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淞铁路的拆除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25年,英国率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由于铁路在运输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巨大优势,19世纪60、70年代,铁路在欧美诸国广泛兴起。1876年,中国首条铁路——全长15公里的吴淞铁路修筑成功,就此而言,中国铁路建设的发端并不晚。但实际上,中国铁路建设的起步比西方晚了将近半个世纪,直到1903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开放铁路修筑权,才开始真正大规模修筑铁路。为什么吴淞铁路的修筑并没有为中国铁路发展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其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本文根据有关史料,拟对吴淞铁路修建与拆除的原因,以及它在中国铁路建设中所产生的影响作一分…  相似文献   

2.
及时鉴定和处置到期档案,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大规模、高标准的铁路现代化建设需要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铁路企业档案部门完善内部机制,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不仅是铁路建设的需要,也是档案部门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对铁路企业到期档案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在督办洋务运动期间,最早提出了中国人自主修建铁路的思想,完成了近代中国铁路修建规划,主持修筑了多条铁路,维护了中国铁路主权.  相似文献   

4.
魏婷 《兰台内外》2023,(16):34-36
铁路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是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与铁路档案管理相结合,更有利于铁路企业的长久发展。目前,在铁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铁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意识较弱,企业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由于缺少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导致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思路不够清晰,目标与具体措施不一致等。所以,铁路企业应该加强对铁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正确认识,深度了解档案管理信息化对于铁路发展的重要性,吸纳更专业的信息化人才,明确铁路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思路和目标,推动铁路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信息化环境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依托有效的技术优势,开拓创新管理思路,以此才能够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文章以铁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探讨铁路企业档案管理的意义,分析铁路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铁路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所遇到的困境,提出信息化环境下铁路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申瑞杰 《科海故事博览》2022,(06(上)):46-48
当前经济条件的逐渐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带动了各行各业快速的发展和改善。尤其是在铁路工程建设方面,国家一直坚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永不停歇地发展并前进着。对铁路等道路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当前交通事业和铁路行业的首要任务,在进行这项工作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线路上的各类病害问题,因此对铁路的线路进...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铁路企业党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铁路企业党校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及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以及铁路快速发展的丰硕成果,不断激发中国铁路人的热情与激情,不断凝聚起和谐铁路建设的精神动力,锻造新时代中国铁路之魂。  相似文献   

9.
丁戎 《兰台世界》2012,(10):15-16
曾任商部尚书的载振说过:"铁路用地为支款之一大宗."[1]243购地又是筑路之基.两种因素已使购地事关重大.中国铁路特殊的生发路径,使其在每一发展环节都缺乏计划性、统一性和规范性.就铁路建设用地购买而言,至清亡也没有形成统一且权威的章法.购地标准和方法,多由各路自己把握.款路两分的津浦铁路,拥有了"建造工程以及管理一切之权"[2]2248,政府有了较大的掌控空间.探究津浦铁路的购地问题,于铁路史研究,可以作为个案.同时也可以借此探讨中国铁路在国有、自办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又因为其购地章程是"参酌各路成案"[3]尤其是《京张铁路章程》所拟定的,所以对铁路购地政策变迁研究也可以作为例案.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高速铁路穿越梦幻般引领世界和重载铁路横扫极限般影响世界的同时,铁路人搏动生态的韵律,抓住了利在千秋的绿色发展期。30万公顷中国铁路绿色通道面积,相当于希腊、瑞士、冰岛、意大利、荷兰等欧洲5国人工林面积总和,为中国人工林面积稳居世界首位增添了异彩;  相似文献   

11.
要以铁路走向市场、适应经济社会为导向,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建设,完善铁路系统档案的收集范围,调整和扩展档案信息的接收范围,尤其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潜在价值的文字材料  相似文献   

12.
浏览     
《报林求索》2009,(7):11-11
<正>泛珠三角区域铁路建设将重点抓好客运专线和大能力通道建设,为增强区域的内外联系提供可靠的运力保障。建设时速350公里的北京至广州至深圳至香港客运专线,建设时速350公里的上海至昆明客运专线,建设东部沿海快速铁路通道,建设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构建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新的大能力通道。到2012年,泛珠三角将新建铁路1.1万公里,区域内  相似文献   

13.
1973年毛泽东表态:青藏铁路要修50年代,铁道兵十师第一次与青藏高原接触。建国之初的中国,铁路的总公里量十分低,严重地阻碍了国家建设。而以西藏为重点的西部地区,铁路公里数量更是少得可怜。为改变这一局面,1953年,毛泽东亲点王震将军出任铁道兵司令员,要他拿个五年、十年计划。王震对西部地区的交通状况十分熟悉,也很着急,他知道毛泽东心里最牵挂的是西藏和与四川等地相关的交  相似文献   

14.
一百多年来,北京铁路建设历经沧桑巨变,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清末曾建立了一些铁路,是为北京早期的铁路,主要的有如下一些。  相似文献   

15.
大连机车车辆厂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拥有15万余名职工的国有大型企业。几十年来,机车车辆厂的主导产品内燃机车先后实现了六代产品更新,及时适应我国铁路的市场变化,抢占了我国铁路提速市场70%以上的份额。大连机车车辆厂在不断吸取国内、国际先进的专业技术的同时,还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保持紧密的技术往来和合作关系。目前,机车厂内燃机车累计生产5000多台,覆盖全国各铁路局,并远销亚、非国家,占全国内燃机车出口总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报林求索》2009,(9):13-17
2009年8月20日,英国运输大臣阿尔尼斯到访北京,为修建从伦敦到苏格兰的高速铁路向中国学习和借鉴经验。"中国是世界高速铁路的领航者,铁路的未来在中国。"阿尔尼斯的评价折射出世界对中国铁路发展成就的认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维持通车的1.1万公里,到2009年底的8.6万公里;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平均时速43公里,到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的时速350公里,在这一甲子里,中国铁路已然化茧为蝶,一跃站在世界铁路发展的前列。  相似文献   

17.
张勇 《青年记者》2012,(26):84-85
铁路是我国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家运输的大动脉,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发展迅猛,一跃迈上了世界领先者的地位,路网覆盖率和运输能力高速提升。庞大的铁路运量使得以铁路乘客为核心受众的中国铁路报业等媒体成为品牌传播的重要平台,被业界视为当今媒体产业最具开发价值的黄金宝地之一。作为铁路媒体最主要的代表,铁路报  相似文献   

18.
世博园中的中国铁路馆自开放以来吸进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截至9月19日,中国铁路馆共接待参观游客2369973人次,其中接待VIP游客792批次,25352人次。根据世博园D、E片区管理部门19日公布的企业馆运行情况统计表显示,中国铁路馆当日的饱和度达到200.74%。  相似文献   

19.
在铁路的信息化建设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构成部分,那就是办公自动化。铁道部通过对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的应用,从而将互通互联的信息网络建立起来,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将站段中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得到合理的提升,同时还能够将内部管理决策以及其业务的发展做的更好。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铁路站段办公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詹天佑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设计工程师,将一生都无偿地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为中国铁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詹天佑无愧为中国人的光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