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拍卖收藏     
《收藏界》2010,(9):146-147
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兴于北宋,盛于南宋。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享有"帝王瓷、君子瓷"之美誉。  相似文献   

2.
汉字的文化     
卢伯雄 《集邮博览》2014,(12):42-43
汉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独特的形体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淀了古代的文化现象和不同时代的文化内容,可以引导人们重返到古代华夏民族动态文化的生存圈中去。 汉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如"忠孝双全"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自古以来就传承着"君子立身,忠孝为本"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访谈,从文字结构的角度出发,"止戈为武"和"正弋为武"是"武"字结构的两种形式,由于结构的不同,其意义也各异。此外,有些学者认为"武"与"吾"相同,在强调技术之时,更注重建立在器物层面之上"德"的修养,即君子论剑,比的是"德"和文化修养,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文章通过对"武"诠释,让人们对武术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也为以后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国学视野下对中国武术的属性进行解析,研究得出:传统文化内涵是武术与国学的最大结合点;武术"武以成人"的教化目的与国学对君子人格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武术是一种对外推介的民族文化符号,与国学同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武术具有国学属性,理应与国画、国剧、国医、国艺一样作为国学"术"的部分来认识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蜕变牧师     
段超 《当代体育》2014,(14):104-107
如果提起雄鹿队的34号球衣,你会想到谁?想起曾经三剑客之一的"君子雷"?然而,雷·阿伦却并不是第一个让雄鹿队34号球衣焕发光彩的人。在他之前,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也有一位身着雄鹿34号球衣,且更为劲爆、所向睥睨的球员在征战。当你问一个熟知80年代NBA的人,那时联盟里的一流前锋都有谁时,他一定会在说出一大串名字之后,恍然大悟一般地说:"哦,还有个家伙叫特里·卡明斯,那家伙超赞的!!!"  相似文献   

6.
琴动,弦动,心动。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一席,它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人更是用"琴心剑胆"来形容君子的修为。那沉静悠扬的琴音宛若天籁之音,在疏密、虚实的节奏中体现出其特有的神韵和趣味,蕴涵着深邃的意境。千余年来,古琴逐渐被赋予远高于其自身实用价值的意义。传统文人将其视为装饰书房的必备之物和标示高尚品格的载体,位高...  相似文献   

7.
漫画     
《新体育》2010,(7):79-79
王皓:天行健.君子以厚德载物;地势坤,君子以自强不息。不必在意暂时的失败.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勇敢走下去。我相信.你依旧是那个无坚不摧的王者!  相似文献   

8.
孔子一生致力于社会之"道"的恢复和建立,为此,他兴办私学,将培养"志于道"的"君子"作为自己的终生目标。孔子兴办教育是为了弘"道",但弘道必须先弘人,要将培养君子作为美好社会构建的根基,而君子的培养又绝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个人的自我完满,而是为了弘道,是为了美好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射箭在中国的历史近三万年,它从最初的狩猎用途慢慢演变为一种战争利器,后来还成为了中国古代君子六艺之一。"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射箭早已不仅仅是一张弓与一枝箭所能代表的表象,当箭在弦上那一霎那,它便意味着一种对自我的掌控与超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孔子"君子不器"思想的解读,意识到"君子不器"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存在重要的价值。将"君子不器"引申到体育教学,要求高校培养体育教师朝着"一专多能"和"身心兼修"方向努力,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体育课标,培养学生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能,教学过程渗透德育、智育、美育教育,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6年4月,在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会上,一幅名为《花中君子》的油画作品以2812万港元成交,一举打破华人画家油画拍卖纪录。由此,《花中君子》的作者——常玉,这个在国内鲜为人知的艺术家渐渐走入更多藏家的视野。而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至汉代流行在剑柄、剑鞘上嵌镶玉饰称为玉具剑。剑是当时诸侯、大夫必佩之物,以玉饰剑是表明身份、地位的产物。春秋、战国至汉代大量玉饰剑的出现,应说是与“古之君子必佩玉”和“君子无故玉不去  相似文献   

