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莞 《记者摇篮》2008,(12):78-79
近些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以它良好的收视表现和丰厚的市场回报,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国内各地方台的“宠儿”。这股“电视民生新闻热”也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同质化、琐碎化、娱乐化、低俗化等问题已引起业内人士的担忧。其中,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现象最为明显,是各民生新闻节目普遍面临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如今,民生新闻节目出现了疲态,受众也在多档民生新闻节目的现状下出现了视觉疲劳。有的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段竟然有两档以上的民生新闻节目,各种问题应运而生,到了民生新闻节目普遍的瓶颈期,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节目内容同质化、娱乐化、低俗化、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收视率同时也在下滑。民生新闻节目是市级电视台争夺收视率的重要战场,笔者以在福州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新闻110晚报》工作的经验,结合目前实际,以此节目为研究个案,对当下民生新闻节目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如今,新媒体的涌现,影响并逐渐改变着传统新闻的制作、播出方式。新媒体的冲击也迫使传统电视媒体,改变传播策略,与新媒体合作,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民生新闻随着民生问题的不断发展,在本土化创新方面遇到了瓶颈,一些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同质化,为了吸引观众,以至于新闻节目过于琐碎、低俗、猎奇,因此,民生新闻在新闻的内容和形式上急需突破。  相似文献   

4.
据了解,全国各地现在已有100多个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省级台、城市台、县级台乃至同台不同频道之间围绕民生新闻展开了激烈的大战,共同抢夺有限的地方新闻资源。于是,电视民生新闻除存在同质化外,在节目质量、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也产生了疲态.有的还出现了庸俗化、媚俗化、娱乐化倾向。笔者认为,作为县级台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该从“对时政新闻实行民生解读、把涉农题材纳入报道范围、对节目品质进行专业提升”三个方面人手,联系本台实际加快转型步伐,以继续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彭欣 《声屏世界》2010,(2):52-52
近几年,地方台民生新闻获得长足的发展。然而伴随着发展,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拟就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初步探讨。问题一是相互克隆,同质化比较严重。地方台各频道之间同题材竞争激烈,造成新闻资源浪费,导致电视新闻传播市场的结构性失调,如大量定位、风格、内容雷同的民生新闻节目在同一时段内争夺观众、分摊广告。  相似文献   

6.
鄢睿 《声屏世界》2013,(12):19-20
目前,我国多数民生新闻节目都存在着同质化现象严重、新闻报道娱乐化而深度不足的问题,民生新闻在各级电视台追求高收视率的竞争下进入了瓶颈期。而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活动为民生新闻的发展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其崭新的定位与理念指引着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发展,  相似文献   

7.
邹梨 《东南传播》2013,(7):71-73
目前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开办了民生新闻节目,福建本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就达到数十家。如今民生新闻的生存状态尴尬,普遍陷入了报道同质化、题材雷同化、观众审美疲劳的局面,本文以收视率屡创新高的综艺类真人秀节目的表现形式、互动手法为研究对象,结合电视民生新闻的自身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电视民生新闻《新闻达人脱口秀》的表现形式的创意和执行。  相似文献   

8.
提高民生新闻质量之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贵平 《新闻前哨》2005,(12):40-41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的同时,警惕新闻的“庸俗化”倾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突出个性化,规避同质化。 电视民生新闻的同质化主要反映在不同地区的节目类型相似、缺乏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内涵;节目构成、主持风格、采编播手段、节目包装以至节目内容上都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新鲜出炉,电视民生新闻在我国飞速扩张,全国各地方台纷纷推出民生新闻栏目。或将原来的社会新闻节目转型为民生新闻.而这类栏目也普遍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民生新闻受欢迎.一方面是其自身“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特点使然.另一方面,民生新闻中夹叙夹议,轻松自然、灵活简洁的评论方式也让人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在当下的媒体大战中,电视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变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竞争,呈现央视、省级台、城市台等多元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城市电视台的自办新闻节目面临着央视、省级台的双重夹击,纷纷占领民生新闻阵地,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生新闻大战。但数年之后,诸如新闻节目的同质化、强势  相似文献   

11.
陈颖 《东南传播》2011,(10):149-151
在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的当下,民生新闻栏目,如何走出依靠“新、奇、特、腥、星、性”来吸引观众目光的困境?民生新闻要继续发展,其突破自己发展瓶颈的方法,又是什么?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公共频道民生新闻类栏目《公共事线》的工作实践,谈一谈“新闻策划”助推民生新闻节目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优化党报的民生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新闻界十分热门的话题,成为各媒体新闻竞争的“杀手锏”。然而,由于各报共同致力于此,在新闻资源的共享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民生新闻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同质化。如何在同质化的情况下保持民生新闻报道的竞争力,足党报面临的新课题.如何做好党报民生新闻的策划?笔者认为,党报和都市类报纸在民生新闻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于差异化的策划,做到“有高度地贴近民生,有品位地包装新闻”。  相似文献   

13.
马月华 《新闻前哨》2010,(12):84-84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步深人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民生类新闻节目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泛地发展了起来。像中央台的《新闻纪实》、《社会纵横》等,都是得到高度评价的民生新闻节目。进入21世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类节目呈几何数增长。但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近年来是各个地方电视台竞相争夺的媒体资源。然而,由于缺乏创新与改进,很多地方的此类节目存在同质化、庸俗化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本文将从民生新闻的形成、现状、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所谓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指以民生为本,为公众解决问题或者给政府提供一些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的新闻节目。民生新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民众与政府的认可。现代民生新闻与原有的民生新闻相比,不仅具有民生新闻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色,在发展民生新闻时,一定要在结合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民生新闻的收视率。基于此,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本文重点对如何发展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作出考量。  相似文献   

16.
孔燕丽 《新闻传播》2009,(10):134-134
民生新闻节目与传统新闻节目相比.令人耳目一新,因为它发生了质和量的改变。民生新闻的兴起,向广大电视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就是如何适应新形势做好民生新闻的宣传与传播。  相似文献   

17.
张安旺 《青年记者》2007,(18):61-62
自《南京零距离》肇始,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全国各地新闻媒体纷纷效仿,以各种名目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并且大都取得了成功。民生新闻立足大众,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了新闻传媒的平民化趋势,一时间民生新闻成为受众最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也成为业界学者重点关注的节目形态。尽管民生新闻在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缓和矛盾、化解冲突等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民生新闻存在的不足和危机,笔者认为民生新闻只有向公众新闻发展才是民生新闻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18.
项国雄  黄璜 《新闻界》2005,(1):32-33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开播了全新的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从此民生新闻成了各省台的一朵奇葩,江苏电视台各频道纷纷出台民生新闻栏目拉动收视率,结果屡试不爽。在民生新闻成功挖掘了新闻节目收视潜力的时候,南京地区的民生新闻栏目也走到了质和量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黄宁 《新闻前哨》2006,(1):45-46
取材软性,播报方式软化,拥有另类节目特征的民生新闻节目,使中国电视界出现了耳目一新的景观。一时间,电视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火曝,媒体和观众好评如潮。但随着新闻实践的深入,大众的审美需求也随之提升,在他们审视的目光下,民生新闻节目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20.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主要是以群众为中心,展现的都是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主持人作为新闻节目的形象代表,自然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与风格由于其节目特性,与传统时政新闻节目有所区别。本文着重分析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提出了一些关于培养好的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