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易·说卦》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说卦》的意义、《说卦》在《易传》中的位置、《说卦》形成之时代及其作者等方面 ,肯定《说卦》之成约于《周易古经》六十四卦同时 ,其作者应为西周至春秋之筮官 ,孔子整理《周易》可能包括《说卦》在内。  相似文献   

2.
《周易》具有丰富的教育思想 ,特别是育德思想独具特色 ,重视人的德性培养。《周易》六十四卦中有三分之一是讲育德的。不仅在经文中明确提出“恒其德”(《恒·六五》)“谦廉君子”(《谦·初六》) ,“以杞包瓜 ;含章 ,有陨自天”(《·九五》)等重要观点 ,特别是在《易传》中提出了较系统的德育体系 ,包括道德目标、道德修养体系、道德修养的途径等。  一、《周易》重视人的道德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 ,“道德”一词首先出现在《周易》中。《周易·说卦》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和顺于道德 ,而理于义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相似文献   

3.
周易六十四卦,都是吉凶彼此消长,没有全吉全凶的.相对而言,谦卦是六爻都吉的,比乾卦还要好.其中关键就在于这个"谦"字,谦让、谦退、谦逊、谦虚者,能够得到最大的吉,可见圣人在茫茫宇宙间捕捉到这个"谦"的意象,是多么重视、多么珍惜.  相似文献   

4.
周易六十四卦,都是吉凶彼此消长,没有全吉全凶的。相对而言,谦卦是六爻都吉的,比乾卦还要好。其中关键就在于这个“谦”字,谦让、谦退、谦逊、谦虚者,能够得到最大的吉,可见圣人在茫茫宇宙间捕捉到这个“谦”的意象,是多么重视、多么珍惜。孔孟讲“称物平施”,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正确的学习态度中,我特别愿意谈谈"谦虚"的重要性. 多年以前,我在台湾学者南怀瑾的一本书里看到过一段论述,说的是在易经六十四卦当中,只有谦卦"六爻皆吉",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知道,易经号称"众经之首",可谓中国文化之源,它是一部处处讲求变化的书,甚至在"乾"、"坤"、"泰"、"益"等明显的吉卦中也出现了"悔"、"穷"、"吝"、"凶"等现象,为什么偏偏只有谦卦"六爻皆吉"呢?这不是很奇怪也很有趣的问题吗?后来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翻看了不少相关的书籍,很长时间之后才大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圣人观卦,非只观一卦一爻。复卦一阳始生,以归正迁善为义,正始归,善初迁,尚犹微弱,以无妄养之。无妄卦六爻皆遵无妄之义,初、三、五、上四爻,爻辞明言"无妄",象传六二言其"未富",九四言"固有之",也是无妄之意。虽皆无妄,然其居位不同,时势殊异,犹有吉凶之别。初九位正而处卑,"吉",六二居正而得中,"利有攸往",九五位尊而中正,"勿药有喜",此三爻都因居住"正",或吉利,或有喜,卦辞言"元亨利贞";六三失位而居内卦之极,无妄有"灾",上九不正而处外卦之穷,无妄"有眚",此两爻皆因失位不正而获"灾",卦辞谓"其匪正有眚";九四刚居柔位,也失正,但下据六三,上比九五,"可贞"补其过,所以"无咎"。  相似文献   

7.
易经64卦共有32个初九爻。对这32个初九爻的爻辞、爻象、爻德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按其爻辞中的呈现结果,归纳出六种情况(吉、正面、无咎、负面、凶、两可)的出现次数。按其类别逐个分析,可以深刻领悟到初九爻以深自谦抑、韬光养晦为宗旨,以"居贞"、"用恒"等为道德信条的儒家道德观及其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卑以自牧     
<正>"开水不响,响水不开。"事业有成者,大多谦逊、低调,并不把自己当回事。大师级人物通常都很谦虚,贝多芬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富兰克林获百余个荣誉学位和头衔,墓碑上却只刻着一句话:"印刷工富兰克林之墓。"吴昌硕自称在篆刻上"略窥门径";宫崎骏在宣布退休时说:"我只是一个小镇工场的老爷爷。"《易经》中有"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的爻辞,六十四卦中唯一每个爻都呈吉象的卦是谦卦。谦卦之象是"地  相似文献   

9.
易经64卦共有32个初六爻,对这32个初六爻的爻象、爻辞、爻德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按其爻辞中的呈现结果,归纳出其六种情况(吉、正面、无咎、负面、凶、两可)的出现次数,并按类别对其逐个做了分析。初六爻折射出以“柔顺”为本的儒家道德观。  相似文献   

