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霞客游记》的作者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名,明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马镇人。是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人,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探险家、文学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不满明末的腐朽统治,毅然放弃任官,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艰苦卓绝的科学考察事业,是我国古代罕见的旷世独步的奇人。在旅游考察中,他主要以日记的形式,撰写了我国历史上篇幅最大、最为杰出的游记著作——《徐霞客游记》。钱谦益曾称:"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国际著名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赞美他有"惊人"的地理考察能力;我国学术界名流梁启超称他为中国学术史上的创新者;毛泽东曾在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号召大家学习徐霞客的求真考实精神;李先念则在纪念徐霞客诞辰四百周年之际欣然题辞:"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徐霞客游记》有多少版本?各有什么特色?它们是怎样演变的?这是深入研究《徐霞客游记》这部历史名著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年)农历八月九日,偏远的边城云南省云州(今云县)迎来了一位千古奇人,他就是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和游记文学家,“一代游圣”徐霞客。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省江阴人。他从22岁开始出游考察,先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历经34年考察著就集科学性和文学性为一体的《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人文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云南丽江木土司等封建统治者在明代初期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就和汉族人士发生联系.在天启、崇祯年间有一位木增(1587-1671)木知府,这人字生白,他和汉族人士的交往更为频繁.崇祯十二年,徐霞客到了云南,这位木知府把他请到丽江,住了十三天.为木增所辑的《云( )谈墨》一书校订作序,并教他的四个儿子作文,又编《鸡山志》.徐霞客又重返鸡足山后,用三个月时间把志修成.因为脚坏了,不能走路,木知府派了"笋舆"把他送回,走了一百五十天才到达黄岗,从这里换了船回到江阴,第二年徐霞客就死了.木知府对徐霞客的盛情款待,这在《徐霞客游记》中有详尽的记载.  相似文献   

4.
徐霞客,原名宏祖,字振之,江苏江阴人,明朝伟大的地理学家。他写的《徐霞客游记》,内容丰富,文字优美,科学性强,是研究祖国自然面貌的珍贵文献。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图经地志,因见明末政治黑暗而不入仕途,从二十二岁起,专意队事旅行。他的足迹遍于我国华东、华北和西南地区,阅尽名山大川,有的地方还去过多次。徐霞客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表现出惊人的意力和毅力。他登悬崖、攀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历尽了艰难险阻。他的一生,大部分在旅途中度过。  相似文献   

5.
明朝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已五十一岁的徐霞客,从家乡江苏江阴出发,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也是时间最长、路程最远的一次考察旅行.……  相似文献   

6.
李林蔓 《兰台世界》2011,(12):47-48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号。他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7.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号.他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8.
明天启三年(1623)三十八岁的徐霞客,又进行了一次极有价值的"有方之游"。是年二三月间,他一边牵挂着高堂老母,一边以其矫健的身姿依次游历考察了河南嵩山、陕西华山、湖北太和山(武当山)这三座中华名山。所撰日记就笔者研读比较,看来还是以华山游线上的所记最为珍贵,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那个年代两笔重要的史地信息。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明代地理学家、游记文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徐霞客逝世350周年,无锡新闻工作者协会于今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组织重走霞客路采访组,进行40多天的采访活动。采访组一行10人,由无锡日报社、无锡电视台和江苏旅游报社联合组成。我们沿着徐霞客51岁时到我国西南地区旅行考察的路线,途经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七省,往返行程一万多公里。这次采访的目的是,发扬徐霞客的献身精神,反映徐霞客当年踪迹之地的沧桑变化,介绍风景名  相似文献   

10.
明末僧读彻苍雪,以滇人入主苏州华山,名重一方.其交游广泛,与丽江土司木增的一段因缘尤为重要,然长期湮没不彰.木增发愿刻印久佚之《华严忏仪》一经,通过结识苍雪、担当以及徐霞客、毛晋等东南僧俗,以得偿愿;苍雪为之奔走最勤,书信往还不断.文中另有发现,徐霞客晚年游历滇黔而致病足,木增派人送其自滇归故里,不独为徐保驾,亦为送《华严忏仪》东来付梓,一举而两得,此亦徐霞客研究界所未及.今考察所存晚明诸僧俗别集、史传、年谱等材料,钩沉苍雪、木增及徐、毛等众人交游、刻经故实.  相似文献   

