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本性。如果以全面塑造学生人格为教育己任,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在我们民族历史长河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文学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使人们的精神和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保证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从而营构特殊的人文语境,促进人们人格的高扬与文化品质的发展。一个没有文学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而没有语文的教育则必然是一种不健全的教育。语文课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化品质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优秀品德,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是每个语文教师、特别是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上呢?怎样在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呢?下面结合  相似文献   

3.
刘婕 《语文天地》2013,(19):72-73
随着中外文化的不断融合,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流失,这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面对这一局面,教育界呼吁"传统回归",注重民族经典,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而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课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注重文化渗透,发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引导学生领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树立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4.
刘婕 《语文天地》2013,(10):72-73
随着中外文化的不断融合,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流失,这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面对这一局面,教育界呼吁“传统回归”,注重民族经典,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而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课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注重文化渗透,发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引导学生领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树立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语文课程在人才培养的整体系统中因其特有的性质发挥着特有的功能。但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一直争论不休,导致对语文课程功能的认识一直在两种观点中徘徊。一种观点把语言教育放存首位,把提高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水平和能力作为语文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突出语文教育的工具价值。另一种语文教育价值观则认为,语文教育的最大功能则在于文化建构,最大价值在于弘扬人类和民族的优秀精神,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6.
郑苏 《教学随笔》2013,(10):144+163
在职业学校全面塑造学生人格意义重大,而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每一名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责任,教师应从根本上更新观念,充分挖掘语文中的人文性内容。同时应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人文性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除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情感之外,还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等。语文教育涵盖人文性与思想性。技师学院语文课重在渗透人生观、世界观和职业观教育。  相似文献   

8.
"人文素养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与以往的知识技能学习培养不同,人文素养教育更重视人内在精神、品质的培养,它以人文关怀为目标,着力于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在这方面,文学活动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广州市少年宫为例,探讨以"少儿文学活动课程"促进人文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李莉 《现代语文》2011,(10):89-9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强调的是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等内容。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有益于发挥语文的审美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情操陶冶、人格完善和悟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展学生健康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形成完美人格 ,笔者想就这个问题 ,谈谈自己的管中之见。加强文采培养 ,提高语文素养。《中小学语文教育大纲教材修订》(以下简称《教材修订》)遵循语文教育规律 ,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 ,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把语文课上成具有趣味、充满人性之美 ,能净化学生心灵、激活学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 ,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 ,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 ,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自修中提高其文学素养。语文教材逐步改革之中…  相似文献   

11.
金瑛 《教学与管理》2009,(8):115-116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构成,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渗透着美好的人性,寄托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语文教育以其特有的人文品质传递着爱国主义思想、人格价值观念、人际和谐思想和社会责任观念。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是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个性和高尚的人文精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育,作为语文学的工程学科,担负着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开发语文智力、进行语文德育、渗透语文美育等多重任务。这些任务只有通过语言教育、文章教育、文学教育才能顺利完成。建国近五十年来,语文教育曾经出现过三种偏向:一是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它片面强调了语文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二是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它片面强调了语文课的文学教育任务;三是把语文课教成语言课,它片面强调了语文课的语言文字教育任务。这三种偏向究其根源,是不明确语文学科的基础工具性和浓郁人文性的双重特质,是没有抓住语文教育的主要矛…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的学习有别于其他学科,它注重人的情感,人文性强。不同民族的文学各有其特点,但对人性的关注是相同的,对美的追求是相同的。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学生的人格教育,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在语文思维的训练中融入人格的因素,润物无声,启思维,树人品,塑造心灵,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变迁与发展,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高专学生,不仅仅要学习广博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自身的终身阅读学习能力,争取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康人格、优秀思想品质及创新意识的综合型人才。语文教育作为一个学科,承担着培养合格的大专人才的重任。而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坚持语文课外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学生的自我人格起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作为构建当代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文教育、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在进入90年代以后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的主流。目前中小学实施的素质教育 ,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教育 ,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 ,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教育。因此 ,在语文读写教学中 ,渗透人文关怀 ,提高人文素养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体现文本特点 ,争做课堂主人语文课的基本教学内容是文学作品及准文学作品。而文学就是人学 ,即反映了人…  相似文献   

16.
一、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不可失之偏颇。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主要的是精神的交流、生命的对话。时下,过于强化工具性,把语文课变成了知识课或文章学习课,把积累语文知识、掌握课文内容当作语文教学的惟一目标,把本来用于积累语文、锤炼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语文训练课变成了让学生“知道什么”的知识传教课。对此新大纲明确要求“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强调语文教学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引导学生做…  相似文献   

17.
冷学宝 《江苏教育》2014,(18):61-63
<正>语文课既是语言学习课,也是文学熏陶课。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应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从培养他们的文学情感入手。没有对学生文学情感的培养,不管语文课上得多么"好看",也不管课堂教学效率有多高,都会偏离人们对语文教育的基本预期,背离语文教育的根本宗旨。在当下的语文课堂里,许多教师一味地注重对学生的语文知识传授和语言能力训练,侧重于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必要的考试技巧,强化学生对分析问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科包含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有着丰富的情感和鲜活的生命力。但遗憾的是不少学生对母语学习不感兴趣,觉得语文课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要打破目前语文教育的尴尬局面,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既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更不能忽视语文的人文性;既要实现认知教育目标,更要达到情感教育目标。语文教育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接受知识,陶冶性情,提高文学素养,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语文教育该承载更多的德育功能,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与学生的情感、生活贴近。语文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读书写字的工具,更应该是工具和人文教育的统一。我们可通过语文常规活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挖掘语文的人文底蕴,力求让语文贴近学生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在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人类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的熏陶,引导他们求真、求善、求美,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健康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20.
语文作为人文气息最为浓烈的一门学科,其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其中的情感教育是三维教学目标中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当前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过于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往往索然无味。笔者认为如能将语文能力的培养融人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之中,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就将会水到渠成。那么何以融情呢?笔者认为抓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