工作的发展应该改革和完善。一、我国招生考试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的现状我国现行比较大规模的招生考试主要有三种:普通高等高校、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考试,成人高等高校、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考试。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门学考试。此外还有研究生等类别的少量的招生考试。上述三种招生考试在我国分为四级(国家、省、  相似文献   

20.
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招生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考察,为此应建立专业性的民间考试机构,构建以统一考试为主,其他考试相补充的考试模式,并建立高校为主体的“自主招生,独立录取”的招生模式,全面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监控,服务社会的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