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王徵是明朝末年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语言学家、翻译家和出版家,与西方传教士交往过程中,对当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产生浓厚兴趣,翻译出版著作数部,其中影响力最大、最深远的当属《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和《西儒耳目资》。  相似文献   

2.
收录王艮诗文最全之本,刊印于明万历三十四年,此后王艮后人及门人弟子不断增补,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天启元年叶凤仪蠲资雕印《疏传合编》二卷,后附六卷本《心斋先生全集》,与年谱、诗文集并行于世。由于传世本王艮集均是在万历三十四年原本基础上增订,因此出现了各卷卷端著录不同的情况,这也反映出王艮集的结集成书过程。  相似文献   

3.
清陆钟辉将元陶宗仪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并为四卷,刻于乾隆八年(1743),有初、后印之别。江春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用后印版重印。嘉庆初,鲍廷博据陆刻后印本影刻,校改18处,也有初、后印之分,后印本有补版和异文。晚清刻本多据鲍刻重刊,其中倪鸿本以鲍刻初印本为底本,扫叶山房本石印抄录倪鸿本,宣古愚本、王鹏运本和四川官书局本以鲍刻后印本为底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正的是《海外汉学研究——汉学在20世纪东西方各国研究和发展的历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和《图说汉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两书作者为同一人,即刘正(京都静源)先生。根据两书封面或"后记"部分的介绍,刘正先生曾经留学日本九年,并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是三卷本近百万字的《汉学通史》。两书即  相似文献   

5.
正南京图书馆所藏《明太仓诸生谱》(以下简称《诸生谱》)为清初抄本,作者是明人沈承。沈承(?—1625),字君烈,号即山,南直隶太仓人,生员。据《诸生谱》序文所言,该书成于天启四年(1624年),然所载内容迄于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故而可以推断,天启四年后内容为清初之人  相似文献   

6.
柳诒徵(1880~1956),号劬堂,江苏镇江人,以历史学闻名,鲜有人谈及其期刊编辑思想。实际上,柳诒徵曾经创办或参与创办过《史地学报》、《学衡》、《史学与地学》《、史学杂志》《、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年刊》《、国风》等刊物,对于期刊编辑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重温柳诒徵的期刊编辑思想,不仅有助于全面理解这位民  相似文献   

7.
古小说集《世说新语》简称《世语》,唐时期称《世说新书》,宋代改称《新语》。原为八卷,今本分作三卷。这是一部集汉魏晋南北朝传闻轶事之作。也是中国志人轶事小说的代表作。古代著名笔记小说之一。现题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刘义庆生于东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卒于刘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公元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他是刘宋王朝的宗室。父亲长沙景王刘道怜,是宋武帝刘裕的二弟,后来刘义庆给他叔叔临川王刘道规作嗣子,就袭封了临川王。但据鲁迅先生所说,该书并非出自刘义庆之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世说新语》“乃纂辑旧  相似文献   

8.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12月第1版《二十五史》(12册)本《汉书》卷14《诸侯王表第二》载:"鲁共王馀,景帝子,[二年]三月甲寅立为淮阳王,二年徙鲁。"(见第1册第402页)单读此记载,以为"立为淮阳王"与"徙鲁"同在一年,其实非也。《史记》卷11《孝景本纪》载:"三年……六月……徙……淮阳王馀为鲁王。"(见同上第1册第49页)又《史记》卷59《五宗世家·鲁共王》载:"鲁共王馀,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淮  相似文献   

9.
流行的观点认为《金瓶梅词话》刊行于万历丁巳年(1617),此说最为重要。同时此说唯一的直接证据就是书前一篇序的落款署"万历丁巳季冬东吴弄珠客漫书于金阊道中"。这一证据并不可靠。《词话》开卷序跋后列有四首《行香子》词,明龚居中《福寿丹书》卷六《清乐篇·自乐词》也收录了这四首词,二者不但文本文字(包括讹误字)完全一样,连排列顺序也是相同的,本文据此推断是《词话》抄录《福寿丹书》。《福寿丹书》刊行于天启四年(1624),所以《词话》应该刻印于1624年之后。  相似文献   

10.
<正>《麃孝禹碑》,又称《麃孝禹刻石》、《河平刻石》,刻于西汉河平三年(前26年),清同治九年(1870年)发现于山东费县平邑集南,即今平邑县。其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碑呈圆首长方形,通高182、宽40~46、厚24~26、根部界格外高36厘米。碑身泐蚀较甚,刻迹漫漶,不甚清晰。碑阳阴线刻竖向三栏界格,顶端阴刻房  相似文献   

