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陈建全 《知识窗》2014,(6):71-71
语文是一个美的世界,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等环节,用教材中的美、生活中的美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美的事物的熏陶下,建筑起美的心理结构,提升审美能力,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2.
黄茹 《科教文汇》2011,(29):114-115
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最主要的功能体现在它的交际性上,而交际的前提是听懂。听是英语学习者普遍认为的学习难点。英语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发音深受学生喜爱。本文意在探讨如何用英语歌曲这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听力水平。以此来丰富教学形式,弥补教材的单一形式,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与熏陶。  相似文献   

3.
秦秀河 《科教文汇》2007,(5X):44-44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50多首古诗,大都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些古诗大都是美丽清新的山水田园诗,犹如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境界,使之受到美的熏陶。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去引导,引领学生感悟意境,使学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拓展思维空间,发展想象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的境界达到情境相融的境地呢?  相似文献   

4.
根据小语学科的性质 (不仅具有工具性 ,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和特点 (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是辩证统一的 )而决定小语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 ,最经常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渗透。这就要求我们在小语教学中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 ,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认识事物 ,表达情意的方法 ,使教材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感染熏陶的作用。使语言文字训练、语言能力培养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 ,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在小语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 ,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广大教师通过渗透的途径进行小语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堂教学要达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特别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那么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在旧教材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英语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真实生活、情意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英语走进学生生活。一、赋英语教学以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它来源于生活,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过去老教材的英语学习之所以让学生感到枯  相似文献   

7.
郑伟丽 《科教文汇》2012,(20):95-95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通过课堂教学、书法教学、开展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等方式,努力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通过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林海瓯 《科教文汇》2009,(9):104-104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堂教学要达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特别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那么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在旧教材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负有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人文素养的任务。在阅读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学生,紧扣教材渗透人文精神,进行人文熏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幼儿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是幼师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提高幼师艺术素养和进行职业训练的双重目标。既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自身艺术素养,又可丰富学生的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他对学生的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养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蔡玲妹 《科学大众》2014,(11):46-47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观点。“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播现成的知识,更要注重人的潜质的开掘,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地挖掘教材内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见缝插针进行德育的渗透,这是对学生的成长全面负责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健康成长与终生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以语文教学为中心,以品德熏陶为纽带,“人文”与“工具”共长,学生才能“成人”又“成才”。  相似文献   

12.
陈勇 《科教文汇》2012,(9):148-149
体育课程多元学习评价机制能够把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等多元内容综合起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是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机制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已有的研究表明,它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状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专业化发展通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三个方面来对成人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新华 《知识窗》2014,(8):58-58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主要存在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的消化理解、轻阅读的感染熏陶的弊病。只有走出“唯教材”“唯教师”的死胡同,才能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加强课外阅读正是开拓语文教学新天地的一把快犁。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已有的研究表明,它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状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专业化发展通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三个方面来对成人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冯升华 《知识窗》2013,(12):65-65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下面就如何有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笔者谈几点看法:一、活用教材资源,深化课堂语文课是技能课,也是实践课。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为了教会学生使用语言。所以,语文教师担负着语言技能训练、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等多重任务。  相似文献   

17.
李玉琴 《内江科技》2009,30(5):172-173
职业中专学生的人文素养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给职业中专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还应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构建学生积极健康的精神世界。本文就如何开发和编写文学校本教材、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这一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龚海梅 《内江科技》2008,29(2):189-189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人文素质、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如何利用数学教学能够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辨别是非能力、情意素质、创造力等。从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职校学生的特点,例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实现了利用数学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陈秀桃 《科教文汇》2008,(23):116-116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途径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引导,使识字成为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学生轻松愉快地走进识字的乐园,进入知识的殿堂接受熏陶、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