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苦读,高考和志愿填报后,就等丰收了。谁愿意输在这最后一关——志愿填报上呢?虽然我们有千万个不愿意的理由,但事实是,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就"栽"在这志愿上。为了把有效的事做在前面,本期特约请了十位高校招办主任,为你的志愿进成功之言。  相似文献   

2.
多年苦读,高考和志愿填报后,就等丰收了。谁愿意输在这最后一关——志愿填报上呢?虽然我们有千万个不愿意的理由,但事实是,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就“栽”在这志愿上。为了把有效的事做在前面,本期特约请了十位高校招办主任,为你的志愿进成功之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当代著名的苏联教育家。他在七年制学校毕业后,进了师资训练班,结业后担任农村小学教师,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年仅17岁。他一面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一面通过函授学完了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的课程,取得了中学教师的资格。他当过语文教师、教导主任、中学校长、区教育局长等职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5年。苏霍姆林斯基成为卓著的教育家的秘诀,是始终坚持教育科学的实践和研究。他数十年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刊登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左铁镛的文章说,高考结束了,一些考生虽然成绩很好,却由于第一志愿没填好导致名落孙山。高校为什么非第一志愿的学生不录取?一位招办主任告诉我,客观上是为了减少招生录取的工作量,主观上则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自我期许。这位招办主任说:“北大、清华都是这么做的,其他高校也不能‘掉格’啊!”  相似文献   

5.
卢雨思 《当代学生》2012,(Z2):124-125
我来到北航的过程是曲折的:作为理科生,我在高考志愿表上把北航放在了第一位,六个专业志愿的前五个都是工科。可是天意弄人,最后,我进了第六志愿的人文学院,在北航这个理工学堂,华丽转身成了一个文科小青年。这是何等奇妙的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常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第一志愿。这些年,随着考试严酷性的不断升级,关于填报志愿的说法,也越来越霸道了——那就是,全力以赴关注你的第一志愿。某些大学的录取人员公开宣布,我们是不会录取第二志愿的学生的。因为你的热爱不够专一,录来也学不好的。高考形势特殊,僧多粥少,对于学校的取舍,旁人不好议论是非。但我以为,如果把高考报志愿的经验推而广之,把第一志愿至上,扩散成人生选择的一大信条,就有  相似文献   

7.
<正>人们常常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第一志愿。这些年,随着考试严酷性的不断升级,关于填报志愿的说法,也越来越霸道了——那就是,全力以赴关注你的第一志愿。某些大学的录取人员公开宣布,我们是不会录取第二志愿的学生的。因为你的热爱不够专一,录来也学不好的。高考形势特殊,僧多粥少,对于学校的取舍,旁人不好议论是非。但我  相似文献   

8.
兴趣为先     
段心安 《小学自然教学》2012,(5):M0002-M0002
周六早晨在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散步,偶遇原《小学自然教学》编辑部的老同事姜大洪老师。当年,他的儿子高考成绩达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但在填报志愿时却问我“哪所学校的天文专业最好”。记得我当时推荐的是南京大学,同时也告诉他,学天文很苦,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没想到,孩子后来真的进了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六年多过去了,孩子现在怎么样?他回答说,孩子大学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后被推荐进了耶鲁大学硕博连读,而且拿的是全额奖学金。末了他还来了一句:“他是刘晋斌的弟子。”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迷上当最后一名。从小到大,我都是第一。第一志愿的学校、第一志愿的公司、第一志愿的女朋友。好像没有第一,人生就不值得活。我不是天才,为了保持第一,要很努力。于是我逼自己去学作文,逼自己补习,逼自己和外表完美、个性不适合的女友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我和我的许多同学都曾抱怨不已。如果不是高考发挥不好.如果不是志愿填报不当,怎么也不至于被“扩招”进这么一所“三流学校”。  相似文献   

11.
儿子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突然有种强烈的感觉:人生如牌。今年高考,他达到了一本的分数线,却被录取到了二本,虽然也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什么原因呢?志愿没有填好,只好选择了二本第一志愿所填学校。有人说"学得好不如考得好,考得好不如志愿填得好。"这话确有一定的道理。我当年考大学时,分数是全省第24名(后来才知道),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错过了复旦大学、北京师大等名牌大学。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12.
应该说,我和我的许多同学都是沾“扩招”的光才有机会读大学的。但是我和他们却都抱怨不已。如果不是高考发挥不好,如果不是志愿填报不当,怎么说也不至于被扩招进这么一所“三流学校”。这样的心态一直持续到了第一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天,系里举办讲座,主讲人张教授,据说还是我们的师兄,现在是某名牌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讲座的主题是“如何度过我的大学”。张教授开门见山:“听说你们有80%的人对自己的学校不满!是的,你们中的不少人,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被重点大学拉下马,最终进了这所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大学’,我为各位感到委屈和不公平!”…  相似文献   

13.
唐子 《中学教育》2005,(4):60-60
我和我的许多同学都曾抱怨不已。如果不是高考发挥不好,如果不是志愿填报不当,怎么也不至于被“扩招”进这么一所“三流学校”。  相似文献   

14.
<正>人们常常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第一志愿。这些年,随着考试严酷性的不断升级,关于填报志愿的说法,也越来越霸道了——那就是全力以赴关注你的第一志愿。某些大学的录取人员公开宣布,我们是不会录取第二志愿的学生的。因为你的热爱不够专一,录取来也学不好的。高考形势特殊,僧多粥少,对于学校的取舍,旁人不好议论是非。但我以为,如果把高考报志愿的经验推而广之,把第一志愿至上,扩散成人生选择的一大信条,就有商榷的必要了。人生的选择绝少是唯一的。听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的讲座,谈到男女青年挑选恋爱对象时,他说,如果你在读大学的时候,一眼扫去,  相似文献   

15.
高凤平教授     
辛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2(4):F0003-F0003
高凤平,女,1961年出生,籍贯山东。1984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86年赴四川外国语大学研修研究生课程,2004年赴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访学,主攻语言与文化比较。现为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应用语言教研室主任,国际外语教师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6.
与物流有关的专业如今是高考志愿的热门之选,可是很多高中生并不真正了解这类专业的准确内涵,这从《高考族》编辑部给我转来的读者来信中即可看出端倪:有许多同学在信中不约而同地咨询物流究竟是什么,学了以后又能做什么;更有一些同学问:学物流,将来是不是从事货物搬运、快件投递工作?这也怨不得大家,因为物流在中国社会毕竟还是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高校招生》编辑同志: 我是湖南省湘阴县罗城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现教三个班的语文课,同时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和本校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埋头为他人作嫁衣的时光一晃就是23年。这20余年中,每当看到我的弟子——“高三”乃至“高四”“高五”的学生因志愿填报不妥而落榜后那悲痛的神情,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以往辅导学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常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第一志愿。这些年,随着考试严酷性的不断升级,关于填报志愿的说法,也越来越霸道了——那就是,全力以赴关注你的第一志愿。某些大学的录取人员公开宣布,我们是不会录取第二志愿的学生的。因为你的热爱不够专一,录来也学不好的。  相似文献   

19.
我进辽宁大学纯属偶然,当年填报志愿的时候并不知道下列短语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20.
更新观念拓展视野钟涛(北京广播学院电视文学系,副教授,文学博士,北京,100024)回眸20世纪中国学术史,人们清楚地看到,在大师倍出的前三分之一世纪,奠定了中国现代学术的基础。这时期的几部骈文学和骈文史研究著作的出现,也将骈文研究带入了现代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