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基层从事了十几年的播音员,带着稳稳扎实的工作经历实践着三贴近,播音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同所有的艺术门类一样,都有着浓浓的生活基础,如何在浮躁的社会中,把播音艺术的心深深埋在百姓心中,才是真正值得所有播音员思考的命题,作者结合亲历的工作实际,谈感受、谈感悟,用不同的视角放射出播音艺术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2.
邬立蓉  陈刚 《大观周刊》2012,(21):261-261
舞蹈,是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门艺术。编排舞蹈如同写文章一样,怎样开头,怎样发展,怎样结尾,结构上要层次分明.有对比、有轻、有重的舞蹈才耐人寻味。编排舞蹈要有好的舞蹈题材,好的音乐,编排有序的舞蹈构思及舞蹈的情境创造。最重要的更要有精炼的动作素材。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又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3.
电视专题片是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它是介乎新闻和电视艺术之间的一种电视文化形态,既要有新闻的真实性,又要具备艺术的审美性,所以说电视专题片也需要包装。这里所说的“包装”,是在新闻成品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4.
王珺姬 《兰台世界》2007,(5S):57-58
艺术始终伴随着文明前进,从人类的洪荒时代起源,伴随人类一路走来,可以说,艺术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及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更是人类争取理想生活的一种手段。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时间的尘埃无法掩埋灿烂艺术的涌现。考古的发展,让更多古代的艺术珍品重见天日,为那段历史画上华丽的色彩。今天,当人们走进博物馆,欣赏着件件瑰宝,不禁赞叹先人的造诣,陶醉于珍品的无限魅力,更对保存、整理、研究这些艺术品的人心存感激。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系统、真切的了解到这些艺术品的相关信息,从而更好地将祖先的文化艺术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5.
张琼 《大观周刊》2011,(29):104-104,117
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开设艺术课程,艺术作为一门必修课的基本原理不仅建立在理解一个笑话这样的能力上,正如一些作家、学者、思想家、教育家所提到的,而且还建立在许多能力之上。当艺术作为基础课程中的固定课程被实施时.儿童艺术教育又该怎样发展呢?儿童的大脑是一块白板,是要等待接受老师的灌输吗?有没有不同的学习教育的方式?是被动的接受。还是主动的去探索会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艺术档案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决定了艺术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艺术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才能促进社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飞 《大观周刊》2013,(6):282-282
舞蹈是以人的形体动作为媒介的人类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以表现人类感情为追求目标的社会艺术活动。舞蹈的动作源于生活,又经过加工、提炼、选择与组织而具有超常化的特征,即富于节奏感和韵律感。  相似文献   

8.
编家应有笔如刀--文学稿件加工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不同作者又有不同的艺术追求、表达习惯和文字风格.因此,文学稿件在编辑加工时,除了按照一般稿件的要求处理外,还应考虑文学稿件的特殊要求.它具体表现在结构加工、情节加工、细节加工和语言加工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电脑和网络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而且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是关于数码技术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目前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对2002年10月举办的“亚大多媒体艺术展”的介绍,向大家展示了现代数字艺术的魅力。文章总结了数字艺术在当前发展背景下的几个方面的内涵意义,以及其创作过程的人文观念性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次展会的主题是“润化”,融合各种比喻,通过将电路及计算机与艺术连结在一起,使我们对技术的艺术潜质有了更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可以预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家带来了新的创作可能性,而艺术家们就在这新的数字层面推动着人类艺术向更深发展。“以人为本”、“以人文精神为根基”是数字艺术获得永久动力的源泉,一件件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将数字艺术与人们的生活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媒介环境,而媒介环境决定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我们可能已经明显地感受到,随着电子媒介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影视媒介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影视媒介消费占据了人们大部分业余时间,成为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人们的文化素质也决定其文化消费的方式。受众的文化素质不同,其选择文化消费的方式也不同。受众素质直接决定着影视艺术传播的效果。受众素质是构成影视艺术传播环境的特殊要素。传播效果取决于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方式、传播的范围、传播的场景等,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素质,尤其是影视艺术传播,受众素质是决定影视艺术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影视艺术是人类古老的审美愿望与科技高度融合的结晶,它们共同开辟了迥异于传统艺术的现代艺术的新天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深而广的影响。影视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它们是以直观的画面影像表现事物运动的艺术,借助科学的手段,采用动态的画面与声音的组合使物质现实复原来反映生活,其艺术语言符号可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而影视艺术的现代性特质则在于以技术性的影像为媒介,实现与现实世界的审美联系,实现各种艺术表现手段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徐晓慧 《中国广播》2004,(11):43-45
广播剧是广播独有的艺术形式。它综合了话剧艺术的戏剧性、电影艺术的灵活性、小说的文学性和音乐的抒情性,同时,它又能借助音响效果任意营造出所需要的空间感和环境感,而在选题上既要把握好社会影响和注重时效性,又要强化艺术感染力,因此,创作高质量的广播剧是一个电台政治敏感、艺术水准和技术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广播文艺中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一个门类,尤其  相似文献   

