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并非一无是处,评比课可以锻炼我们,让我们更好更快地成长。多媒体的运用也并非不好,只不过让我觉得评比课与平时的教学有点脱节,评比课不要成为公开的作秀课,评比课应变得简单、有效、真实。北师大版三年级的“分一分”(也就是“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堂课我以玩折纸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学。大致流程是:玩折纸——认识分数——研究分数——再玩折纸表示分数。教学目标:1.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学会读、写分数,并会用折纸、涂色等方法表示简单的…  相似文献   

2.
笔者感觉《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7年11月号中的两个"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简明实在、清新自然,不失为朴实的"绿色"课堂.一、教学目标拟定得实在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标定位为:本册教材主要是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  相似文献   

3.
听“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上课的教师要求学生利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1/3。旁边一起听课的老师小声说:“能折出‘1/3’吗”我知道这位老师并非认为上课教师提出的操作任务有何不妥。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在思考一个问题而已。当时笔者边听课边思考了一下,未果。  相似文献   

4.
前几天,我听了一节随堂课,内容为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分一分(二)".我像往常一样边观察边记录,其中一个小男孩的发言让我眼前一亮,引起我的关注,课后对其进行了访谈.下面把我的所见所闻和点滴思考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5.
<正>“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是学生初次体验数的相对大小的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和地位。在教学之前,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笔者用下面两道题对学生进行了调查:(1)1/2是什么意思?请你从下面的图形中任选1~2个分一分、涂一涂,分别表示出它们的1/2。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县优质课比赛又开始了,我抽到的课题是新世纪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个:一是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二是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三是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70~72页。【课前思考】《分一分(二)》是“数与运算”中分数初步认识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分数、巩固练习等环节,学生初步理解了以“个体”为单位“1”的简单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掌握分数各部分名称及简单分数的读写,体会分数是“数”概念的拓展与延伸。本节课教学要以第一课时教学为基础,让学生对单位“1”的认知由“个体”拓展到“群体”,理解将群体“平均分”如何用分数表示。为更好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基于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姚小橙 《广西教育》2005,(7A):37-37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6—57页《认识分数》。二、教学目标(一) 结合具体情景,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练一练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6页至58页。教材与学情分析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飞跃。真正建立起“分数”这个概念过程是很慢的,要通过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等直观手段,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等打好基础。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的机会,如“分一分”、“涂一涂”、“折一折”、“试一试”、“说一说”、“练一练”等操作与描述活动,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习题展评习题一1.习题内容涂一涂,填一填,算一算,说一说。(1)4/9×2=(2)10米的1/3是多少米?2.能力指向考查学生多元表征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并进行正确计算的能力。学生通过“涂一涂,填一填,算一算,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模型——计数单位不变,计数单位个数相乘。  相似文献   

11.
<正>“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意义,还是读写方法、计算方法,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教材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本节课也是学习分数的种子课,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基于以上认识,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我听了一节随堂课,内容为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分一分(二)”。我像往常一样边观察边记录,其中一个小男孩的发言让我眼前一亮,引起我的关注,课后对其进行了访谈。下面把我的所见所闻和点滴思考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在进行"认识面积"的教学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涂一涂等活动,初步认识了"什么是面积".在此基础上"比一比"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通过这个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多样化的比较方法巩固面积的定义,同时渗透面积单位.在这个环节中,有许多学生猜想"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应该大".面对学生的错误猜想,教师一般采用以下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安排了两个课时:"分一分(一)"是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分一分(二)"则是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对此内容的学习,学生有了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已经能够独立解答下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案例 张维国老师的博客上有一则"小数的意义"的教学案例. (探索0.1在正方形纸上的表示方法) 师:你们能在这张正方形纸上通过画一画、涂一涂,表示出0.1吗?  相似文献   

16.
要点: 1,位置与形状 2.各种角度与表情的变化 士一次我\ 们学会了画 眼睛,那么 台天呢?万 ---几_--·一拱介、一涂涂漫画学院 第三课 鼻子和嘴@涂涂~~  相似文献   

17.
董艳玲 《中小学电教》2010,(12):136-136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节分一分(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会用折纸、涂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5~26页。教学目标1.在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中,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分数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2.探究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5月7日晴一天,同学们都放学了,我听到了这样的对话……桌子说:"主人每天往我的身上涂一涂,画一画,做数学题时,着急的时候把我当做草稿纸。看你多好啊,每天受到主人的爱戴,呵护你。"椅子说:"我好什么呀?每天被主人扭来扭去,扭得我都晕了。而且他们打闹时要么把我摔了,要么一脚把我踹飞了。我会受伤或是变残疾。"桌子说:"主人每天像搬旅行箱似的搬着我!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在进行“认识面积”的教学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涂一涂等活动,初步认识了“什么是面积”,在此基础上“比一比”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通过这个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多样化的比较方法巩固面积的定义,同时渗透面积单位。在这个环节中,有许多学生猜想“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应该大”。面对学生的错误猜想,教师一般采用以下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