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看“废墟”这个文题,我们就会生出很多疑问,作者写的“废墟”到底是什么?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是怎样的?作者到底怎么写这个“废墟”?这些问题会使我们想去读这篇文章,会使我们在读这篇文章时产生一种种预测,涌现一个个期待,然后也就能使我们在阅读中有所排遣,有所认同。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修订出版的供1988年冬季使用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中选入了高占祥同志的《当说必说》一文。这是一篇针砭时弊的杂文式的议论文。文章针对当时关于“说”的议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当说必说”的论点。《当说必说》一文是作者在党的十二大以后写成的。当时作者看到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而对歪风邪气该说的不说,该顶的不顶,甘愿充当与世无争的好好先生。而当时报刊上一些谈“修养”的文章,也在提倡“少说”“慎说”。作者对上述情况很反感,于是便写成了说“说”的这篇文章。著名学者唐(?)同志曾提出杂文的特点是“所言者小,所见者大”。这种见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姚文元之流当成靶子  相似文献   

3.
[总体阅读思考]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它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恰到好处”。全文是怎样围绕论题来展开论证的?试就以下问题进行阅读分析: 一、全文共四段,是怎样围绕中心论题来做文章的?各段的大意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逻辑联系? 二、什么是“恰到好处”?文中举了哪些事例作说明?从文章里划出表示“恰到好处”的关键性语句。三、列宁说的“只要向前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同“恰到好处”有什么论述关系?用了哪些事例说明“过了头,常常把好事做成坏事”的道理?  相似文献   

4.
【总体阅读思考】一、从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角度来考虑,本文首先以古人语录引出论题,然后分三个方面来论证,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这样写来有什么好处?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归纳出中心论点来的? 二、作为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在治学上作者具有认真、求实的精神和严谨、科学的学风,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老先生在《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一文中说:“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做思想走的一条路。”又说:“作者写这一篇,思想是怎样开展的?换句话说,是怎样一步接着一步想的?如果能够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对读和写都有很大的好处。”叶老还强调指出:注意思路的开展,是一项基本功。  相似文献   

6.
说课是一种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有效教研形式。“说课”的目的,不仅在于教师说清“教什么”或“怎样教”,更重要的是要求授课者说清“为什么这样教”以及“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以往,学校强调较多的是“语数”说课。发表下面这篇文章,是期望能对其它课程的“说课”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课堂上真正做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总体阅读思考] 导读这篇文章可提出这样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思考。一、本文开首为什么先从一部题名《雪朝》的诗集写起?这部诗集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据此提出了怎样的设想。这段文章主要想说明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是怎样提出并加以阐明的? 二、文章第二段是叙写作者与朱先生的初遇及其交往的,试说明:作者与朱先生是何时何地初遇的?初次交往朱先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与后文所写内容有何关联? 三、第四自然段是写朱先生待人的“公平,没有偏见”的。文章用了哪些事例来写这一点?哪是概括事例?哪是具体事例?这样结合来写,对表  相似文献   

8.
[案例]最近,听一位教师的公开课,她讲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7课《落花生》,这篇文章寓理于物,通过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见过只求名利,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吗?你见过不求名利而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吗?你见过又求名利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吗?”在学生纷纷举例后,教师又问:“那么,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有的说想做“不求名利但对别人有好处的人”,有的…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学者莫提勒·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一个阅读者的责任,就是要提出并必须尝试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作者说了什么?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这四个问题是一般性问题,适用所有的阅读。这四个问题指向“整本书”的文本内容、作者观点、读者观点、现实意义。只有明白了以上四个问题,我们才算是读懂了“这本书”。那么,实际的教学中怎样解决这四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0.
一、总体阅读思考一、从文题看,你能知道这篇文章的文眼吗?副标题有什么作用? 二、作者“有感”的“感”主要指什么?他发了哪些“感”! 三、历史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该得到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鲁迅》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提出的?各种教研材料说法不一。有的说“鲁迅的精神”是中心论点。有的说它论述的中心是“纪念鲁迅,学习鲁迅”。我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应是:“鲁迅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助力”。论点是在开篇的第二节提出来的。什么是议论文的论点呢?初中语文教材对此下了这样的定义:“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二很明显,把这篇文章的论点概括为“鲁迅的精神”是不妥的,它没  相似文献   

