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伴随教育向人自身的回归,课程功能转向为儿童提供发展机会,儿童的需要成为课程开发的起点和归宿。本文以梅里课程、超市课程、助学课程的开发为案例,诠释了课程如何尊重和满足儿童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性需求,如何多维度地通过与儿童的对话和合作,为儿童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利,从而使儿童的个性得到更充分更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开发多样化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求以儿童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及问题为依据,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相似文献   

3.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的程度不断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问题日益凸显。以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分析高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现状,主要从存在的问题入手。其次分析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开发的原则。最后通过梳理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开发的思路,为学前教育学专业课程开发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虞永平教授在《为了智慧的生长》中对幼儿园课程特质进行了重新认定:为智慧的生长提供机会,幼儿园课程的使命是保护儿童的天性,唤醒儿童心灵的成长。学习只是手段,智慧的生长是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看见并看懂幼儿,在进行有效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适切的支持,使课程功能转向为儿童提供发展机会,让儿童发展成为课程开发的起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5.
开发校本课程,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计划和成功地运用他人开发的课程材料,有利于老师专业的发展;同时,能激活、丰富语文课堂,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课程载体之一,那么如何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呢?  相似文献   

6.
交往视野中的课程理念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蒙成 《教育科学》2003,19(3):19-21
以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来观照课程,课程应该以价值理性为旨趣,内在地包含儿童的主体性,以学生的交往实践为本,关注他们的“生活世界”与价值获得。从交往的角度解释课程,突破了传统课程现对工具理性的迷恋,为如何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为当前课程改革的实践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幼儿园课程如何能更加符合本地区本幼儿园儿童发展的需要。于是从“校本课程”转换而来的“园本课程”概念应运而生。然而。在园本课程的实际开发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一些幼儿园开发出来的“园本课程”与真正意义上的园本课程背道而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许多幼教工作者对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质没有真正理解。文章从园本课程的实质、影响园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如何进行园本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一、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原则我国学者在总结、研究国内外课程开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开发必须考虑两个基本因素:一是构成课程内容的学问知识的结构、系统和逻辑;一是不同发展阶段儿童的认知方式、结构和过程。作为课程内容的知识体系必须考虑到儿童的“认识逻辑”,同时又不能丧失学问知识所具有的严密的逻辑性与科学系统性,这就是课程开发所要求的根本原则。在幼儿园课程开发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一根本原则?我认为要坚持如下几个方面:1.素质中心。在课程开发史上一直存在着三种主张的争论:其一是以儿童为中心,强调按照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课…  相似文献   

9.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德育课程的开发既要有助于"教师的教",更要有助于"学生的学"。为了避免以教代学的局限,需要凸显学习立场,深入思考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学习。针对如何开发德育课程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这一问题,可以基于"学习为本评估"的视野展开讨论,期望为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早期儿童数学教育对儿童未来的学业十分重要,因此美国学者在20世纪晚期掀起了一股开发早期儿童数学课程方案的热潮。本文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几个方面阐述和比较了美国几种早期数学课程,以期为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及课程开发能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当前品德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本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课程、教材本身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等特点,品德课老师更应具有教材再次开发的自觉和能力。一、应以儿童已有的经验为起点(一)捕捉生活经验捕捉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现象,让这些问题和现象所亟需揭示和传达的生活准则等成为教育主题。如我们在品德教学  相似文献   

12.
儿童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创造着自身的文化。幼儿园课程应改变以传承社会主流文化或成人文化为主要目的的工具价值取向,从儿童自身的文化品性出发,在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中激发、培育和提升儿童文化,促进儿童的自我建构和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和预设课程相比较.生成课程由教师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设计,目标在活动中形成.课程内容也更富有弹性.课程评价也更趋向于多元化。生成课程需要教师适时的对孩子进行引导,提升孩子的思维.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在目前中国的教育实践中.对教师来说,该做的是如何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纪录"和"学习故事"是国际学前教育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评价模式。二者均认为,儿童是富有能力的学习者,评价应关注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情境性、复杂性等,通过嵌入课程的方式,为更好地实施课程与教学提供反馈。二者不仅将儿童纳入到评价主体中,而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在开发路径、评价对象、评价框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它们展开比较研究,能为我国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教材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倡导的“小学课程应以综合课程为主”的理念,以其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教材内容特点体现课程发展的综合化趋势,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行为、情感等多方面的特点,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注意到,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儿童的个体差异,而透过多元智能理论这一视角理解儿童的多样性,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从而更有效地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和《科学》教材以新的教学理念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前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是如何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拓展课堂教学空间,使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最优化,使教学产生更大的潜能。显然,教学过程不只是课程的实施过程,更应该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过程;教师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当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者。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探讨如何利用Moodle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克服校本课程建设中的资源匮乏、教师经验不足、时间紧张等诸多困难,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课程资源具有更丰富、更人文的特点.探索语文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道德观察》进课堂”为例谈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从校本课程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以及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的机遇等方面来分析如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信息技术对课程开发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开发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课程开发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条件和全新的课程观念,而且也为课程开发指明了方向。同时,信息技术条件下所开发的新型课程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课程目标素质化、课程类型综合化、课程选择多样化、课程内容多媒体化、课程交流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