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4月16日,中国教育报、百花洲艺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美德故事新编》出版研讨会在中国教育报社召开。会议旨在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以德治国”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道德规范水平,中宣部宣教局王  相似文献   

2.
李科 《考试周刊》2010,(14):197-198
“孝”是《论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然而,当今部分大学生孝德观念缺失,因此开展大学生孝德教育对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系统实验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国家教委重点课题,广西由自治区教育学会牵头,组织了5个实验单位的65中小学校开展实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实验证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提高青少年乃至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刊从这期起增辟《传美教育实验研究》专栏,陆续反映实验研究的情况和成果,欢迎读者来稿。本期先刊登2篇,其中广西课题组负责人林红同…  相似文献   

4.
本轮新课标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在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习作和综合性学习各分项内容编制中,变革最大的是拼音与识字部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目前,全国10家出版社陆续出版了11套小学语文教材。下面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苏教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以下简称“语文版”)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本《语文》四套教科书为例,分析一年级拼音与识字部分内容的编制。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传统道德思想、道德准则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强大的感召力。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就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是振兴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都强调:要在青少年中“开…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教科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也是当今化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大特点。我们研读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下册 ) (以下简称“人教社化学”) ,深深地感受到 :该书将环境教育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每个章节 ,并采用文字、图片、问题等多种形式呈现和传递环境教育信息。一、实验教科书中环境教育内容信息的存在形式《人教社化学》实验教科书中渗透着丰富的环境教育信息 ,主要体现在下述三种形式 :1 .在化学知识体系中融合环境教育内容《人教社化学》实验教科书中除第五单元“…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及实验研究□栾传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广泛。本着“古代存在,现实需要”的原则,课题组制定实验方案,确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孝敬父母教育、尊师敬长教育、团结友爱教育、立志勤学教育、自强不息教育...  相似文献   

8.
2002年3月,泰州民兴实验学校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创建现代精神文明》即民办中学德育内容及方法的研究,我们相应接受了内容体系研究的任务。根据课题组制订的总体实施方案的安排,自去年6月以来,我们开始了《中学政文史地教材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切合点辑录》(以下简称《切合点辑录》)的专项研究和编辑工作。这一研究正是围绕国家重点课题中德育内容体系构建这一专题而展开的,对开展德育方法体系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传统美德是我国历史流传下来的,具有影响且可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市科教党委和市教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中,第十二条提到了“切实抓好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与建设”,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作为学科教学中的应有之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也提出要将民族精神教育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使之作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传统美德教育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文以载道”的创作规律与“文道统一”的语文教学原则,决定了语文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传练美德的渗透教育,首先应弄清楚教材中蕴含着怎样的美德教育因素。经分析与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结合语文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仁、忠、义、勇、信、俭、礼、勤这八个方面。现仅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逐一列举如下:1.仁爱孝悌。“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以下引文不注者均引自《论语》)仁,是中国道德之根本,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各种道德学说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世俗生活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仁,以爱人为核心。中国伦理以家族为本位,亲亲之孝悌也便是仁之核心:  相似文献   

11.
何芳  张玉珍 《下一代》2011,(11):28-28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文明使者在行动》文件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养成文明言行,为和谐社会建设构筑坚固的思想道德防线。结合县教育局关工委提出的《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实践活动要求,让良好的文明礼仪、传统美德意识深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学生主动自觉的行为,从而进一步提高文明礼仪、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10月12日下午,宽甸县实验小学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2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隆重举行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故事演讲比赛。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自2003年1月出版以来,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以及教师和家长的欢迎,在社会上,也引起热烈反响。截止2004年5月,《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发行量已超过650万册,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2003年最畅销图书。教育部长周济日前称该书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本生动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自2003年1月出版以来,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以及教师和家长的欢迎,在社会上也引起热烈反响。截至2004年5月,《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发行量已超过650万册,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2003 年最畅销图书。教育部长周济日前称该书是对青少后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改的本生动  相似文献   

14.
《二十四孝》成于元代。据载郭居敬辑。成集后生生世世流传甚广,其主要原因是其中很多内容和我国劳动人民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相吻合。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评价和继承我国古代人民经过长期积累、在思想品德修养方面形成的传统美德,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优良传统,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将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鉴此,本刊从这期起,在新辟《古代家教漫话》栏目中刊出《二十四孝》漫话。每则“漫话”包括各“孝”故事和评析,并告诉家长如何科学地使用故事素材对孩子进行教育;最后,附有原文和注释,以供家长参考。《二十四孝》既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也有封建伦理纲常的“愚孝”成分。“漫话”力求以科学的态度对此进行评析探究,或推而广之,或引申取之,或点评批之,或择善用之,发扬其精华,批判其糟粕。本期开栏刊登两则。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作为教育部重点课题于 1990年提出 ,并展开研究 ,至今已整整十个年头了。十年来 ,在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 ,在广大实验研究人员的潜心研究与共同努力下 ,取得了丰厚成果 ,为学校德育内容系统化、民族化、科学化 ,为丰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作出了努力 ,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对学校德育内容是一项重大改革 ,是探索性、创新性的实验研究。十年来 ,课题组根据实验研究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确定实验研究内容与…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于2001年下半年正式出版公布。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开始飞速发展以来的又一个里程碑。《标准》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出版公布,有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这是我国外语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7.
列·符·赞科夫(1901——1977)是苏联教育科学院正式院士、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著名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教育家。他先后发表了150多种著作,有的已在美、英、日等十几个国家翻译出版,有的已成为苏联广大教师的“必读书”。《和教师的谈话》、《教学论与生活》、《教学与发展》是他的代表作。在他著作中,根据他多年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自2003年1月出版以来,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以及教师和家长的欢迎,在社会上也引起热烈反响。截至2004年5月,《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发行量已超过650万册,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2003年最畅销图书。教育部长周济日前称该书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本生动  相似文献   

19.
《尼山萨满》神歌在满族民间流传已久,并在与满族文化有密切联系的锡伯、达斡尔、鄂温克(索伦)、赫哲等民族中也有广泛的流传。一九八四年二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鄂温克民间故事》中作为鄂温克族民间故事收入的“尼桑萨满”故事,也是《尼山萨满》的变种。关于《尼山萨满》的产生年代,从故事内容来分析,可初步断定在明朝以后。  相似文献   

20.
《陕西教育》2004,(9):46-46
中国教育教学系列丛书分别由国家级出版社公开出版,全国发行,在教师职称评定中起了重要作用。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继续组编大型系列丛书《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论坛》(1-5卷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当代教育论文暨教案精选》(第1-3卷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1-2卷已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长期面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征稿。一、征稿范围及内容: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员及德育工作者。内容与教育教学相关即可,选材与题目自定。优秀稿件将推荐到相关教育杂志上发表。二、征稿要求:1、文章应思想健康,主题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