12.
《当说必说》是一篇针砭时弊,言简意赅的好文章。由于作者是站在“真正的革命者”的立场上,以“对于人民、对于革命事业”的态度如何来判定是非的,这就确定了这篇文章坚定的原则性、思维的明晰性,和尖锐泼辣的战斗风格。文章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观  相似文献   

13.
一边阅读,一边分析,对真正读懂一篇文章,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很有好处的。分析文章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能不能很好地分析文章,是衡量自己语文水平高不高的重要标准。用“边阅读边分析”这种方法看文章,它的基础是阅读,分析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阅读时首先要了解文章写了些什么: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描写了哪些场景和人物,这就为下一步的分析打好了基础。分析,一般情况下要做这样一些事情:找出并理解文章中“画龙点睛”的句子,整理清楚作者的写作思路(按照怎样的思维路线写的),划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14.
关于《谋攻》这篇文章的结构,统编教材的课文后面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以作提示:“这篇课文在明确提出作战原则后,是怎样逐层论述这一原则的?这些论述又是为了阐明什么论点的?”显然,编者的意思是,《谋攻》乃是一篇有论点,有论据,多层次论证性的论说文。一些教学参考书,比  相似文献   

15.
怎样读文章     
有的同志给我来信,要我谈谈怎样读文章;有的同志要我谈谈怎样写文章,特别是怎样把文章的结构安排得好些。我想,这两方面能够统一起来。读文章可以这样读法:粗读一遍,想一遍,再细读一遍。粗读一遍的目的在于对这篇文章能够“粗知大意,得其梗概”。因此,哪怕篇幅比较长,也尽可能一口气读下来,有少数地方不甚明了,暂时由它去,不细想,也不查字典。想一遍,就是想一想那个大意和梗概。什么是大意和梗概呢?主要是这么几点:1.这篇文章主要地谈了个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2.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了什么目的而写的?3.文章里主要说了几层意思?…  相似文献   

16.
【总体阅读思考】阅读本文时,可围绕下面几个问题,逐步理解其内容。一、贯穿本文的一条红线是什么?它是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论述的? 二、我们为什么要艰苦奋斗?而且要永远艰苦奋斗?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准备如何艰苦奋斗。三、艰苦奋斗的含义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四、在本论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阅读入门指津】一、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三段论式”议论文。它可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催人奋进”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以正反材料为论据,围绕中心论点,系统阐明“我们永远需要艰苦奋斗”的深刻道理;第三部分,论证论点,得出我们将会在艰苦奋斗中“排除  相似文献   

17.
[总体阅读思考] 阅读本文,需要理解、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作者是怎样描绘沿途所见景物的?每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二、标题中的“偶拾”二字是否说明作者笔下的景物纯系偶然所得?为什么? 三、作者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怎样运用众多的比喻“状难言之景,如在目前”? [阅读入门指津]  相似文献   

18.
全国卷Ⅰ的散文阅读题:14郾“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15郾“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6分)16郾“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4分)17郾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1)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2)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的是什么?全国卷Ⅱ的散文阅读题:14郾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6分)15郾作者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19.
一、活动的由来在一天的餐后进区活动时,太阳悄悄地跑进了我们教室。这时,梁嘉炜说:“这太阳,晒死人了。”黎咏娴说:“怕什么,晒太阳可以消毒。”崔悦说:“太阳对人的身体有好处。”我反问一句:“有什么好处?”“太阳可以晒衣服”,“冬天晒太阳,我们就觉得不冷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那么,“太阳还有什么用呢?”“它可以帮我们做什么呢?”我给孩  相似文献   

20.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被引用频率较高的一句话,因为这三“个自己”,我们在阅读方面开始了一种新努力,探索着一种新尝试,让阅读也因此有了新重点——即个性解读,超越文本。这种努力无可厚非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但却忽视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即阅读首先要了解作者写了什么,其次才有资格去对作者所写作的内容进行评价,并在这一步中发挥自己的个性解读。目前的现状是,我们在前提中做的工作比较少,较多的精力都投入了后者。而在这并不稳固的前提上产生的所谓对文本的诸多超越,试问有几多合理?几多真实?几多是对文本真正深入的体察与阐释?以下编发的三篇文章都是关于阅读的,有对阅读作比较本真的探讨的,有关于一篇文章的阅读说明的,相同点都是在放低眼光,回归阅读的起点。相信会对大家目前的阅读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