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者细读徐迟的《江南小镇》,从“水乡风情与人文关怀”、“怀乡情结与吴言侬语”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与自由和平的梦想”方面审视浙江文化视野下的《江南小镇》,体会徐迟的《江南小镇》既是浙江文化资源的受益者,又以超越性的姿态极大地丰富浙江文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通过对江南丝竹音乐的地域人文特征、主奏乐器和常用配置乐器的形成、系列化的代表性乐曲以及演奏上的装饰手法来阐述江南丝竹音乐的特点。江南丝竹音乐的地域人文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资源必然会形成与该地域相适应的人文历史。江浙沪历来是我国经济文化最繁荣昌盛的地方,这而太湖则是被誉为镶嵌在江南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有着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媚人的田园风光,汇聚了众多的文人雅士和乐人。江南丝竹音乐就是在这样好地域人文背景的沐浴滋润下脱颖而出的。江南丝竹音乐的活泼、欢快、明朗、华丽和典雅的情趣,充分地表现出江南人  相似文献   

3.
千尺雪位于苏州郊的寒山岭地区,系明清吴中胜景、乾隆六下江南驻地。基于野外实地考察和历史文献分析,主要阐述了景区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可行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4.
顾斌 《上海教育》2009,(3):85-86
资源介绍 江南造船博物馆坐落于上海市卢湾区鲁班路600号江南造船大厦,展区面积1500平方米。博物馆以大量的珍贵实物、历史图片和模型等展示了从1865年至今的中国近现代军事工业、造船工业、科学技术及国防发展史。  相似文献   

5.
方华文 《海外英语》2013,(10):40-41
莫愁湖位于南京秦淮河河西。莫愁湖公园是一座有着1500年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同内楼、轩、亭、榭错落有致,堤岸植垂柳,水中浮海棠,自古便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本期“品读中国”,我们就来一睹莫愁湖的风采。  相似文献   

6.
邰艳 《考试周刊》2007,(29):158-159
溧阳,一座秦代设县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邑,一颗镶嵌在锦绣江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从2001年开始开发到现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溧阳的旅游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溧阳的旅游资源着手,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个方面,对溧阳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王敦幕俯佐吏今尚可辑得50余名,从其区域构成状况,可以见出荆、江督帅王敦与扬州士族豪强之间存在很大的亲和性,扬州吴姓士人是王敦功业活动的重要社会基础;对王敦晚年的“不臣之心”“专擅之迹”,江南籍幕佐比北方籍幕佐表现出更大的容忍和顺从。如此,所谓王敦之乱,就不单是反映了方镇与中枢的矛盾,门阀与帝室的矛盾,也反映了扬州士族与北来侨姓的矛盾;它不单是东晋“荆扬之争”的序幕,同时在相当程度上,也是西晋末东土豪强“三定江南”的余波。  相似文献   

8.
我生于江南,长于江南,对江南的四季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正是江南四季的清秀与灵动,造就了江南人的优雅、淡泊、平静与高洁。我爱江南的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江南的春天更是如此。江南的春,在带走了冬日的严寒之后,迎来的是一种清新的泥土气息,它夹杂着生命的律动,仿佛是一个生命的孕育。江南的春,来得比北国早,当北国寒风凛冽时,江南的新芽,已经露出了它那羞涩的笑脸。正如朱自清的《春》一样: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我爱江南的夏:"小荷才露尖尖角,  相似文献   

9.
"江南"再发现——略论中国历史与文学中的"江南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江南”存在着丰富的文化与思想资源,但缺少一个现代科学的概念来加以整合。“江南认同”是从历代有关江南意识自觉、江南地方情感突出、江南文化影响力的文献资料以及种种江南意象中提炼出来的一个概念,其中包含着诸如“江南文化之二源”、“江南认同之两歧”等复杂问题以及一些代代隐传的江南意象,在由一种政治认同转而为一种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文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南北朝时期是江南认同形成的时期,在中国史上首次完成了文化话语权的转移,为中国文化增加了重大的变数。在这个过程中,中原认同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江南认同并生共存,相反相成。所谓“江南认同”的产生,不是一下子出现的,而是经历了北方中原认同在其中纠缠挣扎,死而后生,是北方渐渐化入南方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江南     
我只想知道她究竟在想什么,又或者她是人们早已厌倦而就此沉睡了吧。江南是才子,是在梧桐落叶下舞剑,冷月清辉中吟诗的书生;江南是佳人,是在深闺秀阁中抚琴,秦淮河边嬉戏的小家碧玉。江南不从政,不议天下事;江南只读诸子百家,只观琴棋书画。不议天下事,江南不血腥,不设黄金台;江南温文尔雅,江南只有贡院。江南不是皇都宫阙的富丽堂皇,江南只是山清水秀的世外仙境。江南不是富贵牡丹,江南只是清水芙蓉。江南不是大红大紫,江南只是淡蓝淡绿。江南不是高亢秦腔,江南只是呢喃吴音。江南不是兵马俑,江南只是青花瓷。江南不是毛皮,江南只是丝绸。…  相似文献   

