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集五言诗之大成,诗中大量运用对偶,暗合声律,在诗歌形式方面为五绝和五律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本文试阐明曾植诗歌的形式特色,并对其由来进行分析,考察其诗歌形式特色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朱来平 《学语文》2009,(1):31-31
古代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必考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于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侧重于诗歌内容的评说,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赏析。近些年来,这一考点的试题多以简答题的形式,要求考生对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语言特色等直接做出解答。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题目的难度。考生在阅读诗歌时,似懂非懂,以致答题不得要领,失分较多。  相似文献   

3.
台湾女诗人席慕蓉以其独具特色的诗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把影响波及国外。席慕蓉诗歌的特色如何,最简洁的概括是:席慕蓉诗歌具有现代意识和古典情怀。  相似文献   

4.
九叶诗派与中国诗歌的文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叶诗派是中国现代重要的诗歌流派,它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大量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艺术经验,体现出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但是,作为中国的诗歌流派,它同样与中国诗歌传统保持着密切关联。九叶诗人在艺术探索中批判地接受了诗歌传统的影响,尤其是在文体建设方面,他们注重诗歌的音乐性,追求诗歌的含蓄蕴藉,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萧三延安时期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学上的功利主义的色彩,“刺刀与子弹”和“号角与鼓声”式的诗歌特色,充分反映了无产阶级诗人的战斗风姿。豪迈道劲的诗歌品格和自觉挚的大众化通俗化诗歌艺术追求,充分展示了延安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质,极具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吉体”诗歌形象,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古典诗歌整体风格上的差异。诗人选择了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重组世界的方式,通过非“物态化”的审美追求,汹涌澎湃的浪漫激情,含蓄鲜明的诗歌意象,使其作品具有了现代派诗歌的某些特色。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作家中兼擅各种文体的多面手之一,感情真挚是郁达夫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旧体诗的抒情内容经历了由怀乡思家到写同仇敌忾,拯救祖国的发展历程。注重意境造是其诗歌的另一个显著特色,其诗歌创作善于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意境浑成。口语入诗亦是其诗歌的又一特色,收到了通俗易懂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8.
律诗讲究对仗,对仗要求揭露矛盾,这是中国古典诗歌区别于其他国家诗歌的一大特色。中国古诗哲理的表达,到律诗格式的全面成熟时才发展到极致。  相似文献   

9.
杨维桢诗歌思想片论哈嘉莹杨维桢是元代较有影响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其极富创作个性的诗歌使元末绮缛单调的诗风为之一变,而他的诗歌创作与他的诗歌思想又是紧密相联的。考察他的诗歌理论,对我们更深入地研究他的诗歌创作特色及元代诗风将是不无裨益的。一、“诗至律,...  相似文献   

10.
建功立业思想是曹植诗歌创作的核心内容。曹植的一生为了这种建功立业的理想饱经磨难,备受煎熬,甚至抑郁而死。本文通过对曹植诗歌中建功立业思想的文学表现及其精神实质的分析,意在解读曾植诗歌“风骨奇高”的艺术特色,以及这种特色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福建是我国荔枝的主要产地之一,自宋代以来,在荔枝的栽培、加工、贸易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相应,福建的荔枝"谱录"在宋代之后的数百年间形成系列著述,其中尤以北宋蔡襄的《荔枝谱》和明代徐的《荔枝谱》最为世人称道。本文力图从蔡襄《荔枝谱》与徐《荔枝谱》的文本出发,考索蔡襄《荔枝谱》对我国荔枝研究的的贡献,以及徐《荔枝谱》对蔡襄《荔枝谱》的继承和发展,进而探讨蔡、徐"二谱"撰写的原因及其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赵子栎是北宋的一个杜诗学者 ,曾编过《杜工部草堂诗年谱》。关于他是否注杜 ,历代均无文献记载。但南宋蔡梦弼的《草堂诗笺》却引有赵子栎注 1 9条。我们通过认真地比对、辨析 ,发现所有的“赵子栎注”均为北宋另一著名杜诗学者赵次公的注。清人惠栋《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所引“赵子栎注” ,乃从蔡本转引 ,故亦不足据  相似文献   

13.
蔡絛撰<西清诗话>甫成即遭政敌弹劾落职,此事误导后人对<西清诗话>发生了一些误解,一直被简单化为独尊元祐学术,实乃自宋迄今之误会.此书为蔡絛待制徽猷阁时自撰,其内容无关政治,唯载唐宋名贤诗话诗事,并非"独崇元祐之学".其论诗首重情致,论诗人颇具见识,所载诗事富有史料价值.蔡絛又有<百衲诗评>一篇,以唐宋14位诗人为生平宗师,持论公允.  相似文献   

14.
蔡伸是南渡时期著名词人,有词集《友古词》,其词深受清真词影响,笔致雄健,清新淡雅,有着自身独特的风格,是南渡词坛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蔡伸词也显露出较为成熟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5.
蔡京是北宋亡国前权倾朝野20余年的一代巨奸,历代史家对他评价几乎一无是处。蔡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因何变得十恶不赦。文章就与蔡京评价有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蔡京肯定是权奸,但也是能员;徽宗对蔡京是信任的,更是利用的;对蔡京的历史评价定型于南宋高宗时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苏轼推重蔡襄书法为“当朝第一”并不是为了维护恩师。苏轼经过广泛的比较,认为在宋初书坛无人可与蔡襄抗衡。苏轼本人有意自屈,亦未标榜自己。黄庭坚、米芾由于书法晚年乃善,苏轼没法对二人书法作出新的评价,对书坛格局给出新的排序。苏轼推重蔡襄书法还与蔡襄人品及二人书学主张的某些方面的契合有关。  相似文献   

17.
福建北苑茶园是我国北宋时期生产"贡茶"的重要产地,蔡襄时任福建路转运使,同时他也是鉴茶专家,在其任职期间对推动我省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分析和阐述了北苑茶园的发展及其对蔡襄《茶录》问世的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依据《宋史》、胡瑗、《蔡襄集》等历史资料,从胡瑗的学术思想、苏湖教法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到胡瑗所开创的泰州学派的化基因对宋元明清的深远影响,着重论述泰州学派的宋代开山宜师胡瑗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蔡襄与宋代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名臣蔡襄于仁宗时期为庆历新政的施行做出了杰出贡献。新政失败后蔡襄仍坚持不懈地实施新政措施,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治国策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使他成为北宋封建士大夫改革事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舞赋》并非宋玉所作:一、除唐人无名氏所编类书《古文苑》之外,自战国晚期至清朝的文献典籍中,未见宋玉曾撰写《舞赋》的记载。且《古文苑》将《舞赋》作者题为宋玉,并未被后世学者所接受。二、《舞赋》记载的《激楚》、《结风》是汉代初年方才在楚地流行的舞曲,宋玉不可能是其创作者。三、《舞赋》所记载的"材人",亦称"才人",即宫中女官名,多为妃嫔的称号,最早设置于西汉汉文帝时期。因此,所谓宋玉《舞赋》,实为后汉傅毅《舞赋》的摘录。唐代类书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二书均将所收《舞赋》的作者题为傅毅,当确凿可信。而唐代总集《古文苑》成书时间较晚,其编者将所收《舞赋》作者题为宋玉,实为在传抄时失察而造成的讹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