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无可奈何花落去──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朱引玉《红楼梦》通过贾府由盛到衰的客观描写和宝、黛爱情的悲剧以及大观园“群芳”凋零的艺术再现,表现了一种繁华即逝、美质不常的梦幻意识。一部《红楼梦》就是演绎“繁华即逝、美质不常”这八个字的。《红楼梦》杰出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对《红楼梦》中“兼美”形象的内涵及其艺术价值、审美意义进行了探寻,认为“兼美”形象主要是作“钗黛合一”艺术构思的体现,表现了作的审美理想;对秦可卿悲剧形成的原因也作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的基调是悲剧性的,但其中也包含喜剧色彩,它对于深化主题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讽刺性的喜剧形态”悲吟封建本世的挽歌,以“幽默性、荒诞性的喜剧形态”哀叹宝黛爱情的悲歌,以“滑稽性的喜剧形态”反衬封建贵族的没落。由此揭示《红楼梦》的艺术手法不仅突破了历来“大团圆”的叙事结构方式,而且合理地集大成地运用了历来中国小说描写的喜剧手法,完成了对中国传统小说描写手法的“总继承”。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尤其体现在它的百科全书式的结构上。一部《红楼梦》,于文学描写之中,绘画、建筑、饮食、服饰、医药以及民俗风物等,无一不涉及、且无一不描写精到,正因如此,才使此书“不与作者言,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中关于中医中药的描写,也同其它方面一样,写得细腻入微,且无不是为刻划人物、表现主题服务的。对于书中的医药描写,过去有不少人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几乎都是站在纯医学的角度上,孤立地对其病理和药理进行探讨和评价,没有对其中医药描写的深层意义进行探究。我们知道,曹氏写《红楼梦》…  相似文献   

5.
<正>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曹雪芹浓笔重描着力塑造的典型人物之一。从一九五四年以来,为了批判俞平伯同志的“钗黛合一”、“两峰双水”观点,许多评论家过左的和不实事求是的指摘了薛宝钗这个封建时代的规范淑女。为了强调“钗黛对立”,在许多评论中,把薛宝钗一般的说成是阴险、奸诈、阿谀、庸俗;有的说得更坏。宋浩庆在《红楼梦六十四、六十七回辨》一文中就是这样认为的,说她“外表美丽和善,内里丑恶奸诈”。诸如此类的评论并不符合作者曹雪芹的原意,也不符合在《红楼梦》作品里其他人物对她的品评(包括脂评),更不符合我们读《红楼梦》的观感。  相似文献   

6.
是黛还是钗     
红楼梦自成书以来,拥黛派和拥钗派的论战就没有停止过.拥黛派执着于黛玉的才貌双全和纯真凄美,发出了红颜应效林黛玉的慨叹;而拥钗派专注于宝钗的宽厚贤德和娴淑静雅,生出了娶妻当如薛宝钗的感慨.但是我们在读过《脂披红楼梦》后,却发现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脂砚斋对黛钗二人的评价竟然是:“钗黛合一”,也就是说黛钗二人本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黛茜·米勒》是亨利·詹姆斯的“国际题材”系列小说之一,但多数批评家只是从文化、道德等方面分析《黛茜·米勒》。而实际上,作家在本小说中描写现实的同时巧妙地融入圣经原型。  相似文献   

8.
薛宝钗和林黛玉,这两个曹雪芹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塑造的艺术形象,是多么有力地吸引着读者,引起读者心灵的颤栗!为这两个悲剧人物奉献自己的喜怒、悲愤、同情、眼泪……他们从各自的文化素养、社会经历、审美经验出发,在心中比较、评价《红楼梦》这两个悲剧女主人公,扬黛抑钗,扬钗抑黛,爱憎是那样的分明,甚至因此而“一言不合,逐相龃龉,几挥老拳”。于是,对钗、黛的评价,遂成了《红楼梦》聚讼纷纭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贾宝玉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人本主义”新人的萌芽,林黛玉是飘逸着东方文化芬芳的“潇湘妃子,”而薛宝钗则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贵族淑女。曹雪芹通过对《红楼梦》中宝、黛、钗这三个主要人物爱情婚姻悲剧的描写,寄托了他对“人本主义”人生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开宗明义宣称其书“大旨不过谈情,亦只是实录其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也认为《红楼梦》的人物描写“其要点在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不大相同,所以其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从全书的人物描写来看,曹雪芹的“实录其事”的创作原则得到完美的实现;鲁迅先生的“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是中肯、恰当、确切之评。《红楼梦》确是一部位于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之高峰,列于世界文学现实主义之尖端的伟大杰作。  相似文献   

11.
单侧导数与导数的单侧极限是微积分中两个重要概念,在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付里叶级数中都有其广泛的应用,本文讨论了这两个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创新学习是创设一定条件、环境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在模拟、探索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运用积极的求异思维,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灵感去发现"新"现象,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英文电影因其逼真的视听感受、丰富的情节而吸引学生,尝试在英语教学中穿插观看英文原版电影--记住一个单词或一句台词,学唱一首主题曲,扮演一个角色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语言的环境,成为有效的英语教学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盲端》     
John  Mulderig  曹倩 《英语沙龙》2010,(2):26-27
《盲端》(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出品)这部励志家庭片的一些早期故事场景拍摄于田纳西州孟菲斯中学。在这所学校的大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  相似文献   

15.
16.
17.
经由汉初的选择、魏晋的转型和唐代的定格,形成三教并立的局面.三教宗旨不同,风格迥异,各自有各自的理论优势: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三教皆用心整理自己所依据的文本.由天与人关系,引申出体与用关系,再引申出此岸与彼岸的关系,构成问题意识更新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初期乃至21世纪的前半期,美国的主导主角地位还不可取代;中、俄、欧、日等力量的崛起也不可阻挡;南北国家南北力量的分立也同样不可避免.由此决定21世纪初中期的世界既是单极的又是多极的也是两极的,是单极、多极和两极的并存和一统.  相似文献   

19.
基于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的双重视角,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需求–供给”体系进行外部依赖和内部影响的系统性关系检视,发现问题为需求空间狭窄和需求活力式微,以及供给体系缺陷与有效供给“火候”不足。由外而内的纾解途径在于形成需求激活效应,深化需求侧管理改革,加强供给质量赋能,提高供给施策精准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古以来法家就有轻视儒士文人甚至视之为"蠹"的传统。鼓吹评"法"批"儒"的时代把是"法"非"文"推向了极端。这些都与特定时代的统治权力之争有极大的关联。如今要想打着加强统治权的旗号行褒"法"贬"文"之实已无可能,是"法"非"文"由思想层面转向了语言形式层面,也就是以法律语言规范文学语言,以至文学语言尤其诗歌语言在某些法律学者的眼里"逻辑混乱,语言拉杂,病句连篇",其中刘大生教授的名文《病句走大运——从海子的自杀说起》很有代表性。文学语言与法律语言差异很大,对二者进行辨析有助于消除人们对文学语言尤其诗歌语言的偏见和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