11.
汤雄 《兰台内外》2007,(1):57-58
听说原外交部长乔冠华就安葬在苏州的东山华侨公墓。我怀着对这位国际外交舞台上风云人物的敬意,捧一束鲜花向他走去。要不是当地文友的陪同,我可能找不到他的安息之地。因为墓地实在不为人注意,仅占地16平方米,掩映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四周没有栏杆、供桌,更没有石狮、围墙,就那么一块一平方米不到的黑色大理石板,呈30度坡状横卧在地上,上面仅镌刻着:“乔冠华同志之墓”和他生前最喜欢的文天祥的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墨迹倒是出自我国著名书法家黄苗子之手。这位江苏盐城人氏,这位外交界重要领导人的骨灰,怎么安息在异域他乡呢?我问友人,友人答:是缘分。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明代地理学家、游记文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徐霞客逝世350周年,无锡新闻工作者协会于今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组织重走霞客路采访组,进行40多天的采访活动。采访组一行10人,由无锡日报社、无锡电视台和江苏旅游报社联合组成。我们沿着徐霞客51岁时到我国西南地区旅行考察的路线,途经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七省,往返行程一万多公里。这次采访的目的是,发扬徐霞客的献身精神,反映徐霞客当年踪迹之地的沧桑变化,介绍风景名胜、风土人情、历史事件、人物掌故、诗词题咏,进行“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李先念题词)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黄芝冈 《文化遗产》2014,(3):106-121
<正>一、从地理考察我久想做一点《粤风》的考证功夫。使我发生这兴趣的是乐嗣炳先生在《文学》二卷六号所发表的《粤风之地理的考察》,他以为"所收歌谣祗限于粤西浔州府属桂平县北乡及其邻近数十里内","正确些说,应该叫它《桂平及其邻近的歌谣选集》"。从歌谣采录地点说,自是创得之见;但就"内容而论",而且,以为"《粤风》之粤指粤西,跟粤东没有关系",我对于他的断定却不无疑义了。  相似文献   

14.
詹艳杰 《兰台世界》2013,(27):158-159
黄山素来以"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闻名遐迩,声名远扬。黄山不仅享誉中外,还是各大名山大川之首,明末时期早就有一位旅行家兼地理学家徐霞客,被黄山之美折服并发出感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相似文献   

15.
徐霞客是明代旅游的一个先驱人物,他经30年的实地考察写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从这本巨著中可折射出明朝旅游在不同时期的盛行情况,旅游热盛行的城市以及明朝旅游者们在旅游思想上的进化。  相似文献   

16.
不懂残缺     
徐斌 《新闻实践》2012,(12):F0003-F0003
这是一组来历不明的照片,没有标题,没有出处,甚至没有作者。我在网上再三查找,惟一关于它的注脚是——2011年度最佳照片之"最坚强"(还有最坑爹、最无畏、最父爱等)。它的"颁奖词"是:"虽然他不懂什么是坚强,不懂什么是残缺,但是他却知道面对自己的亲人露出最温暖的微笑,他不是刻意让亲人安慰,而是坚强已经和他并肩同行,不离不弃。肢体上他是残疾的,但是内心中他比我们都要强大。"  相似文献   

17.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霞客是其号,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梧塍里人,生于万历十四年丙戍即一五八六年,卒于崇祯十四年辛巳即一六四一年,享年五十有五,是我国古代唯一的毕生于旅游考察事业的知识分子,是我国杰出的旅游家、地理学家、誉千古奇人。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读书人,你赞美他,可以说他浑身上下洋溢着书卷之气;你挖苦他,可以说他浑身上下看不到任何书卷之气。对于不读书的人,你同样可用"你好像有一种书卷气"之类的话赞美他;当然如果是想挖苦他,用一句"你没有文化",杀伤力也就足够了。总之,不管是读书人,还是不读书的人,"书卷气"都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武器。因为"书卷气"是对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最完美、最直接的诠释,所以,  相似文献   

19.
陈敬芝 《兰台世界》2012,(18):41-42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游家,其著作《徐霞客游记》通过其亲身旅游经历,描绘了我国各个地区的人文地理风貌,特别是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特色化"衣食住行"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和描绘。  相似文献   

20.
日前,有"当代徐霞客"之称的余纯顺遗物和有关档案资料被征集进杨浦区档案馆收藏。余纯顺自1988年7月起开始"孤身徒步走访全中国",在1996年6月在罗布泊遇难,8年间余纯顺克服千难万险,走访了33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