11.
正史学家王劭在隋文帝时期参与过众多政治宣传活动。《资治通鉴》言:"(王)劭前后上表言上受命符瑞甚众,又采民间歌谣,引图书谶纬,捃摭佛经,回易文字,曲加诬饰,撰《皇隋灵感志》三十卷奏之,上令宣示天下。(王)劭集诸州朝集,使盥手焚香而读之,曲折其声,有如歌咏,经涉旬朔,遍而后罢。"(卷一百七十八文帝开皇十四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2011年,页5652)在断句上,旧版《隋书》与最新修订版《隋书》皆言"(王)劭集诸州朝集使,洗手焚香,闭目而读之"。(《隋书》卷六十九《王劭传》,中华书局,  相似文献   

12.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岁次壬午)十一月三日 星二 九月二十五日 睛阅叶盛《水东日记》四十卷本,六世孙重华明季所刻;有康熙庚申七世孙方蔚识语,补刊数页,并列目及俞仲蔚序。盖《日记》先刻于常熟徐氏,凡三十八卷。  相似文献   

13.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江西奉新人)所著《天工开物》,汇集了中华古代技术的精华,记载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方面的卓越成就,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科技史名著。由于封建主义的统治,《天工开物》在我国很长时间没有得到重视,曾一度失传。但《天工开物》内容之广泛,记载之详细,是中外科技书籍中所罕见的,因此它早在二百多年前就传到了国外(有日、英、法文的译本),我国也于一九二六年从国外得到翻刻本。现在国内外有十余种《天工开物》的版本。初刻本(涂伯聚刻本)刻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分上卷、中卷、下卷三册线装,插图一百二十二幅。这个版本文字和图  相似文献   

14.
李之亮先生所作的《宋代郡守通考》(巴蜀书社2001年版),共九卷(以下简称《通考》),即《北宋京师及东西路大郡守臣考》(京师卷)、《宋两浙路郡守年表》(两浙卷》、《宋福建路郡守年表》(福建卷)、《宋河北河东大郡守臣易替考》(两河卷)、《宋两江郡守易替  相似文献   

15.
今年9月,热心市民季汉翠女士向常州市档案馆捐赠了全套新版《乾隆大藏经》,共168册。《乾隆大藏经》原版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亦称《清藏》、《龙藏》。它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成为中国历代最权威的皇家宫廷版藏经,现为我国官刻藏经的最后一部,也是我国现存唯一一部大藏经版,共收录经、律、论、杂著等1669部,总计7168卷,是研究佛学、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科学和翻译工作的重要文献资料。新版《乾隆大藏经》采用两栏  相似文献   

16.
201 1年9月,热心市民季汉翠女士向常州市档案馆捐赠了全套新版《乾隆大藏经》,共168册。《乾隆大藏经》原版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亦称《清藏》、《龙藏》,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年),是中国历代最权威的皇家宫廷版藏经,  相似文献   

17.
秘香阁(180页)怀古书屋(233页):清武陵顾湘。案:秘香阁、怀古书屋二室名之主乃顾湘舟。顾湘舟名沅,湘舟乃颐沅之字,古吴武陵人,《藏书纪事诗》卷六有传。此二条漏一"舟"字,则为另一人矣:顾湘,常熟人,其室名为小石山房、玲珑山馆。陶谷主人(192页):清张徵。案:据《藏书纪事诗》卷五当作"张徵斋",漏一"斋"字。又,据王欣夫先生的初步考证,陶谷主人当为"清山  相似文献   

18.
孝经精义一卷,后录一卷,或问一卷原孝一卷,馀论一卷,清张叙撰,清乾隆四年潞河书院刻本.二册,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版心下镌"潞河书院". 张叙(1690~)字冰潢,一字寅王,又字凤冈,镇洋人.雍正举人,乾隆时举鸿博,与试未用.所著尚有《易贯》、《诗贯》等.  相似文献   

19.
一、有关白敏中神道碑的历史记载从《集古录跋尾》卷九页一二下、《集古录目》卷十页一0上、《宝刻丛编》卷十页四二上及《天下金石志》[陕西]第十三页“华州”著录可以得知,大唐宰相白敏中神道碑,刻于唐咸通三年八月,撰者毕諴, 书者王铎。毕諴以文采知名,《旧唐书》177 卷有传,《新唐书》183卷亦有传。王铎为僖宋朝宰相,封晋国公《旧唐书》164卷有传, 《新唐书》185卷也有传。从新发现的白敏中碑残文中所载官衔可推知此二人。  相似文献   

20.
书情书讯     
《出版参考》2011,(27):34
《朱镕基讲话实录》出版发行本刊讯(记者王金杯)2011年9月8日,人民出版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朱镕基讲话实录》新闻发布会。《朱镕基讲话实录》(一至四卷)自9月8日起,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国财经出版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