13.
王洁 《视听纵横》2005,(5):50-51
电视节目是一种“动”的艺术。人类的生活起居、探索自然、改朝换代,以及人类情感变化、善恶表露等等,无不体现一个“动”字。或自动、或互动,不动则就没有今大的世界。世界万物永恒的运动,又推动着宇宙的千变万化——包括人类的前进和发展、倒退与毁灭。作为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电视艺术,当然也就离不开一个“动”字。无“动”则无戏(艺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深入地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对于艺术领域的表现方面,计算机同样也有着用武之地。计算机对艺术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能够更有效率地创作,也为艺术和设计带来了全新的风格和创作方式,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而这其中,推动计算艺术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更加有效地表达世界。非真实感绘制技术作为一种近年大热的计算机图形学分支,其起源、发展和现阶段成果都为计算艺术发展的原动力是更加有效地表达世界提供了佐证。但是艺术表达作为计算艺术的另一个发展方向,也同样为计算艺术改善人类生活带来了许多惊喜。  相似文献   

15.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审美电视艺术之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静 《新闻知识》2004,(10):43-44
电视,做为最大众的大众文化,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作为含有大众文化背景的艺术,又处于入世后的集团化浪潮的新阶段,传统的艺术审美纯正性越来越受到威胁和冲击。电视节目与频道面临专业化调整,要求更加突出传播特性和强化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娱乐功能。那么,电视艺术创作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下强大的媚俗思潮而保持崇高的审美意识与艺术精神呢?这就要求我们科学地认识、清醒地追求观赏性。处理好适应与提高的辩证关系,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王澜 《新闻导刊》2007,(3):37-38
误区之一:现象"真实性"泛滥与艺术"假定性"的缺失。众所周知,"真实性"与"虚构性"始终是艺术的两面。一方面,艺术要求真实,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任何艺术都要求真实地反映生活。电视这一"家用媒体"更能体现生活的真实感。当电视节目引入主持人形  相似文献   

17.
王伟  魏玮  胡丹 《河北广播》2006,(5):72-74
广播谈话节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节目形态,在实际的运作中根据不同的形式、风格、内容,可以称作脱口秀(talkshow)、倾谈节目、访谈节目等。广播谈话节目作为一种广播的传媒产品,具有艺术性特质,也是一种艺术产品。但是这种艺术产品,不同于影视艺术、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艺术属性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戏曲艺术浩如烟海,蕴藏着宝贵的财富,传播之广泛,流传之久远,令世人所瞩目。戏曲既是民族化历史发展的积淀,又是一个综合艺术的载体,直接受到民族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支配和影响。当前,戏曲艺术处在多种艺术竞争的时代,必须确立和调整自己的艺术走向,充分发展自己的艺术个性,唯有如此,才能在新世纪中再创新的辉煌。作为戏曲艺术家族一员的广播戏曲节目,为张扬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一番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当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像电视那样,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牵动着方方面面的生活,电视是对生活的放大,也是对生活的浓缩;电视是生活的艺术,更是艺术的生活。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反射到电视的屏幕上,就变得充满情趣。本来没有变化的自然,投射到电视的屏幕上,就显得活灵活现,电视是使“生活走向艺术”的纽带。  相似文献   

20.
李亮 《新闻传播》2007,(8):64-64
主持作为一门艺术,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任何艺术最后的竞争,一定是人格的竞争”,马季的这句话,道出了人格对节目主持人的重要意义:人格魅力是主持人发展的成功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