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武府于雍正三年(1725)设置,隶属山西省。(乾隆)《宁武府志》卷六"职官"中的"知府"条首次记载历任知府,但仅至乾隆十七年(1752)。从乾隆十七年至宣统三年,时间跨度达159年,均无宁武府历任知府的成体系记载。鉴于地方文献的散佚,历任宁武府知府的任职离职年限亦残缺。通过查检雍正至宣统朝的相关史料文献,考究并理清历任知府的任离时间,既可弥补其缺漏,又可为相关学者提供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史料。  相似文献   

2.
张澍,字介侯,武威人。张澍《会试(石朱)卷·履历》:“张澍,字百沦,又寿毅,号介侯,又鸠民。行一。乾隆庚子年十月初一日生,甘肃涼州府学附生,武威县民籍。……住府城内吉府里。”按张澍生年,颇有问题。张澍《养素堂诗集》卷二十《题秦蓉庄(震钧)都转夫子遗照》诗“撰杖从游自弱年”句下自注云:“甲寅岁乡试,澍年十四。”“甲寅”,即乾隆五十九年(公元一七九四年),据此上推,则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公元一七人一年), 是他的生年。冯国瑞的《张介侯先生年谱》、姜亮夫的《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  相似文献   

3.
因编纂《余姚市志·人物传》,查阅民国20年(1931)刊版的《民国余姚朱氏谱》,在卷17“录·家传”中发现黄宗羲写的两篇佚文:一为《明庠生惩庵朱君传》,一为《清诰授中宪大夫云南大理府知府湛公宋公传》。《民国余姚朱氏谱》编纂者朱元树(1880~1946),字致棻,号敏人,余姚城区太守房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余姚人称“末代翰林”),后留学日本法政大学,三年后回国。历住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卷193《集部·总集类存目》〈三〉提要(中华书局本1763页)载:《国玮集》61卷(通行本)。明方岳贡编。岳贡字禹修,谷城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乃其官松江府知府时所刻。故徐孚远、李雯、陈子龙、宋征璧...  相似文献   

5.
唐代凉州(武威郡诸县城址的调查与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旧唐书》卷40《地理志》载,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平定河西,遂置凉州总管府。七年(624年)改为都督府;天宝元年(742年)改凉州为武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凉州。唐代凉州(武威郡)所辖诸县的城址,史料记载多疏而不详, 《中国历史地图集》亦不免偏误。笔者实地调查,并将文献与考古资料结合起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 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甘肃有两位全国闻名的学者,号称“二澍”,这就是邢澍和张澍。张澍比邢澍小十七岁。张澍,字百瀹(一作伯瀹),一字寿谷,又字时霖,号介侯,一号鸠民,又号介白,凉州府武威县(今甘肃省武威县)人。生于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初一日,也就是公元一七七六年十一月十一日①。家住县城内吉府里。父亲名应举,是一个秀才,靠做塾师维持生活。母亲姓张,是元朝驸马高昌王的后裔,原是畏兀儿人,即今维吾尔族。自从畏兀儿国王巴而术阿  相似文献   

7.
南宋时期,有两位曾在广西任职的朝廷命官,一个是静江府(今桂林市)知府、广西经略安抚使范成大;一个是桂林通判周去非。范、周二氏博学多才,平生留心世事,深入民间,接近群众,注意调查研究。他们根据自己在广西任内的耳闻目睹,稽考有关资料,分别撰写了《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两部著作,成为今天研究广西地方史志和少数民族历史不可多得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范成大(1126—1193年)吴郡平江府(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他从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以后,历任处州(今浙江省丽水县)知州、静江府知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礼部员外郎、中书舍人以及参知政事等职。晚  相似文献   

8.
明潮州知府李栻著《伤寒述微》 《潮州府志·职官表上》:明天启四年(1624年),潮州知府李栻,福建晋江进士。清理鹾政,商人德之。升本省岭西道,祀名宦。(后一任为天启七年(1627年)马鸣霆任。) 《潮州府志·祀典》:李祠,在府巷,祀知府李栻。 贤守合祀,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年),知府吴颖[顺治15—18年(1658—1661年)任),合祀贤守陈瑄、郭春震、郭子章、樊王家、李栻、黄廷猷。今废。  相似文献   

9.
《经典释文》有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卢文弨刊《抱经堂丛书》本与清.同治十三(1874)尊经书院本等多种刊本。商务印书馆的《四部丛刊》和《丛书集成》也均收录了此书。它是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书,由唐代陆德明所撰,总30卷。首为《序录》,主要说明本书的内容安排和经学的传授源流。次《周易》一卷,《古文尚书》二卷,《毛诗》三卷,《周礼》二卷,《仪礼》一卷,《礼记》四卷,《春秋左氏传》六卷,《公羊传》一卷.  相似文献   

10.
距今二百三十四年前(乾隆十二年,1747年)脱稿的《西宁府新志》是青海省现存的最早一部地方志。在它以前,虽然有过[明]刘敏宽与龙膺撰《西宁卫志》,(清)苏铣撰《西宁志》或《西镇志》、(七卷,顺治十四年刻本),但这两部书现在巳找不到了。因此可以说《西宁府新志》是青海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了。从内容的丰富和编纂的完善方面看,它不愧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它为明末清初(十六,十七,十八世纪)时的青海历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当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整理的《山东义和团案卷》(以下简称《案卷》),已由齐鲁书社出版.这份《案卷》,是山东巡抚衙门辑录新建陆军先锋队各防营和各府州县禀报的汇集.全部文件起自光绪二十五年八月(1899年9月),止于光绪二十七年二月(1901年3月)现存《朱红灯卷》、《先锋后路左营卷》、《各防营卷》、《济南府卷》、《东昌府卷》、《泰安府卷》、《武定府卷》、《临清济宁沂州卷》、《兖州府卷》、《曹州府卷》,共十卷,六十八万字.从《先锋后路左营卷》残存第一册而推知,所缺登莱青三府一州案卷,显系散失.这份《卷案》纯属山东抚院的官方档案,诬蔑义和团的词句和叙事,  相似文献   