13.
饶晓晴 《收藏》2012,(1):177
珐琅彩瓷,宫廷风韵,万分彰显皇族气派此套"君子碗"纹饰取材于花中"四君子"之纹饰,并有皇家宫廷画风的神韵,使其具备了典雅高贵的气质。梅兰竹菊是中国传统的寓意纹样,以其自身清雅淡泊、幽芳逸致的品质,被赋予一种人格的力量,显现出清高拔俗的情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君子碗"分别以红、黄、监、绿四色作为绘画底巴,选用上等珐琅彩料纯手工绘画完成,釉上珐琅彩与工笔宫廷画风格相结合。精湛的工艺和细腻的绘画完美再现了雍正珐踉彩瓷的风貌,在灯下一照,整个器体宛如一颗颗彩色的夜明珠般透亮,给人以清新高稚的艺术美感。著名瓷器专家曹新民表示,"君子碗"使得君子之风淋漓尽致地体现于皇家御用之物上,  相似文献   

14.
《钓鱼》2007,(3)
天作被,君子以狂钓不息;地为席,君子以大篓载鱼。俺生性不羁,终日浪迹江湖,策马扬竿,指点沟河,其间酸甜苦辣,百感交集。酒足鱼饱之余,仿金圣人扛鼎之作,信手涂鸦,一气呵成,大呼不亦快哉!  相似文献   

15.
著名的汉学家荷兰人高罗佩1961年写成了《中国古代房内考》一书。书中不插猥亵图画,征引必要的猥亵文字时则用拉丁文。高罗佩认为,性是纯洁的,对西方人来说真正懂性的人是君子,而君子则应懂拉丁文。不过,懂性的君子和床上还做君子可是两个概念。在性爱中,全然的放松而不受束缚是非常重要的,而新鲜和刺激显然是一个促进剂。或许您没有想到,在性生活中的偶尔一句粗话,没准会有良好的收效。通常,人们在性生活的时候主要受视觉、听觉和触觉上的刺激,触觉上的刺激主要来自于情侣间的爱抚和一些肢体上的暗示。视觉上的刺激主要通过对爱侣外貌的欣…  相似文献   

16.
赛而优则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有一句话时或风行,叫作"引进竞争机制"。似乎中国自开辟以来,便一直被祥光瑞气所笼罩,和谐一片,没有竞争,是理想的天国。仔细一想,其实也不尽然。所谓圣人之世,君子之国,竞争也还是难免的。试看《镜花缘》里君子  相似文献   

17.
谢葵 《中国钓鱼》2005,(6):68-68
天做被,君子以狂钓不息;地为席,君子以大篓载鱼,吾生性不羁,终日浪迹江湖,策马扬竿,指点沟河,其间酸甜苦辣,百感交集.。酒足鱼饱之余,仿金圣人扛鼎之作,信手涂鸦,一气呵成,大呼不亦快哉!  相似文献   

18.
古玉小件主要以玉坠、玉镯、腰扣、玉佩、戒指等饰品为主,其他器物上用于装饰的玉件也属小件。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古玉小件曾是古代君子人格化的代表,君子佩玉的风尚绵延至今。2000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会上的“白脂翠玉300年专场”成交了4540万港元,成交率  相似文献   

19.
《校园足球》2011,(3):21-21
【正】推荐理由天行健,君子当自强;行厚道有爱心,细微之处见恒心。社团简介南京大学天健社成立于2000年9月,直属于南京大学学工处。最初所有的成员均为美籍唐仲英先生在南京大学设立的"唐仲英德育奖学金"获得者。当时所有获奖者有感于唐氏的厚德,取"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之意,自愿成立天健社,以"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  相似文献   

20.
商周时期,祭祀择士之射,经周公"制礼作乐"后,成为礼仪之射。射箭被创造性地赋予"竞技修德"的文化意味。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将外在社会秩序"礼",内化为君子之"德"。射礼竞赛以其"以德引争"的特点,成为君子"习礼修德"的教育手段。秦统一六国后,社会秩序由专制集权所控制,射箭转向娱乐,留存于民间"百戏"之中。先秦儒家的社会秩序关怀,左右着射箭竞赛的历史浮沉,并赋予其"射以观德"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个体层面,射箭竞赛成为"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道德修炼;在社会层面,射箭竞赛以"其争也君子"服务于有序和谐社会的哲学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