10.
有些卦,如《乾》、《坤》、《谦》、《颐》、《震》等,《彖传》不解释卦形的结构。但每个卦的《彖传》都无例外地解释卦辞,逐句地甚至逐字地解释。有些卦,《彖传》解释卦辞和卦的图形结构相互联系,用卦形的结构说明卦辞,说明卦辞中“吉”“凶”的理由;另外一些卦,《彖传》没有把卦辞和卦形的结构相联系。有些卦的《彖传》解释卦辞,阐述了一些卦辞所没有的内容。就是说,解释卦辞只是被用来作为引子,借此导出《彖传》作者要抒发的议论;相当于《诗》“六义”的“兴”,在解释卦辞之后,说超出卦辞以外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表现了作《彖传》的儒家学者对《易》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周易》思想和其揭示的道理,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在通过卦、爻、彖、象揭示道理的同时也奠定了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内涵。在古代美学的审美范畴中,有阳刚之美、阴柔之美、中和之美等等,无一不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找到各自的根本。《乾》卦之阳刚,无论从自身卦、爻、彖、象,还是从历史上的艺术、文学、美学中都能找出由它衍发出的阳刚之美的例证。研究阳刚之美,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对文学艺术和美学有作用,更对人的言行、情志和道德情操有作用,对社会乃至国家都是有益的,《大象》“乾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几千年来都作为炎黄子孙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六爻“龙”象之龙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阳刚之美,实在是内容和形式、天人合一的头等大美。  相似文献   

12.
六顺图     
夏青  乔殿强 《济南大学学报》2004,14(5):F002-F002
阴阳和谐思维是建构《易经》体系和《易传》解释系统的灵魂。纵观易卦,观变于阴阳而立,阴阳和谐是易卦成为统一体的基础。大凡阴阳和谐之卦属吉卦,主承顺(六顺乃大顺);凡阴阳失衡之卦则为凶卦,主悖逆。中华先民思维的和谐性、系统性得以清晰体现。今天,  相似文献   

13.
一、“旅人先笑后号咷”辩“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於易,凶。”这是《周易》《旅》卦中的一段解说词(《旅》上九、爻辞)。易卦一般分阴卦与阳卦,“上九”系第六,属阴卦。孔颖达的解释《疏》说:“最居於上,如鸟之巢。以旅处上,必见倾夺如鸟巢之被焚,故曰:鸟焚其巢也。客得上位,所以先笑;凶害必至,故后号咷。众所同嫉,丧其稼穡之资,理在不难。故曰丧牛于易;物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故曰凶也。”这种解释,不仅是牵强附会,还夹杂着一些错误,现今已经没有人袭用了,但是,许多今人理解这一卦时,仍脱不出这框框。  相似文献   

14.
易经64卦共有32个九二爻,对这32个九二爻的爻辞、爻象、爻德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按其爻辞中的呈现结果,归纳出了六种情况(吉、正面、无咎、两可、负面、凶)的出现次数,并按类别对其逐个做了分析。最后,对九二爻以"中道"为宗旨的儒家道德观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5.
《周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籍之一,被称为“中国文化的第一篇章”,“群言之祖”,它所反映出的审美意识一直影响至今.《周易》一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经,二是传.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每卦先列卦形,次列卦名,次列卦辞.每爻先列爻题,次列爻辞.爻题都是两个字组成,一个字表示爻的次序,自下而上,第一爻用“初”字,第二爻用“二”字,第三爻用“三”字.第四爻用“四”字.第五爻用“五”字,第六爻用“上”字.  相似文献   

16.
一个卦是阳卦还是阴卦,是由《易经》爻卦符号系统的生成规则决定的。《易经》的卦都可遵照一生二、一变二、二合一的规则逐层衍生出来。每个卦的上爻是阳卦、阴卦的重要标志。这样一来,四象、八卦乃至六十四卦的阴阳分类就完全理顺了。  相似文献   

17.
王弼说的“卦者,时也。爻者,适时者也。”说卦是“时”,交也是“时”。不过“适”之而已。孙奇逢说:“交者,象之变也,乃卦之趋时也。[1]。“卦体,其合者;而爻体。其分者。”[2]这两说意思是一致的。如果说一卦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特点。那么,六十四卦连接起来,就是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六十四卦整体的对立统一性,乃是客观世界整体的对立统一性的反映,客观决定主观,物质胜界的发展是永恒的,所以,《易》道也不可能有穷尽之时,故而,孙奇逢说:“《易》之道,以未济终焉,未济则未穷也,未穷则有生生之义。此天地之道也。亦圣人之道也”[3]很显然…  相似文献   

18.
《易传·杂卦》是一首名副其实的杂爻成卦讲义歌,其卦序的排列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主要是按照“一爻变”连成法,结合“中爻变”自然得到的各组错综卦之间的卦象义相互比较而串连成序的。在今传七种易卦序中,《杂卦》卦序是较为原始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谦卦卦象、卦理、卦义的分析,并参照有关古注,从断句和释义两方面对谦卦五爻爻辞做了一些新的阐释,认为“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的断句应当是“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价.释义也非普遍认可的运用战争手段,从邻居那里掠夺财富,而是以否定告诫人们不能患红眼病,更不可动用武力去侵伐别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富强.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易》是一部很古老的占筮用书。《周易》一书包括两部分即“经”与“传”。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用九”、“坤、用六”,总计三百八十六爻。每卦先列卦形,次列卦名,再次是卦辞。每条爻都先列爻题,后继爻辞。爻题是两个字,一字表示爻的顺序。次序的排列是自下往上数:第一爻用“初”字,第二爻以后依次用“二、三、四、五”字,第六爻用“上”字。另一字表示爻的性别;“九”字表示阳爻,“六”字表示阴爻。一般是表示性别的数字在前,表示顺序的数字在后,唯“初”与“上”两爻写法颠倒过来,写作“初九”、“初六”与“上九”、“上六”,此外,乾与坤两卦各多一爻,则以“用九”、“用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