11.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渗透了很多江南文化元素,包括江南景观、江南名人、江南民俗、江南文学四个部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推动江南文化记忆的生成和助力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江南文化的教育价值,需要做到:研读经典文本建构学生的文化记忆;拓展课堂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重视课后实践强调学生的身体参与。  相似文献   

12.
苏童小说中体现出强烈的江南地理意蕴。作品中对于江南的描写极为细腻,尤其是在那些空灵优美的江南意象、令人回味的江南景象与江南旧事、温婉可人的江南女性的描写中,表现出对古典江南的耽迷。同时,透过对香椿树街及河流的书写,作品中也表现了南方生活中混乱、肮脏、颓败、庸俗无聊的一面,爱恨交织中更多的是对于江南难以释怀的深情。尤其是在对于河流的描写中,令人看到,随着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江南的古典之美逐渐走向衰落,作者对此深感叹惋。  相似文献   

13.
江南古桥孕育成长、成熟兴盛于风光旖旎、文化深厚的江南地域,故处处浸染和具备了江南特有的地域元素和文化因子,具有江南烙印式的共通性与和谐性,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基于江南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环境背景,从江南区域文化精髓和古桥的江南地域环境设计理念和手法来提炼江南古桥的地域特征,并以此揭示江南古桥的文化性和环境设计观,体现出江南古桥共同的区域征候,彰显出江南古桥独特的地域化风采和魅力。  相似文献   

14.
误读江南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江南,而且以为自己非常了解江南,直到前不久的一次江南之行.我才发现长久以来其实我都误读了江南。对江南的最初印象来自幼时读过的诗文,诗词读的多了,对未曾谋面的江南的印象也就定格在了杏花春雨小桥流水温文婉约的基调.却不曾意识到江南风姿绰约风情万种的外表下却是豪情万丈气吞山河大义凛然的铁骨铮铮。江南的秀山丽水不仅滋润了才子佳人,  相似文献   

15.
江南情调     
诚然,江南已不是诗里的江南了,但江南的美丽早已植入了心底。于是踏上江南,去搜寻那份最美丽的记忆。江南印象江南,并没有确切的地域划分, 它是一种印象,如水的印象。烟波浩渺的长江,恰恰隔开了两种气度,两种风格。  相似文献   

16.
隋文帝承袭北周政权后,既有并吞江南之志。通过详细规划,标榜正义之师的身份,迅速统一江南的陈政权,武力平定江南士族豪强反抗,保证江南的政治稳定。杨广在江南推崇儒学,诉诸佛教,实施文化战略。任用南士参与国家政治,减免赋税,优待江南,发展南方。隋代的经略举措适应了江南的地域社会,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曾豪是常熟籍重要散文作家。其作品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个体生活的现实,也展现了江南地域、江南文化对作家的深刻影响。本文将从地理、个人、生活的多元维度,发掘金曾豪首部散文集《蓝调江南》与区域文化"江南现象"之间的必然关联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二胡江南风格是江南文化的产物,更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成因背景及左右手技法特征。本文从江南的地理环境,语音语调,文化背景及音乐形式分析了二胡江南风格的成因,并阐述二胡江南风格演奏技法中独特的垫指滑音、装饰音、揉弦及浪弓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9.
梦里江南     
我从小生活在西南,没有去过江南,但江南却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所知道的江南,是婉约明净的江南,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江南;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是“莲叶何田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江南!江南,流淌着唐风宋韵;江南,  相似文献   

20.
张炎生长于江南,其词中有大量关于江南生活内容的书写,或描绘江南的秀美风光、或描写杭州故园,或刻画才貌双全的江南佳丽,这些内容往往与追忆南宋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流露了对故国的深深眷恋,抒写亡国的悲愤与哀怨,秀丽的江南风物染上惆怅哀伤。张炎词的江南书写浸透着浓郁的黍离之悲和人生伤感,进一步发展了江南文化中的柔雅流美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