12.
余熙胡宗绪李时溥董桂科周成程瑶田汪廷榜张裕叶余煌程尚志余熙、字晋斋,桐城人,与梅文鼎同时。著《八线测表图说》一卷,阐明勾股和较割圆八线六宗三要诸法。胡宗绪、字袭参,桐城人。著有《九九浅说》一卷、《测量大意》一卷[载于乾隆二年(1737)环隅集刊本之内]。李时溥、字博斋,怀宁人。道光二年(1822)举人,官寿州学正。擅长天算。著有《天文图考》。《算学精蕴》各若干卷。董桂科、字蔚云,新安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官松江府学教授。著有《星象图  相似文献   

13.
20.邺中记 提要卷66、页584:《隋书·经籍志》称晋国子助教陆翙撰……以理推之,殆翙书二卷惟记石虎之事,后人稍摭邺都故事以补之……原书久佚……今以散见《永乐大典》者搜罗荟粹,以诸书互证,删除重复,共得七十二条,排比成编,仍为一卷。  相似文献   

14.
汉中最早的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嘉庆十八年(1813),汉中知府严如煜主持重修的《汉中府志》卷十三“书院”篇载:“汉中旧无书院,乾隆初年(实为乾隆四年,1739年——笔者注),郡守朱闲圣(浙江山阴人),偕南郑(汉中附郭首县)令侯天章(四川涪州人),就北城废祠,创斋舍,缮门垣,集诸生讲习其间,额之曰‘汉南书院’。”即今汉中平学的前身。迄今200多年。  相似文献   

15.
邢澍交游考     
邢澍,字雨民,号佺山,阶州(今甘肃武都县)人。生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公元1759年7月23日),卒于道光三年八月初八日(公元1823年9月12日),是乾嘉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史学家、诗人,尤精天文舆地之学。著述十余种,确知已刊行的有《寰宇访碑录》、《金石文字辨异》、《关右经籍考》、《守雅堂文集》等六种。乾隆五十五年考中进士,出宰两浙,历官浙江长兴县令、江西南安府知府,在山青水秀的南国度过了名垂青史的大半生,结识了一大批闳通淹博的文人学士,如钱大昕、钱大昭、孙星衍、洪亮吉、章学诚、阮元、张廷济等。他们或游  相似文献   

16.
姚梁(1736-1785)浙江庆元县松源镇姚家村人.自幼好学,23岁保举优贡,清乾隆三十年(1765)顺天乡试考取举人,三十四年登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历任礼部主事、刑部员外郎、顺天乡试会试同考官、山东学政、饶州知府、川东分巡备道、江广按察司、河间府知府等职,所至皆有政绩.三十五年后封奉直大夫、中宪大夫、通议大夫,世称"三大夫".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总目》,原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全书二百卷,另卷首一卷。它是清代最大的一部解题书目。爱新觉罗弘历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借“稽(考也)古右(崇尚也)文之名,设立四库全书馆,广征古今图书,通过严密审查,挑出三千四百余种,编成我国古代篇幅最人的一部类书——《四库全书》。在编选过程中,每当一部书籍校订完毕,就由馆臣拟写一篇提要,放在书的前面。把这些提要汇成一书,称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此书虽由乾隆第六子永熔领衔主修,但整理加工和总其成的去口是纪昀。本书初稿完成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在此后大约七、八年的时间内,随着《四库全书》的不断补充和抽换,内容有过几次增减。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式写定,并在这年由武英殿刻版。本书著录收入《四库全书》的古籍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同时,将被认为“词意抵  相似文献   

18.
易雪丹 《文教资料》2012,(26):160-162
包世荣,字季怀,安徽泾县人,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卒于道光六年(1826)。主要著有《毛诗礼征》十卷和《学诗识小录》十三卷。包世荣是晚清一位重要的朴学大师,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其生平和著述的研究甚少,综合考察包世荣的生平经历和他的主要著作,对晚清经学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平妖传》为元明间人罗贯中所撰,原题《北宋三遂平妖传》,初为四卷二十回,又名为《新平妖传》后经明人冯梦龙增补,变为十八卷四十回,其本成书于明泰昌元年(1620)即罗贯中死后约220年。①1957年我国古典文学出版社印行的十一万册,1981年1月江西豫章书社印行的五万册,以及苏联1983年翻译出版的五万册《平妖传》大概都是据此排印的。《平妖传》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北宋仁宗庆历七——八年(公元1047—1048)发生于贝州的王则起义。这在《宋史》二百九十二《明镐传》、曹巩《隆平集》卷二十《妖寇传·工则传》、卷十九《王信传》、王(?)的《东都事略》卷六《仁宗纪》、卷六十七  相似文献   

20.
许将 《增注》第一卷第308页《许将小传》结尾说:许将“……徽宗时,以资政殿学士知河南府。卒谥文定。”这样介绍不完整,给人以许将卒于知河南府的错觉。据《宋史·许将传》、《宋大臣年表》及《北宋经抚年表》等,许将于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是因被御史攻击,以资政殿大学士出知河南府的,御史继续攻击,又降为资政殿学士知颖昌府,改调大名府。6年后,稍升奉国军节度使。正和元年(1111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定。可见他“知河南府”后,还任过多种职务,最后是死在“奉国军节度使”任上的。 时彦 第一卷第393页《时彦小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